This site was archived on 2023-02-01 and is no longer receiving updates. Links, accessibility, and other functionality may be limited.

 

 

 

 

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

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世界會議報告

 

 

 

會議於2001831日至98日在德班舉行

 

 

 


  

                                                                                                              

一、會議通過的文件......................................................................................... 5

《宣言》……............................................................................................ 5

《行動綱領》.................................................................................. ....... 25

會議通過的決議....................................................................................... 65

二、出席情況和工作安排................................................................................ 67

A.   會議的日期和地點............................................................................. 67

B.   會議開幕…....................................................................................... 67

C.   出席情況                                                                                     ...... 67

D.   選舉會議主席.................................................................................... 74

E.    開幕詞…........................................................................................... 74

F.    各國元首和其他人士的賀電............................................................... 74

G.   通過《議事規則》............................................................................. 74

H.   選舉主席以外的主席團成員............................................................... 74

I.      通過世界會議議程............................................................................. 75

J.    安排工作,包括成立會議主要委員會和起草委員會及其兩個工作組(《宣言》草案工作組和《行動綱領》草案工作組)……................................................ 76

K.   任命全權證書委員會成員................................................................... 76

L.    其他事項…....................................................................................... 76

三、一般性辯論                                                                                     ...... 77

四、主要委員會報告....................................................................................... 87

五、起草委員會報告....................................................................................... 95

六、全權證書委員會報告................................................................................ 97

七、通過會議的最後文件和報告.................................................................... 100

八、會議閉幕……                                                                                     .... 121

   ()

                                                                                                                     

 

一、檔清單                                                                                  125

二、開幕詞……….................................................................................. 127

三、圓桌討論會..................................................................................... 141

四、閉幕詞…......................................................................................... 142

五、並行活動和相關活動........................................................................ 154


第一章  會議通過的文件

《宣  言》

          2001831日至98日在南非德班舉行了會議

          南非政府主辦這次世界會議,深表感謝

          南非人民進行了英勇鬥爭,反對制度化的種族隔離,爭取民主下的平等和正義、發展、法治和對人權的尊重,感到鼓舞,在這方面,憶及國際社會對這一鬥爭的重大貢獻,特別是非洲各國人民和政府的關鍵作用,注意到非政府組織和民間社會的其他行為人在這一鬥爭以及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努力中的重大作用,

          憶及19936月世界人權會議通過的《維也納宣言和行動綱領》呼籲迅速全面消除一切形式的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

          憶及關於召開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世界會議的人權委員會1997418日第1997/74號決議、大會19971212日第52/111號決議及這些機構後來的有關決議,還憶及1978年和1983年在日內瓦舉行的兩次反對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世界會議,

          深為關切地注意到,儘管國際社會作出了努力,但三個“向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進行鬥爭十年”的總目標尚未實現,而且注意到還有無以計數的人迄今仍為不同形式的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受害者,

          憶及2001年為“國際動員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行為年”,著眼于提請世人注意世界會議的各項目標,對消除一切形式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政治承諾給予新的動力,

          大會宣佈2001年為“聯合國不同文明對話年”的決定,表示歡迎,該決定強調容忍和尊重多樣性,必須在每一文明內部和各種文明之間尋求共同點,以通過合作、夥伴關係和包容來迎接人類所面臨的共同挑戰,這些挑戰威脅到我們共同的價值觀、普遍人權和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不容忍的鬥爭,

          還對大會宣佈20012010年為“為世界兒童建設和平與非暴力文化十年”以及通過《和平文化宣言和行動綱領》,表示歡迎

          認識到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世界會議,連同“世界土著人民國際十年”,形成一次獨特的機會,應該考慮全世界土著人民對我們社會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精神發展的寶貴貢獻,以及他們所面臨的各種挑戰,包括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

          憶及1960年《聯合國給予殖民地國家和人民獨立宣言》,

          重申我們對《聯合國憲章》和《世界人權宣言》所載宗旨和原則的承諾,

          申明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是對《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的否定,

          重申《世界人權宣言》中的平等和不歧視原則,鼓勵尊重所有人的人權和基本自由,而不得基於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見解、國籍或社會出身、財產、出身或其他身分等因素而作任何區分,

          深信普遍加入或批准《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並充分履行其中規定的義務具有根本的重要性,該《公約》是據以消除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主要國際文書,

          認識到各國在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時,務必考慮簽署、批准或加入一切有關國際人權文書,爭取普遍加入,

          注意到在斯特拉斯堡、聖地牙哥、達喀爾和德黑蘭舉行的區域會議報告和各國的其他意見,以及為籌備世界會議而舉行的專家研討會、非政府組織區域會議和其他會議的報告,

          讚賞地注意到南非博塔·姆貝基總統發表的《展望聲明》,它是在新南非首任總統納爾遜·曼德拉閣下的支持下,由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兼世界會議秘書長倡議,並且得到七十四名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知名人士予以簽署的,

          重申文化多樣性是全人類進步和福祉的寶貴資產,應當作為豐富我們社會的一個永久特徵予以珍視、享有、真正接受和信奉,

          承認禁止種族歧視、種族滅絕、種族隔離罪行和奴役為有關人權文書規定的義務,不得減損,

          聽取了世界各地人民的心聲,認識到人人渴望伸張正義、爭取平等機會,以便享受人權,包括有權從事發展、和平和自由地生活、以及不受歧視地平等參與經濟、社會、文化、公民和政治生活,

          認識到由所有個人和民族平等參與建立公正、平等、民主和包容的社會,有利於促使這個世界免於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

          強調人人在不受任何歧視的條件下平等參與本國和全球性決策的重要性,

          申明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達到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程度的相關的不容忍現象,是對充分享有一切人權的嚴重侵犯和障礙。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這一不言自明的真理受到否定,是導致許多國內外衝突包括武裝衝突及由此而發生的人口被迫流離失所的根本原因,

          認識到需要採取國家和國際行動,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以確保充分享有普遍、不可分割、相互依存和相互關聯的各項人權,各項經濟、社會、文化、公民和政治權利,並改善所有國家男女和兒童的生活條件,

          重申必須加強國際合作,以便促進和保護人權,實現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各項目標,

          承認各種表現形式的仇外心理是歧視和衝突的主要當代來源和形式之一,各國和國際社會迫切需要重視反對仇外心理並迅速採取行動,

          充分意識到雖然國際社會、政府和地方機關作出了努力,但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災禍持續不斷,繼續侵犯人權,造成災難、困境和暴亂,必須以一切可用的手段作為最高優先事項加以打擊,最好是與受影響的社區合作,

          關切地注意到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仍然不斷以暴力形式發生,在殖民地時期所宣揚和實行的某些種族和文化優越於其他種族和文化的論調,至今仍以這樣或那樣的形式出現,

          以更狡猾的當代形式出現和持續發生的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以及基於種族或族裔歧視或優越論調的另一些思想體系和作法,感到震驚

          強烈拒絕任何種族優越論和企圖確定有所謂獨特人種存在的各種理論,

          認識到所有人,特別是各級公共當局人員或政治人物,未能反對和譴責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是促使它持續存在的一個因素,

          重申各國有責任保護和促進所有受害者的人權和基本自由,國家應適用性別1  觀點,承認婦女可能面臨的多種形式的歧視,使婦女享有公民、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對全世界的社會發展至關重要,

          確認日趨全球化的世界既為致力於剷除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提出了挑戰,也帶來了機會,

          決心在全球化和技術使人們之間的距離大大縮短的時代,實現基於平等、尊嚴和團結的人類大家庭的概念,使二十一世紀成為一個人權世紀,消除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世紀,實現所有個人和人民機會和待遇真正平等的世紀,

          重申各國人民權利平等和自決的原則, 所有個人在尊嚴和權利上生來平等,強調此種平等必須作為一個最高度優先事項加以保護,承認各國有義務採取迅速、果斷的適當措施,以期消除一切形式的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

          矢志全面剷除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災禍,將其列為優先事項,同時從世界各地種族主義的各種表現形式和過去的經歷中吸取教訓,以避免其重新發生,

          協力伸張政治意志並信守對普遍平等、正義和尊嚴的承諾,關懷世界各地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所有受害者,莊嚴通過《德班宣言和行動綱領》,2

一般性問題

          1.  為本《宣言和行動綱領》之目的,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不容忍的受害者是指受到這些罪惡的不利影響或作為其侵害目標的個人或群體;

          2.  我們確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基於種族、膚色、世系或民族或種族出身而發生,受害者可能基於性別、語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見解、社會出身、財產、出身或其他身分等原因和其他有關原因而受到多種形式或較嚴重形式的歧視;

          3.  我們確認並申明在千年開始之際,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及其一切醜惡和改頭換面的形式和表現的全球鬥爭是國際社會的優先事項,本會議為評估和認明這些可怕的人類罪惡以便通過採取創造性的全面的方法和在國家、地區及國際級別加強和提高有效措施來徹底消除它們提供了一次獨特和歷史性的機會;

          4.  我們聲援非洲人民持續與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鬥爭,承認非洲人民作出的犧牲和他們為了促使國際公眾認識這類人間悲劇所作的努力;

          5.  我們還申明團結、尊重、容忍和多元文化的價值觀至關重要,這是我們在全世界開展鬥爭,反對長期以來影響世界—— 特別是非洲—— 人民的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等人間悲劇的道義基礎和精神泉源;

          6.  我們還申明各國人民和個人構成了豐富多樣的人類大家庭,他們促進了形成人類共同傳統的各種社會文明和文化,保護和促進寬容和多元化並尊重多樣性能促使社會更具包容性;

          7.  我們申明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具有為社會的發展和福利做出建設性貢獻的潛力。種族優越論從科學上講是荒謬的,從道義上說應受譴責,對於社會而言是不公正而且危險的,它與獨特人種論並無二致,必須受到駁斥;

          8.  我們確認宗教、精神和信仰在千百萬婦女與男子的生命中,以及其生活方式和對待其他人的方式上,起到中心作用。宗教、精神和信仰可以而且能夠增進人類本身的尊嚴和價值,有利於消除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

          9.  我們關切地注意到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可能由於財富分配不平等、邊緣化和受到社會排斥等原因而加劇其嚴重性;

          10.  我們申明每個人都有權要求建立一個能夠充分實現普遍人權,人人不受歧視的社會和國際秩序;

          11.  我們注意到全球化過程是一個強大的動力,應完全用於毫無例外地促進所有國家的福利、發展和繁榮。我們認識到發展中國家在應付這一巨大挑戰時,面臨特殊困難。雖然全球化帶來巨大機遇,但在目前,其利益並未均享,其代價也未平均分擔。因此,我們決心防止和減少全球化的負面作用。這些負面作用會加劇按民族劃分的同一國家內或不同國家間的貧困、不發達、邊緣化、社會排斥、文化同化及經濟差距。我們還表示決心盡力發揚全球化的效益,加強國際合作,利用新技術為貿易、經濟增長和可持續性發展以及全球的交流創造日益增多的平等機會,通過保留和促進文化多樣化增加跨文化交流,以更好地消除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只有通過廣泛的持續的努力在我們共有的人類及其多樣化的基礎上分享未來才能使全球化充分包容和公平;

          12.  我們確認不同區域之間和同一區域之間的移民—— 尤其是從南方遷往北方的人口由於全球化而增加,並著重指出,移民政策的制訂不應以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為依據;

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根源、起因、形式和當代表現

          13.  我們承認奴役和奴隸貿易,包括跨大西洋的奴隸貿易,是人類歷史上令人震驚的悲劇,這不僅在於其駭人聽聞的野蠻,而且也在於其有組織性質的規模特別是對受害者實質的否定,我們進一步承認,奴役和奴隸貿易特別是跨大西洋的奴隸貿易是危害人類罪,並且是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不容忍的主要根源和表現之一,非洲人和非裔人民、亞洲人和亞裔人民以及土著人民當年是這些行徑的受害者,現在仍然是其後果的受害者;

          14.  我們確認殖民主義導致了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非洲人和非裔人民及亞裔人民和土著人民當年是殖民主義的受害者,現在仍是其後果的受害者。我們承認殖民主義造成的苦難,並申明,無論它發生在何時何地,必須受到譴責並防止再度發生。我們還感到遺憾的是,在造成當今世界許多地方長期的社會和經濟不平等的各種因素中,就有這些制度和做法的影響和頑固存在;

          15.  我們確認國際法所定義的種族隔離和種族滅絕是危害人類罪,是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主要根源和表現之一,我們承認這些行徑造成的難以表述的邪惡和苦難,並申明,無論其發生在何時何地,必須受到譴責並防止再度發生;

          16.  我們確認對非國民尤其是移徙者、難民和尋求庇護者的仇外心理,構成了當代形式種族主義的主要來源之一,對這些群體家庭成員人權的侵犯在歧視、仇外心理和種族主義的行徑中廣泛發生;

          17.  我們注意到必須特別注意可能使年輕人受影響的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新的表現形式;

          18.  我們強調貧困、不發達、邊緣化、社會排斥和經濟差距,與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密切聯繫,促使種族主義態度和做法持續存在,反過來又加劇了貧困;

          19.  我們認識到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在經濟、社會和文化等方面產生的消極後果,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發展中國家的不發達狀況,決心把每一個男人、女人和兒童從十億以上人口目前所處慘無人道的赤貧狀態下解救出來,使每一個人都享有發展的權利,使全人類免於匱乏;

          20.  我們認識到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是武裝衝突的根源,而且也經常是其後果之一,並且憶及不歧視是國際人道主義法的基本原則。我們強調指出,武裝衝突各方需認真遵守這方面的法律規定,各國及國際社會在武裝衝突期間需保持特別警惕,繼續反對各種形式的種族主義;

          21.  我們深表關切的是,由於人權遭到嚴重破壞,包括由於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造成的破壞,以及缺乏民主、包容及民眾參與的管理體制而造成的大範圍的國內衝突正在阻礙社會經濟的發展;

          22.  我們感到憂慮的是,一些國家的政治和法律結構或機構,有些是繼承下來而且今天仍然實行,並不符合多種族、多元文化和多種語言的人口特徵,在許多情況下,這些是排斥土著人民的重要的歧視因素;

          23.  我們充分認識到在符合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原則下土著人民的所有權利,因此強調採取必要的憲法、行政、立法和司法措施,包括來自可適用國際文書的措施;

          24.  我們申明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世界會議的宣言和行動綱領是聯繫正在進行的關於專門處理土著人民問題的案文的國際談判使用“土著人民”一詞的,但不影響有關談判的結果,不得理解為對國際法規定的權利有任何影響;

          25.  我們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仍存在於某些國家的刑事制度的執行和法律的適用以及執法機關和人員的行動和態度中,感到深惡痛絕,特別是這種現象使某些群體的人在被拘留或監禁的人中所占比例過大;

          26.  我們申明必須結束破壞個人和群體的人權和基本自由而不受到懲罰的狀況,這些個人和群體正在成為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受害者;

          27.  我們關切地注意到,種族主義不但日漸嚴重,而且其當代形式和表現正在以許多方式極力重新獲得政治、道義甚至法律的承認,包括例如與言論自由有關的立法規定,政黨和組織的綱領以及通過現代技術對種族優越思想的傳播;

          28.  我們提醒注意,基於種族、民族、族裔或其他理由對任何明顯群體、集體或社群的迫害都是國際法上公認不能允許的行為,它們和種族隔離都是嚴重侵犯人權的行為,在某些情況下可構成危害人類罪;

          29.  我們強烈譴責在世界一些地區仍然存在的奴隸制和類似奴隸制的做法,促請各國優先考慮立即採取措施,終止這種嚴重違反人權的做法;

          30.  我們申明,迫切需要防止反對和消除各種形式的人口販賣,特別是婦女和兒童販賣,並認識到人口販賣的受害者受到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危害最為深重;

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受害者

          31.  我們深感憂慮的是,許多人在教育、就業、保健、住房、嬰兒死亡率及預期壽命等方面的指數低於國家人口的平均數值,顯示他們處於不利地位,如果其成因包括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則處境更加窮困;

          32.  我們也認識到非洲後裔人民文化傳統的價值和多樣性,申明務必確保他們全面參加社會、經濟和政治生活,幫助他們充分參與各級別的決策過程;

          33.  我們認為,美洲地區各國及非洲人移居的所有地區務必承認非洲後裔人口的存在,承認他們在文化、經濟、政治和科學方面所做的貢獻,並且承認持續存在的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使他們特別受到傷害,承認在許多國家中,他們在教育、衛生和住房方面長期處於不平等地位,這是導致其社會經濟困境的深刻根源;

          34.  我們承認數百年來非洲後裔人民是種族主義、種族歧視和奴隸制度的受害者,長期以來被歷史剝奪了許多權利,並認為他們應受到平等對待,其尊嚴應受到尊重,他們不應遭受任何形式的歧視。應該承認,他們有權保留自己的文化和民族特性;有權自由平等地參加政治、社會、經濟和文化生活;有權按照自己的意願和習俗發展事業;有權保持、維護和發展自己的組織形式、生活方式、文化、傳統以及宗教信仰;保持和使用自己的語言;保護自己的傳統知識和文化及藝術遺產;使用、享有和保護自己居住地的可再生自然資源,積極參與制訂、執行和發展教育制度和計畫,包括特殊和別具特色的教育制度和計畫;以及情況適用時,有權擁有祖先居住的土地;

          35.  我們認識到,由於各種國家和私有體制中的社會偏見和歧視,世界許多地區的亞洲人和亞洲人後裔人民面臨各種障礙,承諾努力根除亞洲人和亞裔人民遭受的各種形式的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

          36.  我們認識到,由於各種國家和私有體制中的社會偏見和歧視,世界許多地區的亞洲人和亞洲人後裔人民面臨各種障礙,承諾努力根除亞洲人和亞裔人民遭受的各種形式的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

          37.  我們讚賞地注意到儘管亞洲人後裔遭受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但他們仍對他們所生活的國家的社會、政治、科學和文化生活作出了重要貢獻,並繼續在作出重要貢獻;

          38.  我們呼籲各國審查並在必要情況下修訂任何不符合國際人權文書的移民政策,取消所有對移民,包括對亞洲人和亞洲人後裔的歧視政策和做法;

          39.  我們認識到,土著人民數百年來就一直受到歧視,申明他們在尊嚴和權利方面是自由和平等的,他們不應遭受任何歧視,特別是因其土著血統和特性而遭受歧視,我們強調需繼續採取行動以克服持續存在的給他們帶來傷害的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

          40.  我們承認土著人民文化及傳統的價值和多樣性,他們對於社會發展和多元文化的非凡貢獻,以及對社會各方面的充分參與,特別是對與其有關的問題的參與,對於他們所居住國的政治和社會穩定及其發展是必不可少的;

          41.  我們重申我們的信念,認為實現土著人民的人權和基本自由對於消除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都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堅定地重申我們有決心使他們全面享受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及可持續發展的利益,同時充分尊重他們獨特個性和主動行動;

          42.  我們強調,為使土著人民自由表示自己的特性並行使自己的權利,他們應免受各種形式的歧視,這自然意味著尊重他們的人權和基本自由。在關於土著人民權利宣言草案的談判中正做出努力使其權利得到普遍承認,包括用自己的名字稱呼自己;自由平等地參加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保持自己的組織形式,生活方式,文化和傳統;保持和使用自己的語言;在其居住地區保持自己的經濟結構;參與其教育制度和方案的制訂;管理自己的土地和自然資源,包括漁獵的權利;平等基礎上向法院申訴的權利;

          43.  我們也認識到,土著人民與作為其精神、肉體和文化存在基礎的土地的特殊關係,鼓勵各國在可能的情況下確保土著人民能保持屬於自己所有的土地和根據國內法擁有的自然資源;

          44.  我們歡迎在聯合國系統內建立土著問題永久論壇,這是實現世界土著人民國際十年和《維也納宣言和行動綱領》主要目標的具體行動;

          45.  我們歡迎聯合國任命關於土著人民人權和基本自由情況的特別報告員,並承諾與特別報告員進行合作;

          46.  我們認識到移民對原籍國和目的地國的經濟和文化的積極貢獻;

          47.  我們重申各國可行使主權制訂和執行關於移民的法律框架和政策,並進一步申明這些政策應符合適用的人權文書、準則和標準,制訂政策應確保其中沒有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

          48.  我們關切地注意到並且譴責針對移民的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表現和行為以及對移民的限制性做法;重申各國有責任保護在其管轄之內的移民的人權,種族政府有責任保證和保護移民免受非法暴力行為,特別是以種族主義和仇外心理為動機的個人或群體的種族歧視和犯罪行動的傷害;並強調,必須使他們在社會和工作地受到公平、公正和平等的待遇;

          49.  我們強調,必須創造條件,在移民與所在國社會其餘的人之間建立一種更為和諧、寬容和相互尊重的狀況,這對於消除針對移民的種族主義和仇外心理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我們強調指出,家庭團聚有利於社會參與,並強調各國需要協助家庭團聚;

          50.  我們注意到,移民經常發現自己處於一種容易受害的境況,主要是於他們遠離原籍國,因語言、習俗和文化差異而遇到困難,以及因證件缺乏或非常情況而需返回原籍的移民所遭遇的經濟及社會方面的困難和障礙;

          51.  我們重申必須消除對移民,包括移徙工人在就業、社會服務,包括教育和衛生、獲得司法正義等問題方面的種族歧視;對他們的待遇必須符合國際人權文書,沒有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

          52.  我們關切地注意到,除其他因素外,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加劇被迫流離失所和難民及尋求避難者從原籍國出走;

          53.  我們也關切地認識到,儘管做出各種努力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針對難民、尋求避難者和國內流離失所者的各種形式的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事件依然存在;

          54.  我們強調,亟需解決造成流離失所的根本原因,並為難民和尋求庇護者尋求持久的解決辦法,特別是適當情況下安全而且尊嚴地自願返回原籍、重新定居及參與當地社會生活;

          55.  我們將信守承諾,履行與保護難民、尋求避難者、歸國難民和國內流離失所者有關的義務,並在這方面注意到國際團結、共同承擔和合作分擔責任保護難民的重要性,重申1951年《難民地位公約》及其1967年議定書仍然是有關國際難民的制度的基礎,確認各締約國充分執行兩項文書的重要性;

          56.  我們認識到,許多國家不同種族和血統的混血人口的存在,他們為促進其社會的寬容和相互尊重做出了寶貴貢獻,我們譴責對他們的歧視,特別是那些因形式微妙而不承認是歧視的做法;

          57.  我們意識到,由於人權受到嚴重侵犯,人類的歷史充滿著醜惡的暴行,因此我們相信,為了避免今後的悲劇,通過牢記歷史是能夠吸取教訓的;

          58.  我們回顧,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那場大屠殺決不能被遺忘;

          59.  我們深為關切地認識到,對某些宗教群體的宗教不容忍現象以及由於此種群體的宗教信仰和種族或族裔淵源而在世界各地對它們發生的敵意行為和暴力,這尤其限制了它們自由信奉其宗教的自由;

          60.  我們還深感關切地認識到,世界各地存在著對宗教社團及其成員的宗教不寬容,特別是對他們信仰自由活動的限制以及由於宗教信仰和種族及族裔淵源而對這些社團出現越來越多的消極成見、敵視行為和暴力;

          61.  我們還深為關切地認識到,反猶太主義和仇視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的抬頭、以及基於對猶太人、穆斯林和阿拉伯社區的種族主義和歧視觀念而出現的種族和暴力動態;

          62.  我們意識到,由於缺乏對人的平等的尊重,人類的歷史充滿了悲慘的冤屈,而且我們警覺地注意到,此種行徑在世界各地正在滋長,我們敦促人們特別是衝突局勢下的人們停止種族主義煽動,不再使用貶損的語言,放棄負面的成見;

          63.  我們關注外來佔領下的巴勒斯坦人民的苦難。我們承認巴勒斯坦人民不可剝奪的自決權利和建立獨立國家的權利,我們承認該區域包括以色列在內的所有國家的安全權,呼籲所有國家支援這一和平進程並使這一進程早日完成;

          64.  我們呼籲在該區域實現公正、全面和持久和平,所有人都應共處和享有平等、公正及國際公認的人權和安全;

          65.  我們承認難民尊嚴和安全地自願返回家園和財產的權利,並敦促所有國家便利此種返回;

          66.  我們申明,少數群體的民族、文化、語言和宗教特徵,凡屬存在,必須受到保護,屬於這些群體的個人應受到平等對待,並應在沒有任何歧視的情況下享受其人權和基本自由;

          67.  我們認識到,某些具有明顯文化特徵的群體由於種族、民族、宗教和文化及其傳統和習俗因素等的複雜相互作用而遇到障礙,因此促請各國確保其根除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措施、政策和計畫有針對性地解決這些因素相互作用所造成的障礙;

          68.  我們深表關切地認識到,羅姆人/吉普賽人/辛提人/流浪者所遭受的各種形式的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及暴力,認識到有必要制訂有效政策和實施機制以確保他們平等權利的完全實現;

          69.  我們深信,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對成年婦女和少女有各種不同表現形式,可為導致她們生活狀況惡化、暴力、各種形式的歧視、限制或拒絕她們獲得利益和人權的行使的因素,認識到有必要在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有關政策、戰略和行動綱領中包括進性別的內容,以解決各種不同形式的歧視;

          70.  我們認識到,有必要制訂一個更為系統化的和更一貫性的方法以評估和監測婦女所受到的種族歧視以及由於種族、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而在充分行使和享受其公民、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方面所處的不利地位和遇到的障礙和困難;

          71.  我們感到遺憾的是,有人試圖迫使屬於某些宗教和在宗教上屬於少數的婦女放棄她們的文化和宗教特性,或限制她們合法的表達信仰的權利,或在就業和受教育機會方面對她們加以歧視;

          72.  我們關注地注意到一大批青少年和兒童,特別是女孩,他們是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受害者,強調需要在其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綱領中包括有關兒童和青年的特別措施,維護其最佳利益並聽取他們意見,以便優先考慮成為這些行為受害者的兒童和青年的權利和狀況;

          73.  我們認識到,在民族、宗教和語言上屬於少數的兒童或土著兒童,不應被剝奪單獨或與其群體的其他成員一道享受自己文化的權利,信仰和從事宗教活動的權利以及使用自己語言的權利;

          74.  我們確認童工現象與貧困、缺乏發展及相關的社會經濟狀況相關聯,在有些情況下會不成比例地剝奪受影響群體的兒童獲得從事生產活動和受益於經濟增長的所需人的能力的機會,從而使貧困和種族歧視永久化;

          75.  我們深感關切地注意到,許多國家中感染或受愛滋病/病毒影響的人以及被認為是感染愛滋病/病毒的人屬於易受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傷害的群體,這一事實產生消極作用,影響他們保健和醫療的機會;

國家、區域、國際三級旨在剷除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不容忍現象的預防、教育和保護措施

          76.  我們認識到,不平等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條件可以滋生和加劇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這些反過來又會加劇不平等。我們認為所有領域中,包括發展領域,所有人的真正平等機會對於剷除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是極為重要的;

          77.  我們申明普遍遵守和充分執行《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對於在世界上促進平等消除歧視極其重要;

          78.  我們重申各國的莊嚴承諾,促進對所有人權和基本自由、促進對經濟、社會、文化、公民和政治權利,包括發展的權利的普遍尊重、遵守和保護,以此作為防止和消除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根本因素;

          79.  我們堅定地認為,實現種族平等的障礙在於法律的軟弱無力,政治意願和具體行動的缺乏以及種族主義態度和消除陳腐看法的普遍存在;

          80.  我們堅定地認為,教育、發展和忠實地執行所有的國際人權準則和義務,包括制訂法律和政治、社會及經濟政策,對於打擊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是至關重要的;

          81.  我們認識到,民主、透明、負責任、允許參與並考慮人民的需要和願望、尊重人權和基本自由及法治的政府管理對於有效地防止和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是十分重要的。我們重申對於由種族主義和仇外態度引起的罪惡的任何形式的寬恕都會導致法治和民主的消弱,會導致此類行為的重犯;

          82.  我們申明,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是一個進程,可實現各種文明之間找到和發展共同點、承認和促進所有人的固有尊嚴和平等權利,以及遵守正義的基本原則;可籍之消除建立在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基礎上的文化優越的思想,促進建立和諧的世界人類家庭;

          83.  我們強調,各方面的政治領導人和政黨在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方面,能夠並且應該發揮關鍵作用,因此鼓勵各種政黨採取具體措施,促進團結、寬容和尊重;

          84.  我們譴責基於種族或民族歧視的新納粹主義、新種族主義和暴力型的民主主義意識形態的持續出現和死灰復燃,並聲明這些現象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沒有存在的理由;

          85.  我們譴責基於種族主義、仇外心理或種族優越感及相關的歧視的政綱和組織以及基於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立法和行為,它們與民主和透明並負責任的政府管理是完全不相容的。我們重申政府政策縱容的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違反人權,可危及人民間的友好關係,國家間的合作及國際和平與安全;

          86.  我們重申,對《世界人權宣言》中所載的原則和《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第5條中明確規定的權利而言,傳播任何基於種族優越感和仇恨的思想,均應宣佈為犯罪,須受到法律的懲罰;

          87.  《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第4(b)款規定,各國有義務警惕並禁止宣傳種族優越感或仇恨思想、暴力行為或煽動暴力行為的組織。對那類組織應予以譴責和取締;

          88.  我們認識到,媒體應代表多元文化社會的多樣性並在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中發揮其作用。這方面要對廣告的力量給予重視;

          89.  我們遺憾地注意到,一些媒體通過傳播對於易受損害的群體和個人,特別是有關移徙工人和難民的虛假形象和負面的陳腐看法,加劇了公眾中仇外情緒的傳佈,在有的情況下鼓勵了種族主義個人和群體的暴力行為;

          90.  我們認識到,行使言論自由權利,特別是通過媒體和包括互聯網在內的新技術行使這一權利,以及充分尊重尋求、接受和傳播資訊的自由,能夠促進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種族歧視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鬥爭;我們重申,必須尊重媒體的獨立和自主權;

          91.  我們深感關切地注意到,最新的資訊技術,例如互聯網,被用於與尊重人的價值、平等、不歧視、尊重他人和寬恕相反的目的,包括傳播種族主義、種族仇恨、仇外心理、種族歧視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特別是能夠接觸此類材料的兒童的青年可能受到不利的影響;

          92.  我們還認識到,需要促進利用新的資訊和交流技術包括互聯網推動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在滿足這一需要方面,新技術可有助於增進容忍和尊重人的尊嚴以及平等和不歧視原則;

          93.  我們申明,各國應該認識到社區媒介的重要性,它能為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受害者發表意見;

          94.  我們重申,由政府、機構、媒體、政黨或全國性或地方組織的行為或不行為污辱不同血統的人不僅是一種種族主義歧視行為,而且是在煽動此類行為的復發,造成惡性循環,加劇種族主義態度和偏見;此類行為必須受到譴責;

          95.  我們認識到,包括家庭教育在內的各級教育,特別是有關人權的教育,對於改變基於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態度和行為至關重要,對於促進各國社會對多樣性的寬容與尊重至關重要我們進一步申明,此種教育是促進、傳播和保護公正平等的民主價值的決定性因素,對防止和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是必不可少的;

          96.  我們認識到,優質教育、消除文盲和所有人接受免費普通教育的機會可以促進包容的社會、平等及國家、人民和群體間的穩定與和諧的關係和友誼,促進和平文化,增強相互理解、團結、社會公正及對所有人所有人權的尊重;

          97.  我們強調教育權和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鬥爭之間的聯繫以及教育,特別是在兒童和青年中開展人權教育,包括對於注重和尊重文化多樣性的教育,對於防止和根除所有形式的不容忍和歧視所具有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國家、區域和國際三級規定有效的補救、追索、補償、賠償和其他措施

          98.  我們強調,務必就過去和近期人類歷史的過去和近期的事實和真相開展教育,就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不容忍的歷史、原因、性質和後果的事實和真相開展教育也是重要和必要的,使公眾全面和客觀地認識過去的悲劇;

          99.  我們承認並且深感遺憾地認識到,世界會議對於奴役、奴隸貿易、跨大西洋的奴隸貿易、種族隔離、殖民主義和種族滅絕給千百萬男女和兒童帶來的深重人類苦難和悲劇性災難,呼籲有關各國紀念過去慘劇的受害者,並申明,無論這些現象在何時何地發生,都必須受到譴責,並防止再度發生。我們感到遺憾的是,政治、社會經濟和文化上的此類行徑和制度導致了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

          100.  我們承認並且深為遺憾地認識到,世界會議對於奴役、奴隸貿易、跨大西洋奴隸貿易、種族隔離、種族滅絕和過去的慘劇給千百萬男女和兒童帶來的難以表述的苦難和邪惡。世界會議還注意到,有些國家對於犯下的嚴重和大規模侵權行為主動道了歉,並酌情支付了補償;

          101.  為了結束歷史上這黑暗的一頁並作為和解的一種方法,我們請國際社會及國際社會的成員紀念這些慘劇的受害人。世界會議還注意到,有些方面已經主動表示遺憾或悔恨,或作了道歉,世界會議呼籲尚未幫助恢復受害者尊嚴的所有方面找到這樣做的適當方法,為此目的,我們向已經這樣做的國家表示讚賞;

          102.  我們意識到所有有關國家的道義義務,呼籲這些國家採取適當和有效的措施制止和扭轉這些做法長期以來存在的影響;

          103.  我們認識到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過去和當代的種種形式所產生的後果是對全球和平與安全、人的尊嚴及世界許多人民特別是非洲人、非裔人民、亞裔人民和土著人民實現人權和基本自由的嚴重挑戰;

          104.  我們還強烈重申,作為伸張正義的迫切要求,因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造成的人權破壞的受害者,特別考慮到其易受損害的社會、文化和經濟狀況,應該如眾多國際和區域性人權檔,特別是《世界人權宣言》和《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的規定,伸張正義,包括給予法律援助和有效和適當的保護和補償,保障其因此種歧視所受的傷害而要求給予正當的充分補償和抵償的權利;

          105.  遵循《千年宣言》所列各項原則並認識到我們有集體責任堅持人類尊嚴、平等和公平的原則並確保全球化成為全世界人民的積極力量,國際社會承諾努力使發展中國家獲益地融入全球經濟,抵制發展中國家的邊緣化,決心加快實現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消除貧困、不平等和匱乏;

          106.  我們強調,不忘過去的罪行或錯誤而無論其在何時何地發生,明確譴責過去的種族主義悲劇並將歷史真相大白於天下,是國際和解和在正義、平等和互助的基礎上建立起社會的基本要素;

實現全面和有效平等的戰略,包括在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中實行國際合作並加強聯合國和其他國際機制

          107.  我們強調,需要在國家和國際各級制訂、促進和執行戰略、計畫、政策和充分立法,可包括扶持行動等特別措施,以便促進公平的社會發展並實現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群體和個人受害者的公民和政治權利、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包括通過更有效地利用政治、司法和行政機構,並需改善向法院實際申訴的權利,並確保發展、科學和技術成果無歧視地有效促進所有人生活品質的改善;

          108.  我們認識到,有必要為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受害者及易受其損害者採取扶持性行動或特別措施,以改變其因以往針對他們的歧視政策而導致的社會不利地位和對他們犯下的歷史錯誤。有效行動的措施應旨在糾正妨害享受各種權利的條件,採用特別措施鼓勵所有的種族、文化、語言和宗教群體平等參加社會各方面的工作並使所有人都處於平等地位。這些措施應包括教育機構、住房、政黨、議會、就業、特別是司法、員警、軍隊及其他公務員系統中規定特別配額,並且實行選舉改革和土地改革,發起平等參與運動;

          109.  我們回顧,加強國際合作對於促進下列各項目標的重要作用(a) 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b) 各國有效地執行禁止這些做法的國際條約和文書;(c) 《聯合國憲章》在這方面的目標;(d) 實現1992年在里約熱內盧舉行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1993年在維也納舉行的世界人權會議、1994年在開羅舉行的國際人口與發展會議、1995年在哥本哈根舉行的社會發展問題世界首腦會議、1995年在北京舉行的第四次婦女問題世界會議和1996年在伊斯坦布爾舉行的聯合國人類住區會議(人居二)上制定的目標,確保這些目標公平地惠及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所有受害者;

          110.  我們認識到各國、有關國際和區域性組織、國際金融機構、非政府組織和個人必須進行合作,在全世界範圍內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為了在這項鬥爭中取得成功,必須具體考慮到此種歧視受害者的痛苦、意見和要求;

          111.  我們重申,對世界各地難民形勢的國際反應和政策,包括經濟援助,不應以有關難民的種族、膚色、血統、文化、語言或民族或族裔淵源等方面的考慮為轉移,並在這方面敦促國際社會根據難民所在國的請求提供援助,通過旨在消除造成難民人口流離失所根源的經濟和財政援助解決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難民問題;

            112.  我們認識到,符合19931220日大會第48/134號決議附件所載增進和保護人權的國家機構地位之原則的獨立的國家人權機構,以及其他為增進和保護人權依法建立的有關專門機構,包括人權調查員機構,在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鬥爭中及在促進民主觀念和法治方面的重要作用。我們鼓勵各國在適當的情況下建立此類機構,並呼籲這些機構履行其促進、保護和防止任務的國家的當局和整個社會都要在尊重獨立性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與之合作;

          113.  我們認識到,有關區域機構,包括國家人權機構區域性協會,在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方面的重要作用,它們在區域一級監測不容忍和歧視現象並提高人們的意識方面可起到關鍵作用,我們重申只要它們存在就給予支持,並且鼓勵建立此種機構;

          114.  我們認識到,各國議會通過適當立法並監督其執行以及調撥必要的財政資源在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方面起著極其巨大的作用;

          115.  我們強調社會夥伴和其他非政府組織參與制訂和執行培訓和發展方案的重要性;

          116.  我們認識到,文明社會在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方面的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別是通過幫助政府制訂法規和戰略、採取措施和行動反對此種形式的歧視以及後續行動的實施;

          117.  我們還認識到,促進社會各群體間更大的尊重和信任應是政府機構、政治領袖、基層組織和公民的共同但又分別承擔的責任。我們強調,文明社會在促進公眾利益,特別是在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118.  我們歡迎非政府組織在促進人權教育和提高人們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認識方面的積極作用。它們也可以在本國、本區域或國際經驗的基礎上,對提高聯合國有關機構對這些問題的認識起到重要作用。我們承諾為人權方面非政府組織特別是反種族主義組織的有效發揮作用創造有利的環境。我們認識到世界各地人權方面非政府組織、包括那些反種族主義組織的不穩定狀況並承諾信守國際義務,取消限制其有效發揮作用的任何不合法的障礙;

          119.  我們鼓勵非政府組織充分參加世界會議的後續行動;

            120.  我們認識到,在青年中開展國際和國內的交流與對話以及建立全球青年網路對於建立跨文化理解和尊重是重要的和必不可少的,這將會有利於剷除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

          121.  我們強調青年參與制訂前瞻性的國家、區域和國際戰略和參與制訂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政策是很有益處的;

            122.  我們申明,徹底剷除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全球性運動以及行動綱領中的建議是按照團結和國際合作的精神提出的,受到的是《聯合國憲章》及其他有關國際文書的宗旨和原則的感召,提出建議時以一種建設性和前瞻性的眼光考慮了過去、現在和未來。我們認識到在國家、區域和國際三級制訂和執行戰略、政策、方案和行動計畫是所有國家的責任,需要文明社會的充分參與,並應以一種認真、迅速和有效的方式進行。

 


領》

          認識到迫切需要將《宣言》的各項目標變為實際可行的行動綱領,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世界會議:

一、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
根源、起因、形式和當代表現

          1.  敦促各國通過本國的努力,並與其他國家、區域和國際組織和金融機構合作,促進和利用公共和私人投資,與受影響的社區磋商,消除貧困,特別是在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受害者生活的主要地區;

          2.  敦促各國採取一切必要和適當措施,結束奴役現象和當代形式的類似奴役的做法,在各國間展開建設性對話,並採取措施糾正問題和彌補造成的損害;

二、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
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受害者

受害者:概況

3.  敦促各國通過本國努力並與其他國家以及有關區域和國際組織和方案合作,加強國家機制以促進和保護感染或被認為感染了愛滋病毒/愛滋病等流行病的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受害者,採取具體措施,包括預防行動、適當醫療、教育計畫、培訓和大眾媒體宣傳,以消除暴力、偏見、歧視、失業和這些慢性病所帶來的其他不利後果;

非洲人和非洲人後裔

4.  敦促各國為非洲人後裔充分參與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生活和共同促進國家進步和經濟發展提供便利,促進更多瞭解和尊重非洲人後裔的遺產和文化;

5.  各國,酌情爭取國際合作的支持,積極考慮為非洲人後裔占多數的社區的保健系統、教育、公共衛生、供電、飲用水和環境管理以及其他積極主動行動調動更多投資;

          6.  呼籲聯合國、國際金融機構和發展機構以及其他有關國際機制,為美洲和世界各地的非洲人和非洲人後裔制定能力建設方案;

7.  人權委員會考慮在聯合國內設立一個工作組或其他機制,以研究對在非洲人散居地區生活的非洲人後裔的種族歧視問題,並提出關於消除對非洲人後裔的種族歧視的建議;

8.  敦促各金融和發展機構以及聯合國各業務方案和專門機構根據其經常預算和理事機構的工作程式:

                  (a)                         (a)       在其職能和預算範圍內,將改善非洲人和非洲人後裔處境的問題放在特別優先地位並為此提供充足資金,同時對發展中國家中這類居民的需要給予特別注意,特別是要為他們制訂具體行動綱領;

                 (b)                        (b)       通過適當途徑以及與非洲人和非洲人後裔的合作開展特別專案以支持其在社區一級的主動行動,促進這些地區居民和專家交流資訊和技術專門知識;

                  (c)                         (c)       制訂援助非洲人後裔的方案,分配更多投資用於保健系統、教育、住房、供電、飲用水和環境管理措施,促進提供平等就業機會,以及採取其他扶持或積極主動行動;

9.  考慮到非洲人後裔婦女和年青男性受種族主義影響更嚴重,處於更邊緣化和不利的地位,各國更多採取有利於他們的政府行動和政策;

10.  敦促各國確保非洲人,特別是非洲人後裔婦女和兒童,有機會得到便於他們找到工作的教育和新技術,向他們提供地方社區教育和技術發展以及遠距離學習所需要的充足資源,還敦促各國促進將非洲人和非洲人後裔的歷史和貢獻充分而準確地納入各級教育課程;

11.  鼓勵各國查明妨礙非洲人後裔進入包括公共服務在內的公共部門各級單位和平等工作的各種因素,採取適當措施消除所查明障礙,並鼓勵私營部門促進非洲人後裔平等進入其組織的各級單位和平等工作;

          12.  呼籲各國採取具體措施,確保所有個人,特別是非洲人後裔,能夠完全和切實有效地得到司法制度的保護;

          13.  敦促各國按照國際人權標準和本國法律解決非洲人後裔世代居住的土地的所有權問題,並促進其土地的生產性利用及其社區的全面發展,尊重其文化和特殊決策方式;

          14.  敦促各國承認許多非洲後裔經歷的十分嚴重的宗教偏見和不容忍問題,採取政策和措施,防止和消除所有基於宗教和信仰的歧視,因為這種歧視與某些其他形式的歧視結合在一起,構成了多種形式的歧視;

土著人民

          15.  敦促各國:

                  (a)                         (a)       與土著人民協同採取或繼續採取憲法、行政、立法、司法和其他必要措施,促進、保護和確保土著人民對其權利的享有,保證他們平等和不受歧視地行使人權和基本自由,充分和自由參與各方面的社會生活,特別是影響或涉及其利益的事務;

                 (b)                        (b)       促進更多瞭解和尊重土著文化和遺產;

並歡迎各國在這方面已採取的措施;

16.  敦促各國酌情與土著人民協力促進他們建立、購買或擴大企業,採取培訓、提供技術援助和信貸便利等措施,從而促進其參與經濟活動,提高就業水準;

17.  敦促各國與土著人民共同制訂和執行可向他們提供有利於其社區發展的培訓和服務的方案;

18.  各國與土著婦女和女童協力制定和促進執行有利於她們的公共政策和方案,以促增進其公民、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結束性別和族裔給她們造成的不利狀況,解決她們在教育、身心健康、經濟生活和包括家庭暴力在內的暴力行為方面所面臨的緊迫問題,消除土著婦女和女童因種族主義和性別歧視等多種因素而遭受的更嚴重歧視;

19.  建議各國按照有關國際人權文書、準則和標準審查其憲法、法律、法律制度和政策,查明和消除對土著人民和個人的或明或暗、或固有的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

20.  呼籲各國重視與土著人民簽訂的條約,對其給予應有的承認和遵守;

21.  呼籲各國充分和適當考慮土著人民在世界會議自己的講壇上提出的建議;

22.  各國:

                             (a)                                    (a)       建立機構,並支持已建立的機構促進落實本行動計畫中議定的有關土著人民的各項目標和措施;

                             (b)                                    (b)       與土著組織、地方當局和非政府組織協力促進旨在消除對土著人民的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行動,並定期評估這方面的進展情況;

                             (c)                                    (c)       促使社會大眾解為改變土著人民的不利地位採取特別措施的重要性;

                             (d)                                    (d)       在確定直接影響土著人民的政策和措施方面與其代表進行協商;

23.  呼籲各國注意生活在城市環境下的土著人民和個人面臨的特別挑戰,並敦促各國採取有效戰略,與針對他們的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作鬥爭,同時特別注意給他們提供機會,使他們能延習其傳統、文化、語言和精神生活方式;

 

24.  各國制止普遍排斥移民的現象,積極防止會導致排外行為和排斥移民的消極情緒的一切種族主義表現和行為;

25.  國際和各國非政府組織將關注和保護移民的人權納入其方案和活動,努力使政府和公眾輿論意識到有必要防止針對移民的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行為和表現;

26.  各國遵照它們所參加的《世界人權宣言》和其他國際人權文書,充分而有效地促進和保護所有移民的人權和基本自由,不論他們的移民地位如何;

27.  鼓勵各國促進關於移民人權的教育,開展宣傳運動,確保公眾準確瞭解移民和移民問題的情況,包括關於移民對東道國社會的貢獻和移民特別是在異常情況下的脆弱性;

28.  呼籲各國以迅速和有效的方式為有利於移民融合的家庭團聚提供便利,同時適當考慮到許多家庭成員需要獨立地位的問題;

29.  敦促各國採取具體措施,消除工作場所對所有工人包括對移民的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確保在勞工法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還敦促各國視情況消除下列方面的障礙參加職業培訓、集體談判、就業、合同和工會活動;利用處理申訴的司法和行政法庭;在所居住國家各地尋求就業,以及在安全和衛生條件下工作;

30.  敦促各國:

                  (a)                         (a)       制定政策和行動計畫,加強和實行預防措施,促進加強移民工人與東道國社會之間的和睦與容忍,以消除許多社會中個人或群體的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表現,包括暴力行為;

                 (b)                        (b)       審查和酌情修訂移民法、政策和做法以便使其中沒有種族歧視,與國際人權文書規定的義務一致;

                  (c)                         (c)       在當地社區和移民共同參與下採取具體措施,鼓勵尊重文化多樣性,促進公平對待移民,並視情況促進他們融入當地社會、文化、政治和經濟生活;

                 (d)                        (d)       確保被當局拘留的移民,不論其移民地位如何,受到人道和公平待遇,並按照有關國際法準則和人權標準提供有效的法律援助,並酌情提供合格翻譯援助,特別是在審訊過程中;

                  (e)                         (e)       確保員警和移民當局按照國際標準尊重和不歧視地對待移民,為此,除其他外,特別是要對領導者、警官、移民官員和其他有關群體進行專門培訓;

                   (f)                          (f)       考慮移民的教育、專業和技術資格認證問題,促進對資格的承認,使移民能對居住國作出最大貢獻;

                  (g)                         (g)       採取一切可能採取的措施,促進所有移民充分享有所有人權,包括與公平工資和平等報酬、同工同酬、在失業、生病、傷殘、喪偶、年老或其他在無法控制的情況下喪失生計時享受救濟、社會保險、教育、保健、社會服務和尊重其文化特點有關的權利;

                  (h)                         (h)       考慮制定和實行移民政策和方案,使移民特別是遭受配偶或家庭暴力的婦女和兒童能脫離虐待關係;

          31.  敦促各國,根據移民中婦女比例不斷提高的的情況,對性別問題和性別歧視,特別是婦女在性別、社會經濟地位、種族和族裔等問題交錯的情況下所面臨的多重障礙給予特別注意;不僅要對侵犯移民婦女人權的問題,而且要對婦女對其原籍國和目的地/東道國經濟的貢獻進行詳細研究,研究結果應當列入向條約機構提交的報告;

          32.  敦促各國承認,已登記的長期難民應與其他社會成員享有同樣的經濟機會和責任;

          33.  建議移民接受國與聯合國機構、各區域組織和國際金融機構合作,優先考慮在衛生、教育和適足住房等方面提供充足的服務,還請這些機構對提供這些服務的請求做出適當反應;

 

          34.  敦促各國遵守國際人權、難民和人道主義法律中規定的有關促進難民、尋求庇護者、其他被迫移民者和國內流離失所者人權的義務,並敦促國際社會按照國際團結、共同承擔、和國際合作分擔責任的原則,根據世界不同地區難民的需要,公平地向他們提供保護和援助;

          35.  呼籲各國認識到難民在努力參與收容國社會生活時可能遇到的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鼓勵各國根據它們的國際義務和承諾,制定解決這種歧視現象的戰略,促進難民充分享有人權;締約國應保證,所有有關難民的措施必須完全符合1951年《關於難民地位的公約》和1967年的議定書;

          36.  敦促各國酌情與有關和主管組織協商,採取有效措施,保護難民和內部流離失所婦女和女童不遭受暴力,並對這種暴力行為進行調查,將犯罪者繩之以法;

其他受害者

          37.  敦促各國採取一切可採取的措施,確保所有人均不受任何歧視地得到登記,得到反映自己合法身份的證件,以使其能利用現行法律程式、補救辦法和發展機會,並減少販賣人口事件的發生;

          38.  注意到販賣人口的受害者特別易受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之害。各國應確保所採取的制止販賣人口的各種措施,特別是其中影響到受害者的措施,符合國際上承認的不歧視原則,包括禁止種族歧視和提供適當法律補救辦法的原則;

          39.  呼籲各國確保羅姆人/吉普賽人/辛地人/流浪人兒童和青年,特別是女孩能平等受教育,而且,包括多種文化教育輔助方案在內的各級教學課程能針對和適應他們的需要,包括提供學齡前學習官方語言的機會,招聘羅姆族教師和助教,使這些兒童和青年能夠學習母語;

          40.  呼籲各國採取適當而具體的政策和措施,並視情況建立執行機制,與羅姆人/吉普賽人/辛地人流浪人的代表合作交流經驗,以消除對他們的歧視,使他們能獲得平等,並按照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的第二十七號一般性建議,確保他們充分享有一切人權,從而滿足其各種需要;

          41.  建議各政府間組織在與各國的合作專案和援助各國的專案中視情況注意解決羅姆人/吉普賽人/辛地人/流浪人的問題,促進他們的經濟、社會和文化進步;

          42.  呼籲各國並鼓勵非政府組織使公眾瞭解羅姆人/吉普賽人/辛地人/流浪人所遭受的種族主義、種族歧視、排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促進瞭解和尊重他們的文化和歷史;

          43.  鼓勵媒體促進羅姆人/吉普賽人/辛地人/流浪人平等利用和參與媒體,並保護他們免受種族主義、偏見和歧視性媒體報導之害,呼籲各國促進媒體在這方面的努力;

          44.  各國政府作出努力,制定打擊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政策,這些政策的制定應依據可靠的統計資料,承認與羅姆人/吉普賽人/辛地人/流浪人磋商確定的關注,盡可能準確地反映他們在社會上的地位。所有這方面資料的收集均應根據人權和基本自由的規定,如資料保密規定和隱私的保證,徵求有關人的意見;

          45.  鼓勵各國處理針對亞洲人後裔的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問題,並敦促各國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消除這些人在參加經濟、社會、文化和政治生活時面臨的障礙;

          46.  敦促各國在其管轄範圍內確保屬於民族或族裔、宗教和語言少數的人能不受任何歧視地充分和有效行使所有人權和基本自由以及在法律面前完全平等,還敦促各國和國際社會促進和保護這類人的權利;

          47.  各國政府應當保障屬於民族或族裔、宗教和語言少數的人的權利,他們有權單獨或與其群體的其他成員共同享有自己的文化、信仰和實踐自己的宗教,在私下和公共場合不受任何干擾或歧視地自由使用自己的語言,有效參加住在國的文化、經濟和政治生活,保護他們不受針對或可能針對他們的任何形式的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之害;

          48.  敦促各國承認歧視、邊緣化和社會排斥已經和繼續對於一國內許多數量居少數的種族群體具有的影響;確保此種族群的人作為此種群體的個人成員能夠無差別地和在法律面前完全平等地充分和有效行使所有人權和基本自由,凡屬適用,在就業、住房和教育方面採取適當措施以防止種族歧視;

          49.  敦促各國酌情採取適當措施,防止屬於民族、族裔、宗教和語言的少數人在就業、住房、社會服務和教育方面遭受歧視,就此應考慮到多重歧視的各類形式;

          50.  敦促各國在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所有行動綱領中重視從性別角度看問題,考慮到這種歧視的目標特別偏重于土著婦女、非洲婦女、亞洲婦女、非洲後裔婦女、亞洲後裔婦女、婦女移民和其他處於不利地位群體的婦女,確保她們能和男性平等利用生產資源,以促進她們參與本社區的經濟和生產發展;

          51.  敦促各國在努力爭取消除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過程中吸收婦女,特別是作為受害者的婦女參與各級的決策,制定具體措施,將種族/性別分析納入行動綱領和國家行動計畫,特別是就業方案以及服務和資源分配的執行過程;

          52.  注意到貧窮影響經濟和社會地位,以不同方式並在不同程度上妨礙婦女和男人有效參與政治,敦促各國從性別角度對所有經濟社會政策和方案,特別是消滅貧窮的措施進行分析,包括那些為作為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受害者的個人或群體制訂的政策、方案和措施;

          53.  敦促各國並鼓勵社會各階層扶持受害於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婦女和女童,以使她們能充分行使所有社會和私人生活領域的權利,確保婦女充分、平等和有效參與各級的決策,特別是制定、執行和評估影響其生活的政策和措施;

          54.  敦促各國:

                  (a)                         (a)       承認性暴力曾作為一種戰爭武器被大規模使用,國家有時加以默許或縱容,承認這種暴力是對國際人道主義法的嚴重侵犯,在確定的情況下,構成危害人類罪和/(或)戰爭罪,依種族和性別劃分歧視,使婦女和女童尤其容易受到這類暴力的傷害,而這種暴力往往又是與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相互關聯的;

                 (b)                        (b)       不再使犯有危害人類罪和戰爭罪的人,包括對婦女和女童施加性暴力和其他基於性別的暴力罪行的人,又不受法律治罪並提出起訴,同時確保對這類罪行負有責任的當權者,包括本人犯罪、命令、煽動、引導、幫助、唆使、協同或以任何其他方式造成犯罪或未遂犯罪的人,必須加以查明,調查、起訴和懲治;

          55.  各國酌情與以促進兒童最大利益為主要任務的國際組織合作,保護兒童,特別是處於非常脆弱地位的兒童,使其免受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之害,並在制訂有關政策、戰略和方案時對這種兒童的情況給予特別注意;

          56.  敦促各國根據它們本國的法律和在相關國際文書下承擔的義務,盡其現有資源所能採取的各種措施,不帶任何歧視地保證每個兒童出生後立即登記的權利,以使他們能夠行使各項人權和基本自由;在國籍問題上,各國應給予婦女與男人同等的權利;

          57.  敦促各國及國際和區域組織,並鼓勵非政府組織和私人部門設法解決同時遭受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之害的殘疾人的問題,還敦促各國採取必要措施,確保他們充分享有一切人權,促進他們充分融入所有生活領域;

三、在國家、區域和國際各級實施的旨在消除
  種族主義、種族歧視和相關的不容忍
  現象的預防、教育和保護措施

          58.  敦促各國在本國和國際兩級,在反對歧視的現有國家立法以及有關國際法律文書和機制之外,制定和執行有效措施和政策,鼓勵所有公民和機構採取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立場,認識、重視和盡可能擴大各民族之內和之間多樣化的好處,在各社區和民族之內和之間落實和提倡正義、平等和不歧視、民主、公平和友誼、容忍和尊重等價值觀和原則,特別是要通過宣傳和教育方案,包括政府當局與國際和非政府組織以及民間社會其他各階層合作執行的方案,加強認識和理解文化多樣性的好處,共同努力建設未來的融洽和富有成果的社會;

          59.  敦促各國在制定和實施為在各級根除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而採取的預防、教育和保護措施上,將性別觀點納入主流,保證那些措施切實針對婦女和男人不同的情況。

          60.  敦促各國酌情實行或加強消滅貧窮和減少社會排斥的國家計畫,這種計畫要考慮到受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之害的個人和群體的需要與經歷,還敦促各國在執行這類計畫時加強努力促進雙邊、區域和國際合作;

          61.  敦促各國努力確保其政治和法律制度反映其社會的多文化情況,並在必要情況下加強民主機構,使它們能具有更充分參與性,避免具體社會階的邊緣化、被排斥和歧視;

          62.  敦促各國採取一切必要措施,通過政策和方案解決對婦女和女童的種族主義和種族主義引起的暴力行為,加強合作與政策反應,有效執行國家法律以及有關國際法律文書規定的義務和旨在消除對婦女和女童的一切形式歧視的其他保護和預防措施;

          63.  鼓勵商界,特別是旅遊業和互聯網服務業,制定行為準則,以防止販賣人口和保護販賣人口的受害者,特別是被迫賣淫者,反對性別歧視和種族歧視,維護其權利、尊嚴和安全;

          64.  敦促各國制定、採取和加強有效的國家、區域和國際措施,通過包括立法措施、預防運動和資訊交流在內的全面反販賣戰略,防止、打擊和消滅一切形式的婦女和兒童,特別是女童販賣活動。它還敦促各國酌情分配資源,制定幫助和保護受害者、提供治療、使他們恢復正常生活和融入社會的全面方案。各國應提供或加強對於執法部門、移民局以及其他處理販賣人口問題機構官員的培訓;

          65.  鼓勵聯合國系統的機關、機構和方案促進和採用《處理國內流離失所問題指導原則》(E/CN.4/1998/53/Add.2),特別是關於不歧視的規定;

A.  國家一級

1.  採取立法、司法、管制、行政和其他措施,防止和
保護不受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
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之害

          66.  敦促各國及時制定和執行國家政策和行動計畫,與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包括其基於性別的各種表現作鬥爭;

          67.  敦促各國針對某些工人群體,包括作為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受害者的移民工人、移民後裔和外國工人的嚴重處境,制定或加強、促進和執行有效的立法和行政政策以及其他預防措施;應當特別注意保護家庭傭人和被販賣的人,使其免受歧視和暴力,並與對他們的偏見作鬥爭;

          68.  敦促各國根據它們在《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下承擔的義務,採取和執行或加強本國的法律和行政措施,公開和明確地反對種族主義,在公共生活的各個領域禁止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不論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並保證它們提出的保留不違背《公約》的目標和宗旨;

          69.  敦促各國酌情制定和執行禁止販賣人口特別是販賣婦女和兒童以及禁止偷渡移民的法律,要考慮進各種危及生命和造成各種奴役和剝削的做法,如債務勞役、奴役、性剝削和剝削勞動力等做法;還鼓勵各國建立打擊這類行為的機構—— 如果尚無這種機制的話—— 並撥出足夠的資源,確保法律的執行,對受害者權利的保護,並加強雙邊、區域和國際合作,包括與援助受害者的非政府組織的合作,打擊這種販賣人口和偷渡移民的現象;

70.  敦促各國採取一切必要的憲法、立法和行政措施以促進受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影響的、易受其影響的或作為其受害者的個人和群體的平等,審查現行措施以修改或廢除可引起這種歧視的國家立法和行政規定;

71.  敦促各國包括其執法機構擬訂和充分執行有效的政策和方案,以防止、偵查和確保執法官員和其他執法人員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引起的違法行為承擔崗位責任,並對有上述不法行為的人提起訴訟;

72.  敦促各國制訂、實施和執行有效的措施,以消除通常稱之為“種族畫像”的做法,即員警和其他執法官員在任何程度上只根據種族、膚色、族裔或原國籍或民族出身來對人們進行調查活動或確定一個人是否從事犯罪活動的做法;

73.  敦促各國採取措施防止利用基因研究的科技成果宣導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保護人類基因密碼資訊的個人隱私,以及防止將這類資料用於歧視或種族主義的目的;

74.  敦促各國並請各非政府組織和私營部門:

                  (a)                         (a)       制定並實施專門政策,促進成立優質、多樣化的、不受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影響的員警隊伍,積極招聘各個群體包括少數群體的成員加入公共機構,包括員警機構以及刑事司法系統中的其他機構(例如檢察官)

                 (b)                        (b)       努力減少暴力,包括由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引起的暴力,具體做法是:

(1)   (1)   編寫教育材料,教育年輕人瞭解容忍和尊重的重要性;

(2)   (2)   在偏見演化為暴力犯罪活動之前解決偏見問題;

(3)   (3)   設立由當地社區領袖、國家和地方執法官員等人組成的工作組,改善協調、社區參與、培訓、教育和資料收集,以預防此類暴力犯罪活動的發生;

(4)   (4)   確保禁止暴力犯罪活動的民權法律得到嚴格執行;

(5)   (5)   加強關於由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引起的暴力活動的資料收集工作;

(6)   (6)   向受害者提供適當的援助,並開展公共教育活動,防止今後再次由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引起暴力;

批准並有效執行有關的國際和區域人權和非歧視法律文書

75.  呼籲尚未批准或加入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國際人權法律文書的國家考慮儘快批准或加入這些文書,特別是《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以便到2005年實現普遍批准,考慮做出第十四條所要求的聲明,履行其報告義務,公佈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的結論性意見並照此行動。它還敦促各國撤銷不符合《公約》宗旨和目標的保留,並考慮撤銷其他保留;

76.  敦促各國對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的意見和建議給予極大重視;為此,各國應當考慮建立適當的國家監督和評估機制,以確保採取一切適當措施做好這些意見和建議的後繼工作;

77.  敦促尚未加入《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國家加入上述公約,並考慮加入《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任擇議定書;

78.  敦促尚未簽署和批准或加入下列法律文書的國家考慮簽署和批准或加入:

                  (a)                         (a)       1948年《防止及懲治滅絕種族罪公約》;

                 (b)                        (b)       1949年國際勞工組織《移徙就業公約》(修正案)(97)

                  (c)                         (c)       1949年《禁止販賣人口及取締意圖營利使人賣淫的公約》;

                 (d)                        (d)       1951年《關於難民地位的公約》及其1967年議定書;

                  (e)                         (e)       1958年勞工組織《反對(就業和職業)歧視公約》(111)

                   (f)                          (f)       19601214日聯合國教育、科學和文化組織大會通過的《反對教育歧視公約》;

                  (g)                         (g)       1979年《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以便在5年內實現普遍批准,及其1999年的任擇議定書;

                  (h)                         (h)       1989年《兒童權利公約》及其2000年的2項任擇議定書,以及勞工組織1973年的《最低年齡公約》(138)1999年的《最惡劣形式童工公約》(182)

                   (i)                          (i)       勞工組織1975年《移徙工人(補充規定)公約》(143)

                   (j)                          (j)       勞工組織1989年《土著和部落民族公約》(169)1992年的《生物多樣化公約》;

                 (k)                        (k)       1990年《保護所有移徒工人及其家庭成員權利國際公約》;

                   (l)                          (l)       1998年《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

                (m)                       (m)       《聯合國反對有組織的跨國犯罪公約》及補充該公約的《關於預防、制止和懲罰販賣人口,特別是婦女與兒童的議定書》,以及2000年《反對從陸路、海路和空路偷渡移民的公約和議定書》;

還敦促這些文書的締約國充分執行這些文書;

          79.  呼籲各國促進和保護大會在19811125日第36/55號決議宣佈的《消除基於宗教或信仰的一切形式不容忍和歧視宣言》中規定的權利得到行使以消除宗教歧視這種歧視與某些其他形式的歧視相結合構成了多種形式的歧視

          80.  敦促各國充分尊重和遵守1963年《維也納領事關係公約》特別是因為它提到外國國民無論其法律和移民地位如何都有權在遭受逮捕和拘留時與本國領事官員取得聯繫

          81.  敦促所有國家禁止在發放工作簽證和工作許可、住房、健康和司法等方面對外國人和移民工人實行基於種族、膚色、血統或國籍或族裔的歧視性待遇

          82.  強調應該反對有罪不罰包括對具有種族主義或仇外心理動機的罪行不加懲罰在國際一級注意到對侵犯人權和國際人道主義法的行為不加懲罰嚴重阻礙公平和公正的司法制度最終妨礙和解和穩定它還全力支持現有國際刑事法庭的工作支持批准《國際刑事法院規約》敦促所有國家與這些國際刑事法庭合作

          83.  敦促各國盡一切努力充分實施國際勞工組織1998年《工作中的基本原則和權利宣言》的有關規定以便與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作鬥爭

起訴犯下種族主義行為者

          84.  敦促各國採取有效措施與具有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動機的犯罪行為作鬥爭並採取措施將這類動機視為加重量刑的因素防止對這類罪行不加懲罰確保法治

          85.  敦促各國進行調查以審查刑事訴訟、員警暴力和刑罰與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關係並據此採取必要措施消除這種關係和歧視性作法

          86.  敦促各國大力採取措施防止煽動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以及種族主義和仇外情緒的新法西斯民族主義暴力思潮的抬頭與這種思潮進行鬥爭包括採取措施消除這類思潮特別是通過正規和非正規教育、傳媒和體育對青年的消極影響

          87.  敦促各國制定立法履行所承擔的義務起訴和懲處本身的行為或奉命執行的行為嚴重違反1949812日《日內瓦四公約》及其第一號附加議定書的人以及其他嚴重違反戰爭法和習慣的人特別是在不歧視方面有這些違反行為的人

          88.  呼籲各國規定所有形式的販賣人口特別是婦女和兒童的行為為犯罪對販賣者和中間人加以譴責和懲罰同時確保對被販賣者加以保護和援助並充分尊重他們的人權

          89.  敦促各國對一切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的不法行為進行徹底、及時和公正調查對種族主義或仇外性質的犯罪按照情況分別採取直接起訴的措施或採取或推動有關行動確保將關於種族主義和仇外犯罪的刑事和民事調查及起訴放在高度優先地位並不斷積極進行確保在法庭和其他司法機關受到平等待遇的權利在這方面世界會議強調重要的是提高刑事司法系統各種工作人員的認識和向他們提供培訓確保公平和公正適用法律在這方面世界會議建議設立反對歧視的監督機構

設立和加強獨立的專門國家機構和調解

          90.  敦促各國按照聯大19931220日第48/134號決議所附符合有關促進和保護人權的國家機構地位的原則具體聯繫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等問題酌情設立、加強全國性的獨立人權機構並審查和提高其效力並為之提供充分的資金、使之具備為打擊這些現象而進行調查、研究和開展宣傳活動所需的許可權和能力

          91.  還敦促各國:

                  (a)                         (a)       促進這些機構與其他國家機構的合作;

                 (b)                        (b)       採取措施確保受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之害的個人或群體能充分參與這些機構的工作;

                  (c)                         (c)       支持這些機構和類似機構,特別是要出版和散發關於現行國家法律和案例法的資料,並與其他國家的機構合作,以瞭解這些做法的表現形式、作用和機制以及預防、制止和消除這些做法的戰略;

2.  政策和做法

資料收集和分類及研究

          92.  敦促各國在國家和地方各級收集、彙編、分析、散發和發表可靠的統計資料,並採取所有其他有關的必要措施,定期評估遭受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侵害的個人和群體的境況;

                  (a)                         (a)       應根據國家立法對此種統計資料進行分類。收集這類資料時,應酌情征得受害者明示同意,以其自我認同為基礎,並根據人權和基本自由的規定如資料保護條例和隱私權保障來進行;這類資料不得濫用;

                 (b)                        (b)       收集統計資料和資料的目的是,監測邊緣化群體的境況,發展和評價旨在防止和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立法、政策、做法和其他措施,確定是否有任何措施對受害者產生非故意的差別影響;為此,它建議在收集、設計和使用資訊過程中制訂自願、同意和參與性戰略;

                  (c)                         (c)       有關資訊應該考慮經濟和社會指數,酌情包括健康和健康狀況、母嬰死亡率、預期壽命、識字率、教育、就業、住房、土地所有權、心理和身體保健、水、衛生、能源和通信服務、貧困和可支配平均收入,以便制訂適當的社會經濟發展政策,縮小社會和經濟條件上的現有差距;

          93.  各國、政府間組織、非政府組織、學術機構和私營部門,改進資料收集和分析的理論和方法,在這一領域中促進研究,交換經驗和成功的做法,開展宣傳活動;制訂監測社會上易受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侵害的個人和群體的進步和參與情況的指數;

          94.  認識到旨在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政策和方案應建立在數量和品質研究的基礎上,並納入性別觀點;這類政策和方案應考慮遭受或容易遭受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侵害的個人和群體提出的優先事項;

          95.  敦促各國建立對公營和私營部門中的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行為,包括執法人員的此種行為的定期監督制度;

          96.  各國推動和開展研究,對移民問題的各個階段和各個方面採取綜合、客觀和長期解決辦法,切實從根源和表現形式入手;這些研究和辦法應該特別注意移民流動的根源,如缺乏對人權和基本自由的充分享受、經濟全球化對移民趨勢的影響;

          97.  建議進一步研究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如何反映在法律、政策、機構和做法中,此種情況如何促使移民特別是婦女和兒童遭受侵害和排斥;

          98.  建議各國在定期提交聯合國人權條約機構的報告中,酌情以適當形式列入有關其管轄內的個人、群體和社區成員的統計資料,包括其參與政治生活以及經濟、社會和文化情況的統計資料;所有這些資料的收集應依據人權和基本自由的規定如資料保護條例和隱私權保障來進行;

制定面向行動的政策和行動計畫、包括肯定行動,確保尤其在獲得社會服務、就業、住房、教育、保健等方面不受歧視

          99.  確認與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作鬥爭是國家的首要責任;為此,它鼓勵各國發展或制訂國家行動計畫,促進多樣化、平等、公正、社會正義、機會平等和所有人參與;通過抉拮或積極行動和戰略,這些計畫應力求為所有人有效參與決策創造條件,在非歧視基礎上在所有生活領域實現公民、文化、經濟、政治和社會權利;世界會議鼓勵各國在發展或制訂此類行動計畫時,建立或加強與非政府組織的對話,以讓它們更直接地參與政策和計畫的制訂、執行和評價;

          100. 敦促各國根據現有統計資料制定國家方案,包括各種積極措施,促使遭受種族歧視之害或可能遭受其害的個人和群體獲得基本社會服務,包括初級教育、基礎保健和適足的住房;

          101.  敦促各國建立方案,促使遭受或容易遭受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侵害的個人不受歧視地得到醫療保健,做出大的努力消除在母嬰死亡率、兒童免疫率、愛滋病毒/愛滋病、心臟病、癌症和傳染病方面存在的懸殊差別;

          102.  敦促各國在城市發展方案和其他人類住區的規劃階段促進社會所有成員共同居住,同時修繕被忽略的公共住房,以解決社會排斥和邊緣化問題;

 

          103.  敦促各國酌情促進和支持遭受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之害的個人和群體所擁有的企業的組織和經營,便利他們平等獲得貸款和培訓機會;

          104.  敦促各國政府和鼓勵非政府組織及私營部門:

                  (a)                         (a)       通過包括在工作地點落實公民權利、公眾教育和交流在內的多方面戰略來支持創造無歧視的工作場所,而且促進和保護易受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之害的工人的權利;

                 (b)                        (b)       認識到新興產業對貧困社區能產生積極推動影響,尤其通過社區發展銀行增加獲得資產的途徑,促進旨在改善條件低下和地位不利地區的經濟和教育條件的產業的創建、發展和擴大,並且與私營部門一道創造就業機會、幫助保持現有工作以及促進經濟蕭條地區的工業和商業的增大;

                  (c)                         (c)       改善除其他之外在尋找、保持或重新獲得包括技能職業在內的工作時面臨最大障礙的目標群體的前景;應該特別注意遭到多種歧視的人;

          105.  敦促各國在制定和執行旨在加強保護工人的權利的立法和政策時,特別注意缺乏保護,以及有時受到剝削的嚴重情況,後者如同被販賣者和偷渡移民的情況,這些情況使他們更加容易受到諸如家庭傭人遭到禁閉之類的虐待,並且容易被雇傭從事危險和低報酬工作;

          106.  敦促各國避免就業和職業中的歧視性做法、種族主義和仇外心理的不利影響,促進有關工人權利的國際文書和規範的實施和遵守;

          107.  呼籲各國及鼓勵工會代表和企業部門在工作場所實行無歧視做法,並保護工人的權利,特別包括遭受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之害的人員的權利;

          108.  呼籲各國向在工作場所遭受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之害的人員提供有效的行政程式、法律程式和其他補救行動;

保健、環境

          109.  敦促各國單獨和通過國際合作加強措施充分實現人人享有達到最高水準身心健康的權利,以便消除標準健康指數所表明的健康狀況方面的差異,這些差異可能由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所致;

          110.  敦促各國政府和鼓勵非政府組織及私營部門:

                  (a)                         (a)       制訂有效的機制監視和消除醫療保健系統中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諸如制定和實施有效的反歧視法律;

                 (b)                        (b)       採取步驟確保人人獲得全面、優質和可負擔得起的醫療保健,其中包括得不到醫療服務的人獲得初級醫療保健,協助培訓既具有多樣性又有為條件差的社區服務的積極性的醫療隊伍,加強醫療保健隊伍的多樣性,從所有群體包括種族和族裔少數人中招聘有前途且有能力的女性和男性成為醫療保健專業人員,並將其保留在醫療隊伍中;

                  (c)                         (c)       與專業保健人員、社區保健提供者、非政府組織、宗教組織、科學研究者和私營工業一道,改善邊際群體特別是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受害者的健康狀況;

                 (d)                        (d)       與保健專業人員、科研人員和國際及區域衛生組織一道研究醫療和保健戰略對各社區的不同作用;

                            (e)                                      (e)          制訂和執行政策和方案,加強高風險社區的愛滋病毒/愛滋病預防工作,努力加強利用現有的愛滋病毒/愛滋病護理、治療和其他輔助服務設施;

          111.  各國考慮採取無歧視措施,為遭受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之害的個人和群體提供安全和衛生的環境,特別是:

                  (a)                         (a)       改善獲取關於健康和環境問題的公開信息;

                 (b)                        (b)       確保在關於環境決策的公共過程中考慮到有關的關注;

                  (c)                         (c)       分享各領域中改善人類健康和環境的技術和成功的做法;

                 (d)                        (d)       盡可能採取適當的補救措施來清理、重新使用和重新開發受污染的場所,並經過協商後在自願的基礎酌情重新安置受影響的人員;

平等參與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決策

          112.  敦促各國政府和鼓勵私營部門及國際金融和發展機構,如世界銀行和區域開發銀行,促進遭受或容易遭受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影響的所有群體的個人參與各階段經濟、文化和社會決策,特別是參與扶貧戰略、發展項目以及貿易和市場援助方案的制訂和執行;

          113.  敦促各國酌情促進社區的一切成員,特別是遭受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之害的人,有效、平等地參與社會各級的決策過程,尤其是地方一級的決策,並敦促各國鼓勵私營部門便利他們有效地參與經濟生活;

          114.  敦促所有的多邊金融和發展機構,尤其是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貿易組織和各區域開發銀行,根據它們的經常預算和它們的管理機構的程式,促進國際社會的所有成員參與各階段和各級的決策過程,以便促進發展項目以及在適當的情形下促進貿易和進入市場方案;

政治人物和政黨的作用

          115.  強調政治人物和政黨在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中能發揮的關鍵作用,並鼓勵各政黨採取具體措施,促進社會平等、團結和不歧視,為此除其他以外,尤其要制定包括對於違反守則行為的內部紀律措施的自願行為守則,以制止其成員發表鼓勵或煽動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公開言論和採取這方面的行動;

          116.  議會聯盟鼓勵各議會就採取包括法律在內的各種措施打擊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展開辯論並採取行動;

3.  教育和提高認識的措施

          117.  敦促各國與其他有關機構酌情合作,提供財政資源,用於進行反種族主義教育和媒體宣傳活動,促進對在各國境內生活的所有土著人民的文化的接受、容忍、多元化和尊重的價值;尤其是各國應促進人們正確認識土著人民的歷史和文化;

          118.  敦促聯合國、其他有關國際和區域組織以及各國設法解決非洲在世界歷史和文明中的邊緣化問題,制定並實施具體和全面的研究、教育和宣傳方案以便廣泛、平衡和客觀地介紹非洲對人類的重大和寶貴貢獻;

          119.  各國和有關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在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奴隸之路專案”及其主題“打破沉默”的基礎上擬定案文和發展反映奴役的多媒體中心和/或方案,收集、記錄、編排、展示和出版現有的有關奴役歷史和跨大西洋、地中海和印度洋奴隸貿易的歷史,尤其注意奴役和奴隸貿易受害者追求自由和正義的思想和行動;

          120.  感謝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在“奴隸之路專案”框架內所作的努力,並請求儘快將成果提供給國際社會;

不受歧視地接受教育

          121.  敦促各國承諾,在尊重人權、多樣性和容忍的基礎上,沒有任何歧視地確保所有男女兒童能獲得教育,包括免費獲得初等教育;以及成人能獲得終身學習和教育;

          122.  敦促各國確保人人在法律上和實踐中均能平等獲得受教育的權利,並且不採取以任何形式造成在獲得教育方面種族隔離的任何法律措施或任何其他措施;

          123.  敦促各國:

                  (a)                         (a)       通過並實施在各級正式和非正式教育中禁止根據種族、膚色、血統或民族或族裔加以歧視的法律;

                 (b)                        (b)       採取一切措施消除限制兒童獲得教育的障礙;

                  (c)                         (c)       確保所有兒童能不受歧視獲得優質教育;

                 (d)                        (d)       建立並實施衡量和跟蹤處於不利地位的兒童和青年的教育業績的標準化方法;

                  (e)                         (e)       動用資源以消除所存在的兒童和青年的教育成果不平等的現象;

                             (f)                                       (f)          支持為了確保學校有一個安全的,沒有因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所策動的暴力和騷擾的環境而作的努力;並且

                  (g)                         (g)       考慮設立旨在使得不論種族、膚色、血統或民族或族裔的一切學生在高等學校就讀的資金援助方案;

124.  促請各國在適行時,採取適當措施,確保在民族或族裔、宗教和語言上屬於少數的人不受任何歧視地接受教育,並在可能時,有機會學習他們自己的語言,以保護他們不受他們可能遭受的任何形式的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之害;

人權教育

125.  各國將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鬥爭納入在聯合國人權教育十年(19952004)範圍內展開的活動,並參照十年中期評估報告的建議;

          126.  鼓勵各國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其他有關的國際組織合作,制定並發展旨在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文化和教育方案,以便確保尊重一切人的尊嚴和價值,並增強各文化和文明之間的相互理解;還敦促各國支持和開展宣傳活動和在適當情況下以當地語文編制的人權領域的特定培訓方案,以打擊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並促進對多樣性、多元化、容忍、相互尊重、文化敏感性、一體化和包容性價值觀的尊重;這類方案應該面向社會各界,尤其是兒童和青年;

          127.  敦促各國加強包括人權教育在內的教育領域的努力,以促進人們提高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瞭解和認識,敦促各國在適當的情況下與教育部門和私營部門磋商並鼓勵教育部門和私營部門編寫與這類現象做鬥爭的教材,包括課本與詞典;在這方面,呼籲各國酌情重視課本和課程的審查與修訂工作,以刪除任何可能鼓吹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或強化消極成見的任何內容,並增加反駁這類成見的材料;

          128.  敦促各國酌情與包括青年組織在內的有關組織合作,支援和實施旨在促進尊重文化多樣化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公共教育;

兒童和青年的人權教育

          129.  敦促各國在學校課程的人權科目中引入並酌情增加反歧視、反種族主義的內容,編寫並改進相關的教育材料,包括歷史課本和其他課本,根據不歧視、相互尊重和容忍的原則確保所有教師均受過有效訓練並有形成看法和行為模式等的充分動機;

          130.  呼籲各國開展和促進旨在對青年進行人權和民主公民教育和灌輸團結、尊重和欣賞多樣性,包括尊重不同的群體的價值觀的活動;應當作出或發展特別的努力,告知青年並使之敏感地注意到尊重民主價值和人權,以反對建立在種族優越謬論上的意識形態;

          131.  敦促各國鼓勵所有學校考慮開展教育活動、包括課外活動,提高對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認識,除其他外,紀念消除種族歧視國際日(321)

          132.  建議各國在學校課程和高等教育院校中,開設或加強人權教育,以糾正導致種族歧視的偏見,促進各種族和民族群體間的理解、容忍和友誼,並支持專為促進文化多樣性和受害者自尊的正規和非正規的公共教育方案;

政府官員和專業人員的人權教育

          133.  敦促各國開展並加強對政府官員,包括對司法人員、特別是執法、教養和安全部門、以及保健、學校和移民當局的人員進行反種族主義和注意尊重婦女的人權培訓;

          134.  敦促各國特別注意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對司法和公正審判的不良影響,除其他措施外,開展全國運動,提高國家機關和政府官員對其在《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和其他有關文書之下所負的義務的認識;

          135.  各國酌情與國際組織、國家機構、非政府組織和私人部門合作,為檢察人員、司法人員及其它政府官員培訓,包括舉辦有關禁止種族歧視國際準則及其對國內法的可適用性和有關其國際人權義務的培訓或討論會;

          136.  呼籲各國確保教育和培訓,特別是師資培訓,促進尊重人權和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並呼籲教育機構執行經有關部門在機會均等、反種族主義、男女平等和文化、宗教以及其他多樣性的基礎上批准並有教師、家長和學生參與的政策和方案,以及關注其實施情況。還敦促一切教育者,包括一切教育級別的教師、宗教團體以及印刷媒體和電子媒體在人權教育中,包括將其作為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方式中發展有效作用;

          137.  鼓勵各國考慮採取措施,在教師職業方面更多招聘、留用和晉升目前因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而使他們在該職業中代表不足的屬於所有群體的女性和男性,並保持他們有獲得這種職業的有效平等機會。應該特別努力招聘有能力與各種群體有效溝通的女性和男性;

          138.  敦促各國加強對移民官員、邊境員警和拘留中心和監獄工作人員、地方當局、負責執法的其他公務人員以及教師進行人權培訓和提高認識的活動,並特別注意移民難民和尋求庇護者的人權,以預防種族歧視和仇外行為,避免發生因偏見而導致作出基於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決定的情況;

          139.  敦促各國對執法、移民事務及其它相關官員進行或加強預防販賣人口的培訓;培訓應著重於如何預防販賣人口的行為的發生、起訴販賣者及保護受害者的權利,其中包括保護受害者免受販賣者販賣;培訓還應考慮需要顧及人權與注意保護兒童和婦女的問題,並應鼓勵與非政府組織、其他相關組織及其民間社會中的其他階層開展合作;

4.  資訊、通信和媒介、包括新技術

          140.  歡迎新的資訊和通信技術,包括互聯網通過快速和範圍廣泛的通信在抵制種族主義方面作出的積極貢獻;

          141.  提請注意有可能增加使用新的資訊和通信技術,包括互聯網,建立在校內外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教育和提高認識網路;並提請注意互聯網能夠促進普遍尊重人權和文化多樣性的價值;

          142.  強調必須認識到文化多樣性的價值,制定具體措施,鼓勵邊緣化社團通過提出反映他們文化和語言的方案進入主流和替代性媒介;

          143.  表示關注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方面的材料不斷增多,包括其當代形式和表現,如使用新的資訊和通信技術,包括互聯網傳播種族優勢的觀點;

          144.  敦促各國和鼓勵私營部門促進印刷和電子傳媒包括互聯網和廣告,在顧及其獨立性的同時,通過其國家、區域和國際各級的相關協會和組織,制訂出供自願遵守的行為道德準則和自我約束措施、政策和慣例,以:

                  (a)                         (a)       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

                 (b)                        (b)       促進各自社會人民的公平、均衡和平等代表團以及多樣性,確保此種多樣性僅缺在工作人員行為中;

                  (c)                         (c)       禁止宣傳種族優越思想、為種族仇恨進行辯護及任何形式的歧視;

                 (d)                        (d)       通過例如協助開展提高公共認識的運動的方式,促進各族人民和各民族相互尊重和容忍;

                  (e)                         (e)       避免一切形式的固有偏見,特別是不宣傳對移民及移民工人和難民的錯誤印象,以防止在公眾中煽動仇外情緒,鼓勵客觀、平衡地描述各國人民、事件和歷史;

          145.  敦促各國根據有關的國際人權法,對通過新的資訊和通信技術,包括互聯網煽動種族仇恨的行為實行法律制裁,進一步敦促它們對互聯網上的種族主義適用它們所參加的所有有關人權文書,特別是《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

          146.  敦促各國鼓勵媒介避免使用反映出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陳詞濫調;

          147.  呼籲各國充分結合言論自由方面的現行國際和區域標準,同時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保障意見和言論自由的權利,並考慮:

                  (a)                         (a)       鼓勵互聯網服務提供者針對傳播種族主義資訊以及導致種族歧視、仇外心理或任何形式的不容忍和歧視的緊急制定和傳播供自願遵守的具體的行為守則和自我管理措施;為此而鼓勵互聯網提供者在國家和國際各級建立調解機構,並請有關的民間機構參加;

                 (b)                        (b)       盡可能通過和適用現有立法,起訴利用新的資訊和通信技術,包括互聯網煽動種族仇恨或暴力的責任者;

                  (c)                         (c)       處理利用新的的資訊和通信技術,包括互聯網散佈種族主義材料的問題,特別是採取對執法當局進行培訓的辦法; 

                 (d)                        (d)       譴責並積極阻止通過所有通訊媒介,包括互聯網等新的資訊和通信技術散佈種族主義和仇外資訊;

                  (e)                         (e)       考慮迅速協調地針對利用新的資訊和通信技術,包括互聯網散佈仇恨言論和種族主義材料這一迅速發展的現象作出國際反應;並在這方面加強國際合作;

                   (f)                          (f)       鼓勵所有人能作為平等的國際論壇得到和使用互聯網,並認識到在使用和得到互聯網方面存在著差距;

                  (g)                         (g)       研究方法,通過推廣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增強新的資訊和通信技術如互聯網的積極貢獻;

                  (h)                         (h)       鼓勵媒介組織以及包括互聯網在內的新的資訊和通信技術的工作人員反映社會多樣性,採取的辦法是促進社會各階層在它們的組織結構各級有充分的代表;

B.  國際一級

          148.  敦促國際舞臺上的所有行為者建立一個基於包容、正義、平等和公平、人的尊嚴、相互理解、促進和尊重文化多樣性的國際秩序,摒棄基於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一切排斥主義;

          149.  認為應當通過和平手段和政治對話解決所有衝突和爭端。會議呼籲捲入此種衝突的所有各方行使克制並尊重人權和國際人道主義法;

          150.  呼籲各國在反對一切形式的種族主義方面承認有必要打擊全世界的反猶太主義、反阿拉伯主義和對伊斯蘭教的仇視,並敦促所有國家採取有效措施防止基於對這些社區群體的種族主義和歧視觀念而出現的種種動態;

          151.  至於中東局勢,呼籲停止暴力和迅速恢復談判,尊重自決原則和結束一切苦難,以使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重開和平進程,安全和自由地爭取發展的繁榮;

          152.  鼓勵各國、區域和國際組織,包括金融機構以及民間社會在現有機制內處理或者在必要時建立機制和/或對這種機制予以發展處理在全球化過程中可能導致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一些問題;

          153.  建議聯合國秘書處維和行動部及其它聯合國機構、單位和方案,加強協調,查明各種嚴重違反人權及人道主義法律的行為,以評估進一步惡化、導致大屠殺、戰爭罪或危害人類罪的危險性;

          154.  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有關國際組織促進和開展活動以認清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影響,是身體和精神健康狀況包括愛滋病毒/愛滋病和獲得保健服務的重要決定因素,並擬訂具體項目包括開展研究,以確保受害者在保健系統中得到公平對待;

          155.  鼓勵國際勞工組織開展活動和執行方案在工作領域打擊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並支援各國、雇主組織和工會在這方面的行動;

          156.  敦促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支援各國編制教材和教具;促進人權的教學、培訓和教育活動,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

四、在國家、區域和國際各級提供有效的
補救、援助、糾正和其他措施

          157.  承認發展中國家努力特別是非洲領導人承諾和決心通過《新非洲倡議》等主動行動及“世界互助基金”等其他創新機制認真應對貧困、發展不足、邊緣化、社會排斥、經濟不平等、不穩定和不安全的挑戰,並呼籲發達國家、聯合國及其專門機制以及國際金融機構通過其業務方案酌情提供新的和補充資金以支援這些主動行動;

          158.  承認歷史上發生的這些不公正不可否認地助長了影響到世界各地許多人民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人民的貧困、發展不足、邊緣化、社會排斥、經濟不平等、不穩定和不安全。會議認識到需要在基於團結和互敬精神的夥伴關係範圍內為這些社會和大移民地區的社會和經濟發展制定以下領域的方案:

減免債務;

消除貧困;

建設或加強民主體制;

促進外國直接投資;

市場准入;

加緊努力達到國際議定的轉移給發展中國家的官方發展援助指標;

彌合數碼鴻溝的新資訊和通信技術;

農業和糧食安全;

技術轉讓;

透明和負責的施政;

投資於應對愛滋病毒/愛滋病、結核病和瘧疾的保健基礎設施,包括除其他外通過全球愛滋病和保健基金進行投資;

基礎設施開發;

人力資源開發,包括能力建設;

教育、培訓和文化發展;

在根據國家和國際文書退還非法獲得和非法轉移(藏匿)的資金方面開展法律互助;

小型武器和輕武器的非法交易;

根據雙邊協定或國際文書將藝術品、歷史文物和檔退回原屬國;

販賣人口,尤其是婦女和兒童;

便利受奴役非洲人的後裔受歡迎的返回和重新安置;

          159.  敦促國際金融和發展機構及聯合國的各業務方案和專門機構更優先注重應對受影響國家和社會尤其是非洲大陸和大遷徙地區發展挑戰的各種方案並為之調撥適當的資金;

法律援助

          160.  敦促各國採取一些必要措施,將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受害者對正義的迫切要求作為一項緊急事項處理,並確保受害者盡可能獲得資訊、支援、有效保護和國內、行政及司法方面的補救,包括有權對所受損害尋求公平和適當補償或賠償,以及必要時尋求法律援助;

          161.  敦促各國向種族歧視受害者,包括酷刑和虐待的受害者提供便利,使他們能夠以適合於他們的具體需要和脆弱性的方式,包括通過法律代表進入所有適當的法律程式並獲得免費法律援助;

          162.  敦促各國確保保護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行為的申訴人和證人免受迫害,考慮各項措施,諸如在申訴人尋求法律補救時提供包括法律協助在內的法律援助,以及如有可能,允許非政府組織在征得種族主義行為申訴人同意後在法律程式上給予支助;

國家立法和方案

          163.  為了在民事、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領域有效地打擊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不容忍,會議建議所有國家在其國內立法框架中明確、具體地規定禁止種族歧視,並通過包括指定國家、獨立、專門機構在內的各種手段提供有效的司法和其他補救或補償措施;

          164.  敦促各國在它們國內法規定的程式性補救方面考慮下列因素:

                  (a)                         (a)       應在不歧視和平等的基礎上使盡可能多的人能夠利用補救辦法;

                 (b)                        (b)       在有關的訴訟中必須公佈現行的程式性補救辦法,並應協助種族歧視受害者按具體案件予以利用;

                  (c)                         (c)       對種族歧視申訴的調查以及對這種申訴的裁定必須儘量迅速;

                 (d)                        (d)       受種族歧視之害的人在訴訟中應獲得法律協助和援助,在適當的情況下應得到免費的法律協助和援助,必要時應在這種訴訟或在任何因此而引起或者與此有關的刑事和民事訴訟中向他們提供合格的口譯幫助;

                  (e)                         (e)       設立主管的國家機構,以有效調查對種族歧視的指控,並保護申訴人,使他們免受恐嚇或騷擾,十分有必要,應該去做;應採取步驟頒佈法律,禁止基於種族、膚色、血統、民族或族裔出身的歧視做法,規定對罪犯給予適當懲罰並提供補救措施,包括對受害者的充分賠償;

                             (f)                                       (f)          應便利歧視行為的受害者利用法律補救措施,在這方面應認真考慮賦予國家和其他機構以及有關的非政府組織在協助這一類受害者方面的能力的方式作革新,應制定方案使大多數脆弱群體能夠利用法律制度;

                  (g)                         (g)       應探討並在可能的情況下制定因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而捲入衝突或爭端的各方之間解決衝突、進行調停及實現和解的新辦法和新程式;

                  (h)                         (h)       制定對各種相關歧視形式受害者有利的、有恢復作用的正義政策和方案是可取的,應當認真考慮;

                   (i)                          (i)       已根據《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第14條作出聲明的各國應更加努力告知其公眾《公約》第14條申訴機制的存在;

補救、賠償、補償

          165.  敦促各國通過確保人人有機會獲得有效和充分的補救並有權要求國家主管法庭及其他國家機構主持正義,確保對此種歧視造成的損害給予適當賠償和補償的方式,加強保護,打擊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會議還強調對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提出申訴的人能訴諸法律和提出申訴,並提請注意必須使司法及其他補救方法廣為人知、便捷易得、不過分繁瑣;

          166.  敦促各國按國家法律規定,採取必要措施確保受害者有權就種族主義、種族歧視、排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行為獲得適當和公平的賠償和補償,並制訂有效措施防止再度發生此種行為;

五、實現充分、有效平等的戰略,包括開展國際合作並
    增強聯合國及其他國際機制以對抗種族主義、
    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

          167.  呼籲各國認真履行它們在它們所參加的各區域會議的宣言和行動計畫中承擔的所有義務,並按照其中載述的目標和其他有關文書和決定中規定的目標,擬訂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國家政策和行動計畫;並請各國在已經制定這些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國家政策和行動計畫的情況下,將這些政策和行動計畫納入其區域會議上所作的承諾;

          168.  敦促尚未加入1949812日日內瓦四公約及其1977年兩項附加議定書以及其他國際人道主義法條約的國家考慮加入這些文書,並作為最高優先事項,頒佈適當的立法,同時採取措施,充分履行國際人道主義法規定的義務,特別是有關禁止歧視規則方面的義務;

          169.  敦促各國制定合作方案為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受害者的利益促進平等機會,並鼓勵各國建立具有相同目標的多邊合作方案;

          170.  各國將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鬥爭的專題列入區域一體化機構和區域跨界對話論壇的方案;

          171.  敦促國際社會認識到,種族、膚色、出身、國家、族裔、宗教和語言背景不同的人民在尋求共同生活及發展和諧的多種族和多文化社會過程中會遇到實際困難;它還敦促各國承認,應該研究和分析多種族和多文化社會比較成功的事例,例如加勒比地區的一些社會;同時應該系統地研究和發展技巧、機制、政策和方案,用以解決因種族、膚色、出身、語言、宗教、國家或者族裔等因素而引起的衝突,並用以發展和諧的多種族和多文化的社會;因此請聯合國及其有關專門機構考慮設立一個多種族和多文化研究和政策發展國際中心,為國際社會開展這項重要的工作;

          172.  敦促各國在各自領土內保護少數群體的民族或族裔、文化、語言和宗教特性,制定適當的立法和其他措施,努力為促進這些特性創造條件,以保護他們免受任何形式的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之害;在這方面,應充分考慮到各種形式的多重歧視;

          173.  進一步敦促各國同樣保護和促進歷史上在有關的獨特境況中處境不利的社團的特性;

          174.  敦促各國採取或加強措施,包括通過雙邊和多邊合作,解決可能會引起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根源,例如貧困、發展不足和缺乏平等機會,其中一些根源可能與歧視性習俗有關,這些習俗使人們,特別是婦女和兒童容易遭到販賣;

          175.  鼓勵各國與非政府組織合作,開展宣傳運動,闡明移徙的機會、限制和權利,以便使每一個人,特別是婦女能夠作出知情的決定,並防止他們成為販賣的受害者;

          176.  敦促各國在制定和執行社會發展政策時,應以可靠的統計資料為依據,力求到2015年實現1995年在哥本哈根舉行的社會發展問題世界首腦會議行動綱領第36段提出的滿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這一承諾,以便切實縮小遭受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侵害的個人生活條件上的現有差距,特別是在文盲率、普及初級教育、嬰兒死亡率、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保健、所有人享有生殖保健、獲得安全飲用水等方面的差距。在制定和執行這些政策時,還應考慮促進男女平等;

國際法律框架

          177.  敦促各國繼續與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和其他人權條約監督機構合作,以便通過包括建設性和透明的對話在內的方式促進有效地執行這些文書並適當地考慮這些機構就關於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申訴通過的建議;

          178.  為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提供足夠的資源,使它能夠完全地履行其職責並且強調為所有聯合國人權條約機構提供足夠資源的重要性;

普遍的國際檔

          179.  贊成國際社會努力尤其是在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的主持下採取步驟,促進尊重和保護社區和民族之內和之間的文化多樣性,以期建立一個和睦的多文化世界,包括按照國際人權文書擬訂一份這方面的可能國際文書;

          180.  聯合國大會考慮擬訂一項綜合和全面的國際公約,保護和促進殘疾人的權利和尊嚴,特別要列入涉及影響到殘疾人的歧視性作法和待遇的規定;

區域/國際合作

          181.  各國議會聯盟對動員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國際年的活動作出貢獻,鼓勵各國議會審查世界會議目標方面的進展;

          182.  鼓勵各國參加有關移民問題的區域對話,並請各國考慮談判關於移徙工人的雙邊和區域協定,與其他地區各國一道設計並實施各項方案以保護移民的權利;

          183.  敦促各國與民間社會磋商,酌情支持或進行移民問題原因和後果的區域性全面對話,不僅著眼於執法和邊境控制,而且還著眼于增進和保護移民的人權及移徙與發展的關係;

          184.  鼓勵具體負責處理移徙問題的國際組織在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的支援下,就涉及針對移民、包括移徙工人的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問題交流資料並協調其活動;

          185.  深切關注受影響平民人口遭受的嚴重人道主義苦難和許多接收國的負擔,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和轉型期國家,請有關國際機構確保持續向東道國緊急提供充分的財政和人道主義援助,使其能夠幫助受害者,並在公平的基礎上解決被逐出家園的困難,呼籲提供充分的保障,使國內流離失所者返回家園,並敦促各國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使難民能夠行使其權利,安全和體面地自願返回其原籍國;

          186.  鼓勵各國締結雙邊、分區域、區域和國際協定,以解決販賣婦女和兒童,特別是販賣女童的問題;同時解決偷運移民入境的問題;

          187.  呼籲各國酌情促進獨立的國家機構和其他有關獨立機構在區域和國際一級進行交流,以期加強在同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作鬥爭方面的合作;

          188.  敦促各國支持其所在的存在這些現象的區域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區域機構/中心的活動,並建議在不存在這些現象的區域考慮在所有區域建立這些機構和中心;這些機構/中心可以展開下列活動評估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情況和受害于或易受害於這些現象的個人和群體的情況;查明趨勢和問題;為此目的,收集、傳播和交流資料,其中包括有關各區域會議和世界會議結果的資料,並建立網路;突出良好做法的事例;組織提高認識運動;如若可能並適當,則通過與聯合國、各區域組織和會員國及國家人權機構的共同努力/與它們的協調來制定建議/解決辦法/預防措施;

          189.  敦促國際組織在其職權範圍內推動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鬥爭;

          190.  鼓勵金融和發展機構以及聯合國的業務方案和專門機構,根據各自正常預算和理事機構的程式:

                  (a)                         (a)       在各自職權和預算範圍內,特別優先注意並撥付足夠的經費,以改善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受害者的境況,與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各種表現作鬥爭,並在制定和執行與其有關的專案時吸收他們參加;

                 (b)                        (b)       進一步將人權原則和準則納入其政策和方案;

                  (c)                         (c)       考慮向理事機構定期報告時包括促進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受害者參與其方案和活動的情況以及採取努力便利他們參加的情況,確保這些政策和做法有助於根除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

                 (d)                        (d)       審查其政策和做法如何影響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受害者,確保這些政策和做法有助於根除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

191. (a)   呼籲各國與本國人權機構、依法建立的打擊種族主義機構和民間社會協商,擬訂並向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提出關於為執行本宣言和行動綱領的規定而採取措施的行動計畫和相關材料;

(b)   由秘書長任命人權委員會主席與各區域集團磋商後提名的五名知名獨立專家,每一區域各一名,在貫徹本次世界會議方面,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與這些專家合作追蹤觀察宣言和行動綱領各項規定的執行情況;高級專員將參照各國、有關人權條約機構、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的特別程式和其他機制、國際、區域和非政府組織及國家人權機構提出的資料和意見向人權委員會和大會提交關於這些規定執行情況的年度報告;

(c)   歡迎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打算在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內設立一個反歧視股以打擊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和促進平等和不歧視,並請高級專員考慮除其他外在該股的任務中列入如下工作,彙編關於種族歧視及其發展、對種族歧視受害者的法律和行政支援和建議的資料,並且收集各國、國際、區域和非政府組織及國家人權機構按照世界會議後續機制提供的背景材料;

(d)   建議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與各國、國際、區域和非政府組織及國家人權機構合作建立一個資料庫,存入關於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實際辦法的資料,特別是國際和區域文書及國家法規,包括反歧視法,以及打擊種族歧視的法律手段、種族歧視受害者通過國際機制可得到的補救辦法和國內補救辦法、各國和區域執行的教育和預防方案、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最佳作法、開展技術合作的機會、學術研究和專門文獻,並保證大眾與主管人員一樣可通過網站和其他適當方法檢索這一資料庫;

          192.  聯合國和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繼續就各種文明之間的對話舉行高級別會議及其他會議,並為此目的調動資金和推動合作;

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

          193.  鼓勵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繼續並且擴大在世界上所有國家任命和指定親善大使,以便除其他外,促進對人權的尊重和宣導容忍文化;同時提高對於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禍害的認識;

          194.  呼籲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繼續努力,進一步提高人們對於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以及其他聯合國人權條約機構的工作的認識;

          195.  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與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以及從事促進和保護人權領域工作的非政府組織合作,展開定期磋商並鼓勵旨在收集、保持和修訂由世界上所有文化編制的反對種族主義的技術、科學、教育和資訊材料的研究活動;

          196.  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特別注意侵犯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受害者的人權、特別是移民(其中包括移徙工人)人權的情況,並促進反對仇外心理方面的國際合作,並為此目的制定根據有關合作協定可以適用於各國的方案

197.  各國協助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應各國的請求,制定並資助旨在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特定的技術合作專案;

198. (a)   人權委員會在其特別程式和工作組特別是關於當代形式的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特別報告員的任務中列入要求,在行使職責尤其是在向大會和人權委員會報告時考慮本宣言和行動綱領的有關規定,並考慮貫徹世界會議結果的任何其他適當措施;

(b)   呼籲各國在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問題方面與人權委員會有關特別程式和聯合國其他機制合作,特別是與特別報告員、獨立專家和特別代表合作;

199.  建議人權委員會制訂補充性國際標準,以加強和修訂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國際文書的所有方面;

 

          200.  敦促各國和國際社會支持向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進行戰鬥的第三個十年的活動;

201.  建議大會宣佈一個反對販賣人口、尤其是販賣婦女、青年和兒童的聯合國年或十年,以保護其尊嚴和人權;

          202.  敦促各國與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緊密合作,促進執行《和平文化宣言和行動綱領》和從2001年開始的和平文化和世界兒童無暴力國際十年的目標;並且請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為這些活動作出貢獻;

土著人民

203.  建議聯合國秘書長評估世界土著人民國際十年(1995-2004)的成果,並建議如何紀念這十年的結束,包括適當的後續行動;

204.  各國確保提供足夠的資金,以便為聯合國系統內土著問題常設論壇的今後發展制訂一個業務框架和奠定堅實的基礎;

205.  敦促各國配合土著人民的人權和基本自由情況特別報告員的工作,並請秘書長和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確保特別報告員得到履行其職責所需要的所有人力、技術和財政資源;

206.  呼籲各國完成關於土著人民權利宣言草案案文的談判並儘快批准該案文,該案文正在由人權委員會宣言草案起草工作組根據委員會第1995/32號決議討論;

207.  促請各國按照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和人民和個人的貧困、邊際地位和社會排斥的國內和國際的關係,加強其政策和措施,減少收入和財富的不平等,並個別地和通過國際合作,採取適當的步驟,在非歧視性的基礎上增進和保護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

          208.  敦促各國和國際金融及發展機構通過以下行動減輕全球化的不利影響審查其政策和做法如何影響一般的國民特別是土著人民;確保其政策和做法有助於通過國民特別是土著人民對發展項目的參與來消除種族主義;進一步實現國際金融機構的民主化;在可能影響其物質、精神和文化完整的任何事宜上與土著人民協商;

209.  金融和發展機構和聯合國的業務方案和專門機構按照其經常預算和理事機構的程式

                  (a)                         (a)       在其職權範圍內,對提高土著人民的地位予以特別優先地位並分配足夠的資金,特別重視發展中國家中的這些人口的需要,包括制訂具體的方案,以期實現世界土著人民國際十年的目標;

                 (b)                        (b)       通過適當的管道並與土著人民合作,展開特別專案,支持他們在社區一級展開的主動行動,並促進土著人民和這些領域裏的專家交流資料和技術知識;

民間組織

          210.  呼籲各國加強與非政府組織和社會其他部門的合作並經常徵求它們的意見,利用它們的經驗和專門知識制訂政府立法、政策和其他主動行動,並吸收它們更緊密地參與制訂和執行旨在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政策和方案;

          211.  敦促宗教界領導人繼續通過推動和組織對話和合作,抵制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實現種族和解與康復,並請宗教界參與促進經濟和社區振興,並鼓勵宗教領導人促進各個種族群體之間的更大合作和接觸;

          212.  敦促各國與民間社會的所有有關行為者,包括旨在促進性別平等和提高婦女地位,特別是受到多重歧視的婦女的非政府組織建立和加強有效的夥伴關係,並酌情提供支持,提倡採取一種綜合和整體的辦法來消除對婦女和女孩的所有形式的歧視;

非政府組織

          213.  敦促各國提供開放和有利的環境,確保非政府組織能夠在其社會裏自由和公開地活動,從而對在世界各地消除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作出切實的貢獻,並促進基層組織發揮更廣泛的作用;

          214.  呼籲各國探討如何擴大非政府組織在社會上發揮的作用,通過增進公民更廣泛地參與和進一步地自願合作,加強公民之間的合作紐帶和增進各種族和階層之間的信任;

私營部門

          215.  敦促各國採取措施,包括酌情採取立法措施,確保在其國家領土內開展業務的跨國公司和其他外國企業遵守無種族主義和無歧視的規矩和做法,並進一步鼓勵企業部門,包括跨國公司和外國企業與工會和民間社會其他有關部門合作,為所有企業制定自願行為守則,旨在防止、解決和根除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

 

216.  敦促各國鼓勵青年充分和積極地參與並更密切地吸收他們參加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活動的制訂、規劃和執行,呼籲各國與非政府組織和其他社會階層合作,通過聯合國系統世界青年論壇並通過利用新的技術、交流和其他方式,推動關於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國內和國際青年對話;

            217.  敦促各國便利設立和維持由青年組織、青年婦女和男子自己本著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精神建立的各種青年機制,開展下列等各項活動傳播和交流資訊及為此目的建立網路;組織提高意識運動和參與多文化教育方案;如若可能且適合,提出提議/解決辦法;與非政府組織和民間社會其他部門定期合作和磋商,擬訂促進跨文化交流和對話的主動行動和方案;

          218.  敦促各國與各政府間組織、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及國際和區域體育協會合作,通過無任何歧視的體育運動並以奧林匹克精神教育世界青年,加強在體育運動中反對種族主義;奧林匹克精神要求人們諒解、容忍、公平競爭和團結;

219.  承認本《行動綱領》,若要取得成功就需要有國家、區域和國際各級的政治意願和充分的資金以及國際合作。

1  為本《宣言》和《行動綱領》的目的,應瞭解到“性別”一詞指兩性,社會中的男女兩性。“性別”一詞並不指導於上述情況的任何含意。

2  應提到會議報告第七章,該章列出了對《宣言和行動綱領》所作出的所有保留和發言。

 


會議通過的決議

1

出席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
  世界會議代表的全權證書 *

          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世界會議

          審議了全權證書委員會的報告及其中所載建議,

          核可全權證書委員會的報告。

2

提交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
   世界會議的報告 **

          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世界會議

          2001831日至98日在德班開會

          會議主席將世界會議的報告提交大會第五十六屆會議。

3

   向東道國表示感謝 **

          參加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世界會議各國的代表

          2001831日至98日在德班開會

          1.  重申我們深為讚賞南非人民為爭取自由、平等和尊嚴所進行的英勇鬥爭;

          2.  讚揚南非國家元首、政府和人民為和解這一崇高原則而動員起來,不顧以往的不平毅然從事建立和睦的社會;

          3.  會議主席祖瑪夫人巧妙地掌握會議及她所表現的能力和獻身精神對會議圓滿成功作出的決定性貢獻表示感謝和欽佩

          4.  感謝南非擔任世界會議的東道主,這次會議是一個重要的世界會議,其主題包含用最高超方式表達的人道主義價值;並感謝南非在這一框架範圍內作出了大量努力為會議的成功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而會議之所以能夠圓滿成功,是由於審議工作自始至終貫穿了責任感、合作、對話和不屈不撓的精神。

4

向瑪麗·魯賓遜女士表示感謝 *

          參加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世界會議各國的代表

          2001831日至98日在德班開會

          1.  衷心感謝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世界會議秘書長瑪麗·魯賓遜女士並向她表示敬意,她的行動一向是以關切人權事業勝利為目標的;

          2.  支持瑪麗·魯賓遜女士通過開明、對話和合作的方法堅定不懈地推進聯合國人權領域的行動;

          3.  感謝擔任世界會議秘書長的瑪麗·魯賓遜女士在會議之前的籌備工作和在會議期間對這一重大會議圓滿成功作出的不懈努力。

 

 

 

 

 

                                               

          *        200198日第20次全體會議通過。


第二章  出席情況和工作安排

A.  會議日期和地點

          1.  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世界會議根據大會19971212日第52/111號決議於2001831日至98日在南非德班舉行。會議於該期間舉行了20次全體會議。

B.  會議開幕

          2.  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先生宣佈會議開幕。秘書長的開幕詞載於本報告附件二。

C.  出席情況

          3.  下列國家出席了會議:


阿富汗

阿爾巴尼亞

阿爾及利亞

安道爾

安哥拉

阿根廷

亞美尼亞

澳大利亞

奧地利

阿塞拜疆

巴哈馬

巴林

孟加拉

巴巴多斯

白俄羅斯

比利時

伯利茲

貝寧

不丹

玻利維亞

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

博茨瓦納

巴西

汶萊達魯薩蘭國

保加利亞

伯基納法索

布隆迪

柬埔寨

喀麥隆

加拿大

佛得角

中非共和國

乍得

智利

中國

哥倫比亞

科摩羅

剛果

哥斯大黎加

象牙海岸

克羅地亞

古巴

賽普勒斯

捷克共和國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丹麥

多明尼加共和國

厄瓜多爾

埃及

薩爾瓦多

赤道幾內亞

厄立特里亞

愛沙尼亞

埃塞俄比亞

斐濟

芬蘭

法國

加蓬

岡比亞

格魯吉亞

德國

加納

希臘

瓜地馬拉

幾內亞

幾內亞比紹

圭亞那

海地

教廷

洪都拉斯

匈牙利

冰島

印度

印尼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伊拉克

愛爾蘭

以色列

義大利

牙買加

日本

約旦

哈薩克斯坦

肯雅

科威特

吉爾吉斯斯坦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

拉脫維亞

黎巴嫩

萊索托

利比理亞

阿拉伯利比亞民眾國

列支敦士登

立陶宛

盧森堡

馬達加斯加

馬拉維

馬來西亞

馬里

馬爾他

茅利塔尼亞

毛里求斯

墨西哥

蒙古

摩洛哥

莫三比克

緬甸

納米比亞

尼泊爾

荷蘭

新西蘭

尼加拉瓜

尼日爾

尼日利亞

挪威

阿曼

巴基斯坦

巴拿馬

巴拉圭

秘魯

菲律賓

波蘭

葡萄牙

卡塔爾

大韓民國

莫爾達瓦共和國

羅馬尼亞

俄羅斯聯邦

盧旺達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群島St.Vincent

沙烏地阿拉伯

塞內加爾

塞舌耳

塞拉里昂

新加坡

斯洛伐克

斯洛文尼亞

所羅門群島

索馬里

南非

西班牙

斯里蘭卡

蘇丹

蘇里南

斯威士蘭

瑞典

瑞士

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

塔吉克斯坦

泰國

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

多哥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突尼斯

土耳其

圖瓦盧

烏干達

烏克蘭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

美利堅合眾國

烏拉圭

委內瑞拉

越南

葉門

南斯拉夫

尚比亞

辛巴威


          4.  200193日星期一,以色列代表團和美利堅合眾國代表團退出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世界會議。

          5.  下列實體派代表出席了會議:

巴勒斯坦

          6.  受大會長期邀請作為觀察員參加大會舉行的所有有關國際會議屆會和工作的下列組織派代表出席了會議:

安第斯共同體

亞非法律磋商組織

共同體秘書處

葡萄牙語國家共同體

歐洲理事會

歐洲共同體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

美洲開發銀行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紅十字會和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

國際移民組織

法語國家國際組織

阿拉伯國家聯盟

非洲統一組織

美洲國家組織

伊斯蘭會議組織

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

獨立馬爾他騎士團

          7.  下列區域委員會准成員派代表出席了會議:

美國維爾京群島

          8.  下列專門機構派代表出席了會議:

國際勞工組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

世界銀行

世界衛生組織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

          9.  下列非政府組織和其他實體派代表出席了會議: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10.  下列聯合國機關、機構、方案和有關機制,包括人權機構和機制派代表出席了會議:

                       (a)                            (a)     聯合國各署和基金

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

聯合國婦女發展基金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聯合國人口基金

                      (b)                           (b)     其他聯合國實體

聯合國人類住區(生境)中心

聯合國大學

                       (c)                            (c)     研究和培訓機構

聯合國訓練和研究所

聯合國社會發展研究所

                      (d)                           (d)     區域委員會

非洲經濟委員會

歐洲經濟委員會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

西亞經濟社會委員會

                       (e)                            (e)     人權機構和機制

人權委員會

增進和保護人權小組委員會

人權事務委員會

禁止酷刑委員會

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

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

兒童權利委員會

增進和保護人權小組委員會土著居民問題工作組

增進和保護人權小組委員會少數群體工作組

人權委員會當代形式的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問題特別報告員

人權委員會宗教或信仰自由特別報告員

人權委員會移民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

人權委員會增進和保護見解和言論自由權問題特別報告員

人權委員會土著人民人權和基本自由情況特別報告員

人權委員會暴力侵害婦女、其原因及後果問題特別報告員

人權委員會人權與赤貧問題特別報告員

          11.  下列國家人權機構派代表出席了會議:

加拿大人權委員會

增進人權和防止種族滅絕中心,布隆迪

國家人權委員會,洪都拉斯

塞內加爾人權委員會

人權和基本自由高級委員會,突尼斯

掃貧和融合的人權事務辦事處,茅利塔尼亞

反對種族主義聯邦委員會,瑞士

多哥國家人權委員會

人權國家協商委員會,法國

國家人權和基本自由委員會,尼日爾

國家人權委員會,乍得

國家人權委員會,馬達加斯加

國家人權委員會,盧旺達

國家人權委員會,希臘

國家人權和司法委員會,加納

國家人權委員會,菲律賓

人權協商委員會,摩洛哥

丹麥人權中心

哥倫比亞維護人權署

維護人權署,秘魯

維護人權署,委內瑞拉

阿根廷人權維護者

斐濟人權委員會

人權和機會均等委員會,澳大利亞

愛爾蘭人權委員會

馬來西亞人權委員會

人權委員會,毛里求斯

人權委員會,新西蘭

人權委員會,斯里蘭卡

馬拉維人權委員會

墨西哥人權委員會

國家人權和自由委員會,喀麥隆

國家人權委員會,印尼

國家人權委員會,印度

國家人權委員會,尼泊爾

國家人權委員會,尼日利亞

烏克蘭全國調解人

格魯吉亞公民保護辦事處

反對種族歧視問題調解人,瑞典

人權常設委員會,尚比亞

瓜地馬拉人權檢察署

阿爾巴尼亞共和國人民律師

南非人權委員會

常設人權委員會,肯雅

丹麥種族平等理事會

蒙古國家人權委員會

巴勒斯坦公民權獨立委員會

烏干達人權委員會。

          12.  許多非政府組織出席了會議。被委派參加會議的非政府組織名單載於檔A/CONF.189/INF.1。關於平行活動和相關活動的資訊,包括由非政府組織舉辦的這類活動的資訊載於本報告附件五。

D.  選舉會議主席

          13.  2001831日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會議以鼓掌方式選舉恩科薩紮納·德拉米尼·祖馬博士閣下(南非)為會議主席。會議主席的開幕詞載於本報告附件二。

E. 

          14.  南非共和國總統塔博·姆貝基先生閣下、聯合國大會主席哈裏·霍爾克裏先生 ;和世界會議秘書長瑪麗·魯賓遜女士致了開幕詞。他們的開幕詞載於本報告附件二。

F.  國家元首和其他人士的賀電

          15.  會議收到了突尼斯共和國總統宰因·阿比丁·本·阿裏先生閣下和南非共和國前總統納爾遜·曼德拉先生閣下的賀電。

G.  通過議事規則

          16.  2001831日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會議通過籌備委員會第一屆會議在其200054PC.1/4號決定中建議的臨時議事規則(A/CONF.189/2)為其議事規則。

H.  選舉主席以外的主席團成員

          17.  2001831日和91日第一和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會議根據議事規則第17條選出了下列主席團其他成員 

21位副主席(按區域集團分列

非洲國家 :肯雅、尼日利亞、塞內加爾、突尼斯

亞洲國家 :中國、印度、伊拉克、巴基斯坦

東歐國家 :亞美尼亞、阿塞拜疆、保加利亞、克羅地亞、斯洛伐克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國家 :巴巴多斯、智利、古巴、墨西哥

西歐和其他國家 :比利時、加拿大、挪威、瑞典

世界會議總報告員 

Edna Maria Santos Roland女士(巴西)

主要委員會 

  席:Claudio Moreno先生(義大利)

起草委員會

  Ali Khorram先生(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I.  通過會議議程

          18.  2001831日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會議通過了籌備委員會第三屆會議在其2001810日第PC.3/2號決定中建議並經大會修訂的臨時議程(A/CONF.189/1)作為其議程。通過的議程如下 

1.   會議開幕。

2.   選舉主席。

3.   開幕詞。

4.   通過議事規則。

5.   選舉會議主席團其他成員。

6.   與會代表的全權證書:

(a)    任命全權證書委員會成員;

(b)    全權證書委員會的報告。

7.   通過議程。

8.   工作安排。

9.    會議議題:

-       -       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根源、起因、形式和當代表現;

-       -       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受害者;

-       -       為根除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而在國家、區域和國際各級採取的預防、教育和保護措施;

-       -       在國家、區域和國際各級提供有效的補救、求助、糾正、補償* 等措施;

-       -       切實充分實現平等的戰略,包括在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方面進行國際合作,增強聯合國及其他國際機制在這方面的作用,採取後續行動等。

10. 通過會議的最後文件和報告。

J.  工作安排,包括設立會議主要委員會和起草委員會及其兩個工作組
(
《宣言》草案工作組和《行動綱領》草案工作組)

          19.  2001831日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按照會議議事規則第47條,會議設立了主要委員會和起草委員會,包括其兩個工作組 :宣言草案工作組和行動綱領草案工作組。

K.  任命全權證書委員會成員

          20.  2001831日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按照會議議事規則第4條,會議設立了由下列國家組成的全權證書委員會 :巴哈馬、中國、厄瓜多爾、加蓬、愛爾蘭、毛里求斯、俄羅斯聯邦、泰國、美利堅合眾國。

L.  其他事項

          21.  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世界會議於200198日結束。會議原訂於200197日結束。

第三章  一般性辯論

          1.  200091日至7日的第219次會議上,會議就議程專案9舉行了有關下列議題的一般性辯論:() 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根源、起因、形式和當代表現;() 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受害者;() 為根除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而在國家、區域和國際各級採取的預防、教育和保護措施;() 在國家、區域和國際各級提供有效的補救、求助、糾正、補償 * 及其他措施;() 切實充分實現平等的戰略,包括在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方面實行國際合作,加強聯合國及其他國際機制,採取後續行動等。

          2.  在會議上發言的有各國和其他實體、國際組織、區域委員會和區域委員會的准成員、專門機構、聯合國機關、機構和計規劃署及有關機制,包括人權機構和機制、國家人權機構和非政府組織的代表。

          3.  91日第2次會議上,會議聽取了下列人士的發言:拉脫維亞總統瓦依拉·伐克-弗萊伯加女士閣下、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總統阿卜德拉齊茲·布特弗利卡先生閣下、尼日利亞聯邦共和國總統奧魯斯甘·奧巴桑喬酋長閣下、塞內加爾共和國總統阿卜杜拉耶·瓦德先生閣下、佛得角共和國總統皮德羅·皮萊斯先生閣下、多哥共和國總統格納辛比·埃亞德馬先生閣下、古巴共和國總統菲德爾·卡斯楚先生閣下、剛果共和國總統鄧尼斯·薩蘇·恩格索先生閣下、烏干達共和國總統約維裏·卡古塔·穆塞維尼先生閣下、莫三比克共和國總理帕斯科亞爾·莫昆比先生閣下、加蓬共和國副總統迪約布·迪溫吉·迪·恩丁吉先生閣下、巴勒斯坦民族權利機構主席亞西爾·阿拉法特先生閣下。

          4.  91日第3次會議上,會議聽取了下列人士的發言:巴拿馬共和國第二副總統Dominador Kaiser Bazan、比利時副首相兼外交大臣Louis Michel先生閣下(代表歐洲聯盟;保加利亞、賽普勒斯、捷克共和國、愛沙尼亞、匈牙利、拉脫維亞、立陶宛、馬爾他、波蘭、羅馬尼亞、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和土耳其贊同其發言)、瑞典工業、就業和交通大臣Mona Sahlin女士閣下、克羅地亞副總理Jeljka Antunovic女士閣下、斯洛伐克副總理Lubomir Fogas先生閣下、智利計畫和合作部長Alejandra Krauss Valle女士閣下、茅利塔尼亞外交和合作部長Dah Ould Abdi先生閣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外交部長Joschka Fischer先生閣下、列支敦士登公國外交大臣Ernst Walch先生閣下、新西蘭負責瓦依湯吉條約談判部長兼司法部副部長Margaret Wilson女士閣下和愛爾蘭司法、平等和法律改革部長John O’Donoghue先生閣下。

          5.  在同次會上,發言的還有人權委員會第五十七屆會議主席Leandro Despouy先生、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署長Mark Malloch Brown先生和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Ruud Lubbers先生。

          6.  91日第4次會議上,會議聽取了下列人士的發言:南斯拉夫聯盟外交部長Goran Svilanovic先生閣下、法國負責合作和法語部長級代表Charles Josselin先生閣下、芬蘭勞工部長Tarja Filatov女士閣下、斯洛文尼亞外交部長Dimitrij Rupel博士閣下、義大利外交部長Renato Ruggiero先生閣下、毛里求斯外交和區域合作部長Anil K. Gayan先生閣下、丹麥內政部長Karen Jespersen女士閣下、冰島社會事務部長Pall Petursson先生閣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司法部長Mohammed bin Nukhaira Al Dahri先生閣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外交部長Kamal Kharrazi博士閣下、安道爾外交部長Juli Minoves-Triquell先生閣下、海地外交部長Joseph Philippe Antonio先生閣下、尼加拉瓜社會事務部長Jamileth Bonilla女士閣下、愛沙尼亞民族事務部長Katrin Saks女士閣下、巴西司法部長José Gregori先生閣下、希臘外交部帶部長Elissavet Papazoi女士閣下、斯里蘭卡共和國總統特使兼斯里蘭卡國家計劃委員會副主席Lakshman Jayakody先生閣下。

          7.  在同次會議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執行主任Carol Bellamy女士作了發言。

          8.  91日第5次會議上,會議聽取了下列人士的發言:西班牙勞工和社會事務部大臣Juan Carlos Aparicio Perez先生閣下、巴基斯坦外交部長Abdul Sattar先生閣下、埃塞俄比亞司法部長Worede-Wold Wolde先生閣下、布隆迪交通部長和政府發言人Luc Rukingama先生閣下、阿根廷司法和人權部長Jorge Enrique de la Rua博士閣下、加拿大國務秘書(多種文化)(婦女地位)Hedy Fry閣下、突尼斯總理負責人權、交通和與國會關係部長級代表Slaheddine Maaoui先生閣下、羅馬尼亞外交部國務秘書Mihnea Motoc先生閣下、奧地利外交部副部長Albert Rohan先生閣下、波蘭外交部副部長Grazyna Bernatowicz女士閣下、立陶宛外交部副部長Oskaras Jusys博士閣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外交部副部長Phongsavath Boupha先生閣下、澳大利亞移民和多文化事務部議會秘書Kay Paterson參議員閣下、阿曼外交部副大臣Sayyid Badr Hamad al Bu Saidi先生閣下、新加坡議會高級外交秘書Zainul Abidin Mohamed Rasheed先生閣下、約旦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Shihan Madi先生閣下。

          9.  在同次會議上,希臘和土耳其代表作了行使答辯權的發言。

          10.  92日第6次會議上,會議聽取了下列人士的發言: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主席團主席Jozo Krizanovic先生閣下、南非共和國副總統Jacob Zuma先生閣下、捷克共和國副總理兼外交部長Jan Kavan先生閣下、摩洛哥外交和合作大臣Mohamed Benaissa先生閣下、亞美尼亞外交部代表Vahram Kazhoyan先生閣下代表、亞美尼亞外交部長Vartan Oskanian先生閣下、埃及外交部長Ahmed Maher El Sayed先生閣下、印尼司法和人權部長Yusril Ihza Mahendra先生閣下、不丹內政大臣Lyonpo Thinley Gyamtsho先生閣下、科威特外交國務大臣Mohammed Sabah Al-Salem Al-Sabh酋長博士閣下、貝寧外交和非洲一體化部長Kolawolé A. Idji先生閣下。

          11.  在同次會議上,阿拉伯國家聯盟秘書長Amre Moussa先生閣下、和非洲統一組織副秘書長Said Djinnit先生閣下作了發言。

          12.  還在第6次會議上,經濟及社會理事會主席Martin Belinga-Eboutou先生閣下和世界銀行負責聯合國對外事務的副行長Mats Karlsson先生作了發言。

          13.  92日第7次會議上,會議聽取了下列人士的發言:辛巴威共和國副總統Enoch P. Kavindele先生閣下、斯威士蘭王國副首相Arthur R. V. Khoza閣下、盧森堡副首相兼外交和外貿大臣Lydie Polfer女士閣下、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外交和國際合作部長Jakaya M. Kikwete閣下、肯雅外交和國際合作部長Christopher M. Obure閣下萊索托外交大臣Motsoahae Thjomas Thabane閣下、印度外交國務部長Omar Abdullah先生閣下、大韓民國男女平等部長Han Myeong-Sook女士閣下、賽普勒斯司法和公共秩序部長Nicos Koshis先生閣下、蘇丹司法部長Ali Mohamed Osman Yasin先生閣下、委內瑞拉外交部長Luis Alfonso Dávila García先生閣下、馬拉維外交部長Lilian E. Patel閣下、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外交部長Farouk Al-Shara先生閣下。

          14.  還在同次會議上,國際勞工組織總幹事Juan Somavia先生閣下作了發言。

          15.  還在第7次會議上,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和土耳其代表作了行使答辯權的發言。

          16.  92日第8次會議上,會議聽取了下列人士的發言 :安哥拉外交部副部長Georges Chikoti先生閣下、牙買加外交部常任秘書Stafford Neil先生閣下、墨西哥反對歧視公民研究委員會主席Hilberto Rincón Gallardo先生閣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非洲事務大臣布倫德斯伯雷Amos女男爵、荷蘭城鎮政策和少數民族一體化大臣Roger van Boxtel先生閣下、厄立特里亞外交部長Ali Said Abdella先生閣下、納米比亞司法部長Ernst N. Tjiriange博士閣下、阿富汗外交部長AAbdullah博士閣下、象牙海岸司法和公共自由部長Oulaï Siene先生閣下、剛果民主共和國人權部長Ntumba Luaba Lumu先生閣下、伯基納法索增進人權國務秘書Monique Ilboudo女士閣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副部長王光亞先生閣下、日本國會外交秘書Kaori Maruya女士閣下、匈牙利外交國務秘書Iván Bába先生閣下、沙烏地阿拉伯副大臣Torki bin Mohammed Al-Kaber王子閣下、俄羅斯聯邦外交部副部長Serguei Ordzhonikidze先生閣下。

          17.  還在同次會議上,歐洲委員會總幹事Odile Quintin女士(代表歐洲共同體)作了發言。

          18.  93日第9次會議上,會議聽取了下列人士的發言 :挪威國際發展大臣Anne Kristin Sydnes女士閣下、伯利茲派駐聯合王國高級專員Assad Shoman先生閣下、哥斯大黎加外交部副部長Elayne Whyte Gómez女士閣下、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外交部長Viktor Gaber先生閣下、加納外交部副部長Alhaji Mustapha Idris先生閣下、黎巴嫩外交部秘書長Zouheir Hamdan先生閣下、菲律賓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Samuel T·Ramel先生閣下、烏克蘭常駐南非特命全權大使Igor Turyansky先生閣下、阿塞拜疆外交部條法司副司長Tofig Musayev先生閣下、孟加拉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Toufiq Ail先生閣下、巴巴多斯新印度群島大學教授、副校長Hilary Beckles先生閣下、幾內亞駐聯合王國高級專員L. K. N. Singh先生閣下、以色列外交部副總幹事Mordechai Yedid先生閣下。

          19.  在同次會議上,歐洲理事會秘書長Walter Schwimmer先生和伊斯蘭會議組織秘書長Abdelouahed Belkeziz先生閣下作了發言。

          20.  93日第10次會議上,會議聽取了下列人士的發言 :葉門總統辦公處主任、全國最高人權委員會副主任Ali Mohammed Al-Anisi先生閣下、阿爾巴尼亞外交部秘書長Eduard Sulo先生閣下、保加利亞外交部副部長Petko Draganov先生閣下、辛巴威司法部長P.A.Chinamasa閣下、阿拉伯利比亞民眾國非洲統一人民委員會秘書長Ali Abdussalam Treiki先生閣下、哈薩克斯坦勞工和社會保障部長Alikhan Baymenov先生閣下、越南外交部助理部長Nguyen Phu Binh先生閣下、泰國外交部顧問兼特使Pracha Guna-Kasem、卡塔爾國外交部副秘書Abdul Rahman H. Al-Attiyah先生閣下。

          21.  在同次會議上發言的有: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負責社會和人文科學的助理總幹事Pierre Sané先生、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副主席Ali Bandiare先生、亞非法律協商組織秘書長Wafik Kamil先生、法語國家國際組織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觀察員Xavier Michel先生、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國際組織司司長Francis Amar先生、國際移徙組織法律事務和執行辦公室主任Richard C. Perruchoud先生、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主席兼第十三次人權條約機構主持人會議主席Michael E. Sherifis先生。

          22.  還在第10次會議上,賽普勒斯、伊拉克、科威特和土耳其等國的代表行使答辯權作了發言。在同次會議上,巴勒斯坦觀察員行使答辯權,作了發言。

          23.  93日第11次會議上,會議聽取了下列人士的發言:葡萄牙移民和少數民族問題高級專員José Leitão先生閣下、伊拉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常駐代表Samir Al-Nima先生閣下、多明尼加共和國特別使團大使Rubén Silié先生閣下、巴林國代表團團長Ibrahim Ali Al-Majed先生閣下、巴拉圭外交部人權署署長Soledad Villara女士閣下、土耳其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Murat Sungar先生閣下、尼泊爾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Ram Simkhada先生閣下、教廷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觀察員Diarmuid Martin大主教閣下、厄瓜多爾代表團團長Francisco Proano Arandi先生閣下、科摩羅外交和合作部部長Souef Mohamed El-Amine先生閣下、馬爾他內政部部長尊敬的Tonio Borg閣下、洪都拉斯國家農業研究所所長Anibal Delgado Fiallos先生閣下。

          24.  在同次會議上,獨立馬爾他騎士團代表團團長Mark J. Wolff先生閣下作了發言。

          25.  還在第11次會議上,聯合國人口基金副執行主任(管理)Imelda Henkin女士作了發言。

          26.  94日第12次會議上,會議主席Nkosazana Dlamini Zuma女士閣下和兼任會議秘書長的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瑪麗·魯賓遜女士作了發言。

          27.  還在第12次會議上,會議聽取了下列人士的發言:岡比亞總檢察長兼負責司法的國務秘書尊敬的Joseph Henry Joof閣下、盧旺達司法和機構關係部部長Jean de Dieu Mucyo先生閣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代表團團長Ri Yong Ho先生閣下、白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Alyaksandr Sychov先生閣下、蒙古司法和內政部副部長Munkh-Orgil Tsend先生閣下、馬來西亞資訊部部長尊敬的Mohd Khalil Yaakob閣下、塞拉里昂駐埃塞俄比亞大使兼常駐非洲統一組織和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代表Alhaj Fode M. Dabor先生閣下、哥倫比亞代表團團長Jaime Giron Duarte先生閣下、柬埔寨王國政府代表Hor Lat先生閣下、斐濟副總理兼外交部長Ratu Epeli Nailatikau先生閣下。

          28.  在同次會議上,下列人士作了發言:南非國民議會議長Frene Ginwala女士(代表各國議會聯盟)、西亞經濟和社會委員會副執行主任Mariam Al-Awadhi女士、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代表Martin Hopenhayn先生、非洲經濟委員會副執行秘書Leila Ben Barka女士、聯合國人類住區(生境)中心代表Joseph Igbinedion先生。

          29.  還在第12次會議上,亞美尼亞代表行使答辯權,作了發言。

          30.  94日第13次會議上,會議聽取了下列人士的發言: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駐尼日利亞高級專員尊敬的Patrick Edwards閣下、博茨瓦納總統事務和公共行政部部長尊敬的Thebe D. Mogami閣下、圖瓦盧代表團團長Iftikahar Ahmad Ayaz先生閣下、馬達加斯加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Maxime Zafera先生閣下。

          31.  在同次會議上,下列人士作了發言:美國維爾京群島負責對外事務的國務部長Carlyle G. Corbin先生閣下、葡萄牙語國家共同體執行秘書Dulce Maria Pereira女士、美洲開展銀行副行長K. Burke Dillon女士、非洲人權和人民權利委員會副主席M. Kamel Rezag-Bara先生、聯合國愛滋病毒/愛滋病合設方案主任Peter Piot先生、世界衛生組織愛滋病毒/愛滋病戰略、宣傳和夥伴關係主任Winnie Mpanju-Shumbusho女士、聯合國婦女發展基金婦女人權顧問Roxana Carrillo女士。

          32.  還在第13次會議上,下列人士作了發言:增進和保護人權委員會小組委員會土著居民問題工作組主席Erica-Irene Daes女士、人權事務委員會副主席Hipolito Solari Yrigoyen先生、增進和保護人權委員會小組委員會少數群體問題工作組主席Asbjorn Eide先生、人權委員會當代形式的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問題特別報告員Glèlè Ahanhanzo先生。

          33.  在第13次會議上,諾貝爾和平獎得獎人Rigoberta Menchú女士作了發言。

          34.  還在94日第13次會議上,剛果民主共和國和烏干達兩國的代表行使答辯權,作了發言。

          35.  94日第14次會議上,下列人士作了發言:人權委員會宗教和信仰自由問題特別報告員Abdelfattah Amor先生、人權委員會移徙者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Gabriela Rodríguez Pizarro女士、人權委員會暴力侵害婦女、其原因及後果問題特別報告員Radhika Coomaraswamy女士。

          36.  還在第14次會議上,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國際合作部部長Fékrou Kidané先生作了發言。

          37.  在同次會議上,會議聽取了下列人士的發言:國家機構指定的發言人Barney Pityana先生、馬拉維人權委員會主席Alfred Nsope先生、加拿大人權委員會主席Michelle Falardeau-Ramsay女士、丹麥人權中心主任代表George Ulrich先生、摩洛哥人權問題協商委員會主席Driss Dahak先生、多哥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席Komi Gnondoli先生、盧旺達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席Gasana Ndoba先生、馬達加斯加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席Justin Rakotonidina先生、菲律賓人權委員會主席Aurora P. Navarrete-Recina女士、哥倫比亞監察專員Eduardo Cifuentes先生、斯里蘭卡人權委員會主席Faiuz Mustapha先生、尼日利亞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席Justice Uche Omo先生、喀麥隆國際人權和自由委員會主席Solomon Nfor Gwei先生、新西蘭種族關係調解員Gregory Fortuin先生、澳大利亞人權和平等機會委員會土著和托雷斯海峽島民社會正義委員會種族歧視問題代理專員William Jonas先生、法國國家人權問題協商委員會副主席Martine Valdes Boulouque女士。

          38.  還在第14次會議上,蘇丹代表行使答辯權,作了發言。

          39.  95日第15次會議上,會議聽取了下列人士的發言:幾內亞合作部部長Mory Kaba先生閣下、瓜地馬拉負責婦女事務的總統副秘書Gloria Dominga Tecun Canil女士閣下、瑞士國務秘書Claudia Kaufmann女士閣下、赤道幾內亞司法和宗教部副部長Evangelina Filomena Oyo Ebule女士、秘魯多邊和社會事務部副部長Hernan Couturie先生閣下、蘇里南總統特別顧問Willem Udenhout先生閣下、利比理亞Francis Garlawolu參議員先生。

          40.  在同次會議上,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委員Mario Yutzis先生作了發言。

          41.  還在第15次會議上,會議聽取了下列人士的發言:瑞士聯邦反對種族主義委員會副主席Cecile Buhlmann女士、南非人權委員會副主席Shirley Mabusela女士、尼日爾人權和基本自由全國委員會副主席Mariama Cisse女士、墨西哥全國人權委員會第四專員Rodolfo Lara Ponte先生、瑞典反對種族歧視副監察專員Katri Linna女士、印度全國人權委員會代表Lustice K. Ramaswamy先生、烏干達人權委員會專員Joel Aliro Omara先生、希臘全國人權委員會副主席L.A. Sicilianos先生、尚比亞常設人權委員會專員Lewis Changufu先生、愛爾蘭人權委員會委員Michael Farrell先生。

          42.  95日第16次會議上,會議聽取了下列人士的發言:斐濟人權委員會主任Shaista Shameem女士、塞內加爾人權事務委員會常設秘書Alioune Ndiaye先生、委內瑞拉公民保護處主任German Saltron Negretti先生、加納人權和司法委員會主任Kenneth Attafuah先生。

          43.  在同次會議上,會議聽取了下列非政府組織代表的發言:國際指導委員會、國際青年委員會、婦女核心組織、性取向核心組織、關聯核心組織、宗教與精神核心組織、教育核心組織、國際統教會核心組織、殘疾人核心組織、非洲及其後裔核心組織、土著人民核心組織、西藏人權與民主中心、國際聲援西藏運動、國際和睦團契、世界觀點國際基金會、保護暴力受害者組織、秘魯印第安人文化中心和土著及亞馬孫婦女常設研討會、多數白人之家、馬來西亞各族人民之聲、發展選擇研究中心。

          44.  還在第16次會議上,澳大利亞、中國、茅利塔尼亞、墨西哥和塞內加爾代表行使答辯權發了言。

          45.  96日第17次會議上,會議聽取了烏拉圭教育和文化部長Antonio Mercader先生閣下和馬里代表團團長Louis Marie Bastide先生閣下的發言。

          46.  在同次會議上,下列非政府組織代表發了言:伊朗伊斯蘭婦女協會、亞太婦女論壇、法律與發展協會(泰國)、全美爭取賠償和解放組織、胡海基金會、聖母友誼會、西班牙裔加拿大人會議(加拿大)、古巴作家和藝術家聯合會、歐洲羅姆人權利研究中心、亞非拉人民團結組織、國際和平學會、代頓大學種族、保健和法律研究所(美國)、國際拯救兒童聯盟、世界革新教會聯誼會、大赦國際、克裏人大理事會、兒童權利組織(圭亞那)、圭亞那人權協會、卡瓦馬羅人—— 毛利人組織、國際天主教移民組織、土耳其人權協會、圖派克·阿馬魯印第安人運動、蘇西拉·達爾馬國際協會、加勒比項目協會(哥斯大黎加)、阿根廷婦女聯合會、非裔美洲人中心、反對酷刑世界組織、混血兒全國理事會。

          47.  還在第17次會議上,伊拉克和馬來西亞代表行使答辯權發了言。

          48.  還在第17次會議上,下列非政府組織代表發了言:思想基金會(智利)、國際自由工會聯合會、健康教育行動基金會、世界福音派教會聯誼會、薩米理事會、國際人權和民主發展中心、創傷恢復先進技術專業學會(美國)、國際社會工作者聯合會、少數人權利小組、歐洲反對種族主義網路(比利時)、錫克人人權小組(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非政府組織會議(剛果)、亞洲後裔核心組織、加勒比核心組織、國際司法核心組織、種族、貧窮與全球化問題核心組織、達利特人核心組織、東歐和中歐核心組織、女童核心組織、勞工核心組織、文化多樣性核心組織、亞太核心組織、國際印第安條約理事會、方濟各會國際、宗教間國際、反對仇視伊斯蘭和反對種族主義論壇(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澳大利亞土著人民主權聯合會(澳大利亞)、阿馬齊格世界大會(法國)、世界南方移民協調會、容納國際(保護精神殘障者團體國際聯合會)、墨西哥人權學會、世界信德人協會(美國)。

          49.  97日第19次會議上,下列非政府組織代表發了言:世界勞工聯合會、非洲及其後裔婦女核心組織、拉丁美洲和平與正義服務中心、全國婦女委員會(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1990信託基金、美國心理學家協會、布拉馬·庫馬裏斯世界精神大學、非洲城鎮家系協會、促進人權醫生協會、馬蘭戈普諾斯人權基金會、伊斯蘭女研究員協會、法律為人服務正義組織、婦女、人口和環境問題委員會(美國)、世界民主青年聯合會、羅姆人公共政策中心(羅馬尼亞)、阿赫盧勒·拜特信徒婦女協會、大同協會、非裔加拿大人反對種族主義聯合會(加拿大)、婦女負責婦女健康協會、黑人研究中心(巴西)、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中華婦女聯合會、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中國聯合國協會、基督教國際機會無限協會(美國)、保護黑人研究中心(巴西)、阿拉伯社區協會聯合會、以色列境內阿拉伯少數人權利法律中心(以色列)、世界希望之日信託基金、促進黑人平等聯合會(巴西)、泛非運動、巴巴多斯非政府組織出席聯合國世界會議委員會、青年反對種族主義協會。


第四章  主要委員會的報告

          1.  世界會議在2001831日舉行的第1次全體會議上批准了載於A/CONF.189/3號檔中的工作安排,包括設立主要委員會。

          2.  世界會議在200191日舉行的第2次全體會議上批准了提名Claudio Moreno先生(義大利)為主要委員會主席。

          3.  主要委員會在200192日、7日和8日舉行了3次會議。

          4.  主要委員會備有下列檔:

                       (a)                            (a)     秘書處遞交世界會議在2001831日舉行的第1次全體會議上通過的世界會議臨時議事規則(A/CONF.189/2)的說明;

                      (b)                           (b)     秘書長遞交世界會議在2001831日舉行的第1次全體會議上通過的世界會議臨時工作計畫草案(A/CONF.189/3)的說明;

                       (c)                            (c)     秘書長遞交世界會議宣言草案(A/CONF.189/4)的說明;

                      (d)                           (d)     秘書長遞交世界會議行動綱領草案(A/CONF.189/5)的說明。

          5.  主要委員會在200192日舉行的第1次會議上以鼓掌方式選出了下列主席團成員:

                   副主席Alexander Slabi先生(捷克共和國)

                                      Hernan Couturier先生(秘魯)

                                      Prasad Kariyawasam先生(斯里蘭卡)

          6.  在同次會議上,根據主席的建議,主要委員會以鼓掌方式選舉Najat Al-Hajjaji女士(阿拉伯利比亞民眾國)為報告員。

          7.  在同次會議上,主要委員會注意到起草委員會決定由起草委員會的兩個工作組審議宣言草案和行動綱領草案。

審議宣言草案和行動綱領草案

          8.  97日第2次會議上,主要委員會主席宣佈,起草委員會的兩個工作組將繼續審議宣言草案和行動綱領草案中尚未通過的段落。

          9.  98日第3次會議上,主要委員會審議了起草委員會主席提交的在兩個工作組和起草委員會中議定的宣言草案和行動綱領草案。主要委員會備有載於檔A/CONF.189/L.2L.2/Add.1的宣言草案工作組通過的段落和一個沒有文號的檔以及載於檔A/CONF.189/L.3L.3/Add.13的宣言草案工作組通過的段落和一個沒有文號的檔。

          10.  在同次會議上,主要委員會審議並批准了由世界會議主席根據協商提出的下述新段落。這些新段落隨後被納入宣言草案和行動綱領草案:

關於過去問題的段落

“宣言和行動綱領

 “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不容忍的根源、
原因、形式和當代表現

(代替第10-18)

   10:我們確認,奴役和奴隸貿易,包括跨大西洋的奴隸貿易,是人類歷史上駭人聽聞的惡行,這不僅是因為其令人髮指的野蠻性,而且是因為其大規模性、有組織性,特別是對受害者人類實質的否認,我們還確認,奴役和奴隸貿易,特別是跨大西洋的奴隸貿易是一種危害人類罪,而且應當說從來都是危害人類罪,並且是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不容忍的主要根源和表現之一,非洲人和非洲人後裔、亞洲人和亞洲人後裔以及土著人民曾是這些行徑的受害者,而且現在仍然是其後果的受害者。

   11:世界會議確認,殖民主義導致了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不容忍現象,非洲人和非洲人後裔以及亞洲人和亞洲人後裔都曾是殖民主義的受害者,現在仍然是其後果的受害者。我們確認殖民主義造成的苦難,並申明,無論它發生在何時何地,都必須受到譴責並防止再度發生。我們還感到遺憾的是,在造成當今世界許多地方長期的社會和經濟不平等的各種因素中,就有這些制度和做法的影響和頑固存在。

   12:世界會議確認,國際法所定義的種族隔離和種族滅絕是危害人類罪,是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不容忍現象的主要根源和表現之一,我們確認這些行徑造成的難以表述的邪惡和苦難,並申明,無論其發生在何時何地,都必須受到譴責並防止再度發生。

“在國家、區域和國際各級提供有效的補救、
求助、糾正、補償及其他措施

   116:世界會議對於奴役、奴隸貿易、跨大西洋的奴隸貿易、種族隔離、殖民主義和種族滅絕給千百萬男女和兒童帶來的深重人類苦難和悲劇性災難加以承認並深表遺憾,呼籲有關各國紀念過去慘劇的受害者,並申明,無論這些現象在何時何地發生,都必須受到譴責,並防止再度發生。世界會議感到遺憾的是,政治、社會經濟和文化上的此類行徑和制度導致了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不容忍現象。

   117:世界會議對於奴役、奴隸貿易、跨大西洋奴隸貿易、種族隔離、種族滅絕和過去的慘劇給千百萬男女和兒童帶來的難以表述的苦難和邪惡加以承認並深表遺憾。世界會議還注意到,有些國家對於犯下的嚴重和大規模侵權行為主動道了歉,並酌情支付了補償。

   118:為了結束歷史上這黑暗的一頁並作為和解的一種方法,我們請國際社會及國際社會的成員紀念這些慘劇的受害人。世界會議還注意到,有些方面已經主動表示遺憾或悔恨,或作了道歉,世界會議呼籲尚未幫助恢復受害者尊嚴的所有方面找到這樣做的適當方法,為此目的,我們向已經這樣做的國家表示讚賞。

   119:世界會議意識到所有有關國家的道義義務,呼籲這些國家採取適當和有效的措施制止和扭轉這些做法長期以來存在的影響。

   121:世界會議認識到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不容忍現象過去和當代的種種形式所產生的後果是對全球和平與安全、人的尊嚴及世界許多人民特別是非洲人、非裔人民、亞裔人民和土著人民實現人權和基本自由的嚴重挑戰。

   122:遵循《千年宣言》所列各項原則並認識到我們有集體責任堅持人類尊嚴、平等和公平的原則並確保全球化成為全世界人民的積極力量,國際社會承諾努力使發展中國家獲益地融入全球經濟,抵制發展中國家的邊緣化,決心加快實現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消除貧困、不平等和匱乏。

   123:世界會議強調,不忘過去的罪行或錯誤而無論其在何時何地發生,明確譴責過去的種族主義悲劇並將歷史真相大白於天下,是國際和解和在正義、平等和互助的基礎上建立起社會的基本要素。

   124:世界會議承認發展中國家努力特別是非洲領導人承諾和決心通過《新非洲倡議》等主動行動及“世界互助基金”等其他創新機制認真應對貧困、發展不足、邊緣化、社會排斥、經濟不平等、不穩定和不安全的挑戰,並呼籲發達國家、聯合國及其專門機制以及國際金融機構通過其業務方案酌情提供新的和補充資金以支援這些主動行動。

   125:世界會議確認,歷史上發生的這些不公正不可否認地助長了影響到世界各地許多人民特別是發展中國家人民的貧困、發展不足、邊緣化、社會排斥、經濟不平等、不穩定和不安全。世界會議認識到需要在基於團結和互敬精神的夥伴關係範圍內為這些社會和大移民地區的社會和經濟發展制定以下領域的方案:

-       -       減免債務

-       -       掃貧

-       -       建設或加強民主體制

-       -       促進外國直接投資

-       -       市場准入

-       -       加緊努力達到國際議定的轉移給發展中國家的官方發展援助指標

-       -       彌合數碼鴻溝的新資訊和通信技術

-       -       農業和糧食安全

-       -       技術轉讓

-       -       透明和負責的施政

-       -       投資於應對愛滋病毒/愛滋病、結核病和瘧疾的保健基礎設施,包括除其他外通過全球愛滋病和保健基金進行投資

-       -       基礎設施開發

-       -       人力資源開發,包括能力建設

-       -       教育、培訓和文化發展

-       -       在根據國家和國際文書退還非法獲得和非法轉移(藏匿)的資金方面開展法律互助

-       -       小型武器和輕武器的非法交易

-       -       根據雙邊協定或國際文書將藝術品、歷史文物和檔退回原屬國

-       -       販賣人口,尤其是婦女和兒童

-       -       便利受奴役非洲人的後裔受歡迎的返回和重新安置

   126:世界會議促請國際金融和發展機構及聯合國的各業務方案和專門機構更優先注重應對受影響國家和社會尤其是非洲大陸和大遷徙地區發展挑戰的各種方案並為之調撥適當的資金。

   127:世界會議感謝聯合國教育、科學和文化組織在“販奴路專案”框架內所作的努力,並請其儘快將成果提供給國際社會。

關於中東和相關的問題的段落

“宣

   1.  我們意識到,由於人權受到嚴重侵犯,人類的歷史充滿著醜惡的暴行,因此我們相信,為了避免今後的悲劇,通過牢記歷史是能夠吸取教訓的。

   2.  我們知道,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那場大屠殺決不能被遺忘。

   3.  我們深為關切地認識到對某些宗教群體的宗教不容忍現象以及由於此種群體的宗教信仰和種族或族裔淵源而在世界各地對它們發生的敵意行為和暴力,這尤其限制了它們自由信奉其宗教的自由。

   4.  我們還深為關切地認識到反猶太主義和仇視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的抬頭、以及基於對猶太人、穆斯林和阿拉伯社區的種族主義和歧視觀念而出現的種族和暴力動態。

   5.  我們意識到,由於缺乏對人的平等的尊重,人類的歷史充滿了悲慘的冤屈,而且我們警覺地注意到,此種行徑在世界各地正在滋長,我們敦促人們特別是衝突局勢下的人們停止種族主義煽動,不再使用貶損的語言,放棄負面的成見。

   6.  我們關切外來佔領下的巴勒斯坦人民的苦難。我們承認巴勒斯坦人民不可剝奪的自決權利和建立獨立國家的權利,我們承認該區域包括以色列在內的所有國家的安全權,呼籲所有國家支援這一和平進程並使這一進程早日完成。

   7.  我們呼籲該區域的公正、全面和持久和平,所有人都應共處和享有平等、公正及國際公認的人權和安全。

   8.  我們承認難民尊嚴和安全地自願返回家園和財產的權利,並敦促所有國家便利此種返回。

行動綱領草案

   1.  我們認為,應當通過和平手段和政治對話解決所有衝突和爭端。我們呼籲捲入此種衝突的所有各方行使克制並尊重人權和國際人道主義法。

   2.  我們呼籲各國在反對一切形式的種族主義方面承認有必要打擊全世界的反猶太主義、反阿拉伯主義和對伊斯蘭教的仇視,並敦促所有國家採取有效措施防止基於對這些社區群體的種族主義和歧視觀念而出現的種種動態。

   3.  至於中東局勢,我們呼籲停止暴力和迅速恢復談判,尊重自決原則和結束一切苦難,以使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重開和平進程,安全和自由地爭取發展的繁榮。”

          11.  在同次會議上,主要委員會還審議並通過了主要委員會主席根據協商結果提出的一個新段落。這一段落隨後被納入宣言草案:

     “我們認識到,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不容忍產生的根源是種族、膚色、血統或民族或族裔,受害者可能由於其他有關原因,如性別、語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見解、社會出身、財產、出生或其他地位遭受多種或嚴重歧視;”

          12.  在同次會議上,主要委員會還就起草委員會尚未達成一致意見的段落進行了程式性討論。亞美尼亞、比利時(代表歐洲聯盟)、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加拿大、埃及、印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肯雅、黎巴嫩、墨西哥、巴基斯坦、菲律賓、俄羅斯聯邦、新加坡、西班牙、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土耳其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代表作了發言。

          13.  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代表建議主要委員會審議載於檔A/CONF.189/4A/CONF.189/5的宣言草案序言部分第30段和執行部分第33段和行動綱領草案執行部分第179段。

          14.  法律顧問代表就有關宣言草案和行動綱領草案中尚有待通過的段落的程式作了解釋性發言。

          15.  副主席Slabi先生開始主持會議。主席建議主要委員會通過兩個工作組和起草委員會已經通過的段落或段落組成部分,並將其提交世界會議全體會議審議和通過,並從兩個工作組和起草委員會的檔中刪去沒有通過的段落或段落組成部分。

          16.  在同次會議上,聯合國法律顧問代表就世界會議議事規則第36條、34條和44條作了解釋性發言。

          17.  在同次會議上,巴西代表根據世界會議議事規則有關條款提出一項動議,要求世界會議對兩個工作組沒有審議或沒有通過的剩餘段落不採取行動。阿爾及利亞和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代表表示反對這項動議,只有新西蘭代表表示贊成。巴西代表撤銷了動議。

          18.  在同次會議上,比利時代表(代表歐洲聯盟)重新提出了上述動議。阿根廷和俄羅斯聯邦代表發言表示贊成動議,南非共和國和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代表發言表示反對動議。

          19.  應澳大利亞代表請求,對動議作了唱名表決,動議以51票對37票,11票棄權通過。表決情況如下:

贊成   阿根廷、澳大利亞、奧地利、比利時、巴西、保加利亞、加拿大、智利、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賽普勒斯、捷克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丹麥、薩爾瓦多、斐濟、芬蘭、法國、加蓬、德國、加納、瓜地馬拉、教廷、洪都拉斯、匈牙利、愛爾蘭、義大利、日本、拉脫維亞、列支敦士登、盧森堡、墨西哥、荷蘭、新西蘭、挪威、秘魯、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西班牙、瑞典、瑞士、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土耳其、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烏拉圭、委內瑞拉、南斯拉夫。

反對   阿富汗、阿爾及利亞、巴林、巴巴多斯、伯基納法索、中國、古巴、埃及、印尼、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約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拉伯利比亞民眾國、馬來西亞、茅利塔尼亞、毛里求斯、納米比亞、尼日利亞、阿曼、巴基斯坦、卡塔爾、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群島St.Vincent、沙烏地阿拉伯、塞拉里昂、南非、蘇丹、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突尼斯、圖瓦盧、烏干達、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越南、尚比亞。

棄權   亞美尼亞、阿塞拜疆、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厄瓜多爾、印度、肯雅、菲律賓、塞內加爾、塞舌耳、新加坡、多哥。

          20.  在同次會議上,教廷、阿爾及利亞、比利時(代表歐洲聯盟)、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和阿拉伯利比亞民眾國的代表在表決之後就投票作了解釋性發言。

          21.  在同次會議上,主要委員會決定通過兩個工作組和起草委員會通過的段落或段落組成部分,刪去兩個工作組和起草委員會未通過的段落或段落組成部分,將宣言草案和行動綱領修訂案文提交世界會議全體會議審議。


第五章  起草委員會的報告

          1.  世界會議在2001831日舉行的第1次全體會議上通過了文件A/CONF.189/3中所載工作安排,包括設立起草委員會。

          2.  還在第1次全體會議上,世界會議批准了提名Ali Khorran先生(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為起草委員會主席。

          3.  起草委員會從2001831日至97日舉行了六次會議。

          4.  起草委員會備有下列檔:

                       (a)                            (a)     秘書處遞交世界會議在2001831日舉行的第1次全體會議上通過的世界會議臨時議事規則(A/CONF.189/2)的說明;

                      (b)                           (b)     秘書長遞交世界會議在2001831日舉行的第1次全體會議上通過的世界會議工作計畫草案(A/CONF.189/3)的說明;

                       (c)                            (c)     秘書長遞交世界會議宣言草案(A/CONF.189/4)的說明;

                      (d)                           (d)     秘書長遞交世界會議行動綱領草案(A/CONF.189/5)的說明。

          5.  起草委員會在2001831日舉行的第1次會議上批准了任命John Dauth先生(澳大利亞)為副主席兼報告員。

          6.  在同次會議上,起草委員會組成了兩個工作組以審議宣言草案和行動綱領草案。行動綱領草案工作組於2001831日選舉Bonaventure M. Bowa先生(尚比亞)為主席兼報告員。宣言草案工作組於91日選舉Marc Bossuyt先生(比利時)為主席兼報告員。

          7.  起草委員會在92日舉行的第2次會議上聽取了關於在同一天早些時候舉行的總務委員會會議結果的簡要介紹,包括任命有關受害者、過去和中東三個困難問題助理。會議還討論了工作組的工作方法。

          8.  起草委員會在96日舉行的第3次會議上評估了兩個工作組的工作進展情況,並決定兩個工作組繼續開會以完成其工作。

          9.  起草委員會在97日舉行的第4次會議上評估了兩個工作組的工作進展情況。宣言草案工作組主席兼報告員Marc Bossuyt先生和行動綱領草案工作組主席兼報告員Bonaventure M. Bowa先生報告了各自工作組的情況。起草委員會主席Ali Khorram先生也作了發言。

          10.  起草委員會在97日舉行的第5次和第6次會議上審議了行動綱領草案的一些段落,同時等待原定97日下午和晚上舉行的起草委員會和全體會議的會議安排通知。起草委員會決定行動綱領草案工作組在97日晚上舉行會議繼續工作,還決定宣言草案工作組和行動綱領草案工作組在第二天即98日上午分別開會以完成其工作。起草委員會還決定,在兩個工作組完成工作之後,經修訂的宣言草案和行動綱領草案將一併提交主要委員會進一步審議。


第六章  全權證書委員會的報告

          1.  2001831日第1次全體會議上,世界會議根據議事規則第4條任命了全權證書委員會,其組成所依據的是聯合國第五十五屆常會全權證書委員會的組成,即:巴哈馬、中國、厄瓜多爾、加蓬、愛爾蘭、毛里求斯、俄羅斯聯邦、泰國和美利堅合眾國。

          2.  全權證書委員會於200194日舉行了會議。

          3.  委員會一致選出Yolande Bike女士(加蓬)擔任主席。

          4.  委員會收到了會議秘書處200193日關於出席世界會議代表全權證書的備忘錄。聯合國法律顧問代表作了發言,除其他事項外她向委員會通報了在備忘錄編寫完畢後收到的全權證書和來函。

          5.  如備忘錄第1段以及與此相關的發言所述,在全權證書委員會舉行會議時,收到了以下92個國家以符合議事規則第3條規定的形式送交的出席世界會議代表的正式全權證書: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道爾、安哥拉、亞美尼亞、奧地利、巴林、巴巴多斯、不丹、博茨瓦納、汶萊達魯薩蘭國、布基那法索、布隆迪、佛得角、中非共和國、乍得、中國、哥斯大黎加、古巴、賽普勒斯、捷克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丹麥、薩爾瓦多、赤道幾內亞、埃塞俄比亞、斐濟、法國、加蓬、德國、瓜地馬拉、幾內亞、海地、教廷、洪都拉斯、匈牙利、冰島、印度、印尼、伊拉克、牙買加、日本、約旦、肯雅、科威特、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拉脫維亞、黎巴嫩、萊索托、利比理亞、列支敦士登、立陶宛、盧森堡、茅利塔尼亞、毛里求斯、墨西哥、蒙古、摩洛哥、莫三比克、緬甸、納米比亞、荷蘭、尼日爾、挪威、菲律賓、波蘭、葡萄牙、大韓民國、莫爾達瓦共和國、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塞內加爾、新加坡、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南非、西班牙、蘇丹、蘇里南、斯威士蘭、瑞典、瑞士、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泰國、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多哥、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烏拉圭、越南和辛巴威。

          6.  如備忘錄第2段以及與此相關的發言所述,在全權證書委員會舉行會議時,以下78個國家以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或外交部長所發電報或傳真的方式,或以有關部委、使館或常駐代表團所發信件或普通照會的方式,將其出席世界會議代表的任命情況通知了會議秘書處:阿富汗、阿根廷、澳大利亞、阿塞拜疆、巴哈馬、孟加拉、白俄羅斯、比利時、伯利茲、貝寧、玻利維亞、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巴西、保加利亞、柬埔寨、喀麥隆、加拿大、智利、哥倫比亞、科摩羅、剛果、象牙海岸、克羅地亞、剛果民主共和國、多明尼加共和國、厄瓜多爾、埃及、厄立特里亞、愛沙尼亞、芬蘭、岡比亞、格魯吉亞、加納、希臘、幾內亞比紹、圭亞那、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愛爾蘭、以色列、義大利、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阿拉伯利比亞民眾國、馬達加斯加、馬拉維、馬來西亞、馬里、馬爾他、尼泊爾、新西蘭、尼加拉瓜、尼日利亞、阿曼、巴基斯坦、巴拿馬、巴拉圭、秘魯、卡塔爾、盧旺達、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群島St.Vincent、沙烏地阿拉伯、塞舌耳、塞拉里昂、所羅門群島、索馬里、斯里蘭卡、塔吉克斯坦、突尼斯、土耳其、圖瓦盧、烏干達、烏克蘭、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美利堅合眾國、委內瑞拉、葉門、南斯拉夫和尚比亞。

          7.  委員會在審議了阿富汗的全權證書問題後,決定採取與大會第五十五屆會議全權證書委員會相同的立場。

          8.  主席建議委員會接受會議秘書處備忘錄提及的所有各國代表的全權證書,但有一項諒解,即本報告第6段提及的各國代表的正式全權證書須儘快送交會議秘書處。

          9.  根據主席提議,委員會通過了下述決議草案:

     全權證書委員會

     審查了會議秘書處200193日備忘錄所指出席反對種族主義世界會議各國代表的全權證書,

     接受有關各國代表的全權證書,但須以全權證書委員會報告第7段所載決定為准。”

          10.  主席提出的決議草案未經表決獲得通過。

          11.  主席隨後提議委員會建議世界會議通過一項決議草案(見第12)。該項提議未經表決獲得通過。

          12.  根據以上情況,現將本報告提交反對種族主義世界會議。

全權證書委員會的建議

          13.  全權證書委員會建議反對種族主義世界會議全體會議通過下述決議草案:

出席反對種族主義世界會議代表的全權證書

反對種族主義世界會議

審議了全權證書委員會的報告及其中所載建議,

核准全權證書委員會的報告。”

世界會議採取的行動

          14.  世界會議在200195日舉行的第16次全體會議上審議了全權證書委員會的報告(A/CONF.189/11)

          15.  在同次會議上,土耳其代表就全權證書委員會的報告作了發言。

          16.  世界會議通過了全權證書委員會在其報告中提出的決議草案。案文見第一章C節決議1

 


第七章  通過會議的最後文件和報告

          1.  200198日第20次全體會議上,大會審議了題為“通過會議的最後檔和報告”的議程專案10。大會收到了主要委員會通過後送交全體會議進一步審議的以下文件:宣言草案(A/CONF.189/L.2Add.1, 以及一份沒有文號的檔,其中是己通過的段落)、行動綱領草案(A/CONF.189/L.3Add.1-3, 以及一份沒有文號的檔)和大會主席提交主要委員會的兩份沒有文號的檔。

          2.  通過宣言草案和行動綱領草案之前,澳大利亞、比利時(代表歐洲聯盟)、加拿大、智利、厄瓜多爾(也代表巴西、加拿大、智利和瓜地馬拉)、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和瑞士代表作了發言和提出了保留。應與會者的請求,現將發言和保留全文照發。

          3.  澳大利亞代表作了以下發言:

     “澳大利亞明確地反對所有形式的種族主義,承諾在國內和國際各級採取堅決行動,與種族主義作鬥爭。我們在世界會議上的做法反映了這一立場。

     “我們感到遺憾的是,我們花費了那麼多時間激烈地爭論那麼無助於推動反種族主義事業的問題。關於中東問題的辯論尤其如此。儘管許多代表團包括澳大利亞代表團做出了很大努力,設法取得一個平衡的案文,但提及中東的言辭對在這一動盪地區實現更大的和平沒有任何幫助,也不利於推進本次會議的目標。

     對許多其他問題的辯論呈現了涇渭分明的兩極,語言相當尖刻。這些交鋒與大會目標背道而馳,令許多對會議寄以厚望的政府和非政府與會者十分失望。

     “澳大利亞願意讚賞您主席女士為取得積極成果而作出的巨大努力。儘管主席女士不懈地工作,但其他人更熱衷於追求狹隘的利益;寧肯犧牲總體成果。

     “我們對即將付諸通過的案文有一些具體的保留,如加拿大代表團要求的那樣,我們也希望將其列入會議記錄。關於中東的案文第5段,我國代表團認為,該段涉及政治形勢,在關於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不容忍問題的世界會議文件中不應佔有一席之地。

     “關於中東的案文第7段,我國代表團認為,這些詞語損害了以色列和作為巴勒斯坦人民代表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之間達成的協定。協定的目的是根據聯合國有關決議公正解決難民問題,並通過直接談判解決所有未決最後地位問題。

     “澳大利亞的良好管理和堅強的民主傳統及體制直接源自於它的殖民歷史。所以,關於過去的案文,我們對第11和第116段使用與第12段譴責種族隔離和種族滅絕的同樣言辭譴責殖民主義深表關切。”

          4.  比利時代表(代表歐洲聯盟)作了以下發言:

     1978年,教科文組織大會一致宣佈,所有人都屬於同一人類”這是根本性的。有的理論持有相反的觀點,並被用來為大屠殺和種族隔離這些人類歷史上最駭人聽聞、最恥辱的悲慘事件辯護。許多聯合國共識檔申明了人類的根本統一性。

     “《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第1條稱‘種族歧視者,謂基於種族、膚色、世系或民族或人種的任何區別、排斥、限制或優惠。’我們這裏的工作是努力消除種族歧視。就實施《公約》而言,這一種族概念可有助於找到實行此種歧視的原因。

     “歐洲聯盟成員國認為,接受任何關於存在單獨人種的案文都可被解釋為是一個退步,因為它有可能否認人類的統一性。如果只是為了發現或反對種族歧視,也沒有必要接受這樣的案文。

     “顯而易見,人類是多樣性的。歐洲聯盟成員國珍惜這一多樣性。在我們的國家,多樣性是社會團體和文化豐富多采的源泉。我們毫不含糊地譴責種族歧視和種族優越的理論。

     “歐洲聯盟成員國認為,現有詞語大致可以描述人民之間的所有差異/和多樣性。

     “歐洲聯盟成員國堅決反對任何種族優越的教條,因為這樣的理論或教條試圖認定存在單獨人種;它也反對在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世界會議《宣言和行動綱領》中使用種族種族的等詞語,因為這意味著我們接受由此產生的這類理論或教條。

     “我們這樣做不是否認作為歧視理由的種族,也不是否認《公約》第1條所述世界各地仍然存在的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的表現。”

          5.  加拿大代表作了如下發言:

     “由於南非的反對種族隔離的鬥爭,由她來主辦這次會議十分合適。南非人民有勇氣、有決心彌合他們的分歧,建設一個更具包容性的社會,令全世界從中汲取力量。我們感謝南非政府領導這次會議和熱情款待大家。我們保證與她繼續合作,促進和保護所有人權和自由。我們還將繼續期待著聯合國仍然是就這些重要議題進行討論和採取行動的主要場所。

     “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世界會議不僅僅是這個經常性多邊外交舞臺的另一次行動。它的意義廣泛得多,而且應該如此。

     “這就是加拿大為什麼繼續留在這裏,坐在桌前的原因。我們敢於面對爭執和分歧的挑戰,是因為我們對聯合國、對國際社會、對希望我們代表其發言的加拿大人民、對世界上因種族主義而生活在貧困和絕望中的成百上千萬人民抱有強烈的責任感。

     “我們對本次會議不滿意。它沒有安排足夠的時間推進它的目標,也就是制定前瞻性、注重行動的戰略,以消除今天存在的多種形式的歧視。相反,我們花了太多的時間討論那些不應該討論的問題。

     “加拿大今天仍在這裏,是因為我們希望用我們的聲音譴責本次會議上剝奪以色列國存在權利、侮辱以色列人民的歷史和苦難的種種企圖。我們認為並且已經申明,在本論壇上討論巴以衝突不合適,是錯誤的。我們已經說過並將繼續說,本論壇提出的任何論點、任何進程、任何宣言、任何言詞,若不能推進以談判促和平,為該地區的人民帶來安全、尊嚴和尊重,現在不能以後也不能為加拿大所接受。

     “這就是為什麼加拿大代表團堅決反對和不參加本檔中與中東形勢直接或間接相關的任何案文的原因。我們強調,列入這類案文是越權,不屬於本次會議的管轄和責任範圍。

       “例如,第7段觸及以色列國合法性的核心。當參照中東局勢來解讀這一段—— 我們認為本意正是如此,以色列一詞暗含其中。因此,有關難民返回權的這一案文不符合聯合國大會第194號決議。

     “這一段等於要求人們單方面違反達成的和平協定。如果執行,也違背締約方之間關於通過談判最後解決難民返回問題的協議。

     所以,本次會議如此涉足於世界上最危險的衝突之一,是無助於事態解決和不負責的做法。如在一份檔草案中所提出的,加拿大認為並繼續認為,《宣言》應該單獨、不加聯繫地提及有必要譴責反猶太主義。加拿大參加這次會議,對我們認為重要的問題有著明確的立場。我們不會犧牲原則或改變我們長期以來堅持的關於中東衝突的公平政策。

     “加拿大感到遺憾的是,世界會議沒有能夠承認基於宗教和語言的歧視與基於種族主義和仇外心理的歧視存在著密切、有時是不可分割的聯繫。

     “令人特別遺憾的是,聯合國大會1994年在關於設立‘第三個反對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十年’的決議中,深表關切種族主義己演變成基於宗教、語言、民族或文化的歧視性做法。對此,我們認為本次世界會議向後倒退一大步。在這點上,我們願意強調,加拿大認為基於其他理由的多重歧視包括性傾向、殘疾和文化障礙。

     關於過去的不公正問題,毫無疑問,加拿大認為跨太平洋的販奴在道德上深惡痛絕,是人類歷史上的污點。

     “關於與這一問題有關的案文,加拿大願意表明,《宣言》第10段是指今天對平民人口的普遍和蓄意的奴役是對人類的犯罪,如果現在發生橫跨太平洋的販奴,將是對人類的犯罪。

     “此外,加拿大對《宣言》第117118119段的理解是,根據國際法,這些歷史行為,儘管發生時屬於非法,但現在已無權提出補救。

     出於這些理由,加拿大請求將這一發言列入大會記錄,並在大會最後檔中明確反映我們的保留意見。”

          6.  智利代表作了如下發言:

     德班會議以重重困難和緊張關係而結束,其實這也是我們所要解決的這些問題的特點。我們在這裏關切的核心是人的多樣性、它的財富和它的衝突。然而,我們不得不對某些議題上的嚴重對立感到遺憾,它使我們忽視了大會決定召開本次會議時確定的總體目標。我們認為,儘管在有些問題上事端迭起,令人痛心,但我們仍然需要更多的自由去討論所面臨的各種問題,特別是應對新的風險和威脅,同時尋求現代手段去克服它們。我們意識到,要解決我們關切的問題,必須面對人類複雜的歷史:它自己對成百上千萬人所受苦難的解釋,人們對平等和正義前景不斷燃起的新希望,男人和女人不懈地努力建設物質和精神生活。

     “智利對德班進程抱有堅定的信念,這從聖地牙哥區域會議可以看出。在這次會議上,美洲人用歷史觀點審視它們的社會,既有批評,又有政治意願,力求在總體檔中反映美洲的具體情況、它的困難和希望。

     “對智利代表團而言,它首先考慮的是在最後檔中納入土著人民的全部權利。為此,我們國家自1990年以來對民主政府的努力一直給予支持。智利總統裏查多·拉各斯政府一直強調對原居民權利給予更多的承認,確認他們對國家發展的貢獻的歷史事實,改變他們幾百年來受到的不公平待遇,維護他們的尊嚴、特點和真正的多樣化發展。

     “在這次會議上,受害者問題是我們的一個核心工作議題。理所當然應該如此。人類的理想是共同、平等地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我們承認我們在保護受害者人權方面取得了進展,但我們也遺憾地看到,會議沒有能夠達成協定,找到嚴重或多重歧視的原因,以便採取行動應付當代種族主義的各種表現。我們關切注意到檔中沒有重點地提到貧困和缺乏能力這些問題。我們意識到一些代表團在列舉原因上有困難,但我們有責任為目前的問題尋找解決辦法。

     “我們今天通過《宣言和行動綱領》,是人類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不容忍現象的鬥爭向前邁出一大步。這是一巨大的勝利,強化了人權的普遍性以及國家落實德班協議的共同責任。

     “智利政府感謝南非政府和人民為組織和主辦這次會議付出的辛勤努力和貢獻。南非將永遠是為平等和民族自主而戰的標誌。

     “我們感謝祖馬女士所做出的努力、她的才智、毅力和勇氣。我們的成功有她一份功勞。

     “最後,我們對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瑪麗·羅賓遜夫人也表示謝意。走向德班的道路不是一條坦途,其中伴隨著擔心和恐懼,使他們多次陷入困境。有她的意志和執著,我們得以在本次會議上戰勝這些艱難險阻。

     “我在最後還應該謝謝非政府組織對這一進程的貢獻。它們的良知和呼籲一直是主動或被動地承受各種歧視和不容忍現象者的福音。

     “我希望將本發言載入世界大會最後記錄。”

          7.  厄瓜多爾代表作了如下發言:

     “我國代表團由政府和民間組織(非政府組織、土著人民和非裔人民)的代表組成,我們感到遺憾的是,儘管本地區各國共同作出了很大努力,但世界會議的談判沒有能夠就關於承認土著人民及其權利的宣言草案第262751段做出決定。

     “我國代表團希望重申它堅決支持土著人民要求國家承認其權利的主張。與遭受到排斥和種族主義其他階層人口一樣,我們盼望本次世界會議能夠明確界定種族主義及其後果,並根據關於處理種族主義“遺產”的行動綱領對它的影響承擔責任。

     “厄瓜多爾共和國憲法規定它是一個多文化、多民族和多語言的國家,也就是承認其人口的多樣性和土著人民的集體權利。根據建立在新的社會公約基礎上的這一法律原則,我們希望消除自殖民時代以來強加給我們的種族主義和各種形式的排斥。

     “為此,我們贊同結論,並同意在增進和保護人權小組委員會第1994/45號決議所載案文基礎上通過《土著人民權利宣言》,因為該決議明確承認土著人民這一類別。

     “最後,我們敦促各方打破僵局;否則我們就是支持對土著人民繼續實行歧視。”

          8.  厄瓜多爾代表還代表巴西、智利、加拿大、瓜地馬拉和厄瓜多爾作了下列發言:

     “聯合國系統內的許多判例確定性傾向是一個人權問題。這些判例所依據是宣佈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他平等的1948年《世界人權宣言》(第一條),所遵循的是《世界人權宣言》中關於人權不可分割的原則。美洲區域籌備會議《聖地牙哥宣言》也明確闡述了這一點。實現人權的普遍性,必須懲治侵權行為,保護被歧視者。這些判例表明,聯合國已經承認性傾向是一個人權問題[1][1]。對此,我們強調人權在國際上取得的進步,確立了非歧視和無任何區別的平等的原則。

     “在本次會議上,一個代表團在幾個代表團的支持下,明確表示性傾向是人類社會的一個現實,不能再熟視無睹,需要更深入分析、討論和辯論,以便利於全世界對這一問題取得共識。

     “鑒此,厄瓜多爾、巴西、智利、加拿大和瓜地馬拉代表團重申必須加強和推進人權和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不容忍現象的鬥爭,制定、執行和改進具體的政策和方案,切實反對當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不容忍現象與基於性傾向的歧視交叉時可能出現的嚴重的多重歧視。”

          9.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代表作了如下發言:

     “以仁慈真主的名義,

     “首先,我願意對南非政府和人民在這次重要會議期間給予我國代表團的熱情款待表示深深謝意。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代表團高度重視這次反對種族主義世界會議,切盼它取得圓滿成果。在過去兩年,她盡了最大努力,以謀求全面實現這一里程碑事件的崇高目標。我們積極參與了籌備進程,不惜餘力地本著合作和真誠的精神進行討論。我們在德黑蘭主辦了亞洲區域會議,希冀本次世界會議以團結和成功而結束。

“然而,在此最後階段,就在全體會議準備通過極費時間、高度敏感和複雜的討論和談判的成果時,過去幾天的突發事件無意之中導致某些國家將自己的觀點加強於人,對此我不能不感到沮喪和不滿。由於產生了這種不健康的氣氛,在國際社會的議程上佔有優先地位的巴勒斯坦和中東問題在這次世界會議上遭到嚴重挫折。而人們認為這次會議是有責任解決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的不公正問題的。

“在恐嚇、威脅和最後通牒的氣氛中,伊斯蘭會議組織的成員為公正解決巴勒斯坦人民遭受壓迫的根源問題而作出的一切努力全部白費了。最後,雖然有關方提出了反對,有關中東和巴勒斯坦問題的所有段落統統遭到刪除,並在最後檔中代之以新的段落。缺乏透明度並且使用不民主的方法誘使主權國家接受關於這個問題的某些措詞和想法,這種現象在國際會議的歷史上確實是從未有過的。

“因此,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必須對這種非理性和不健康的做法表示沮喪,並且堅決認為這種不幸的傾向不應成為今後世界會議的先例。

“此外,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雖然同意這次世界會議的最後檔的所有其他部分,但是不能接受其中有關巴勒斯坦和中東問題的所有段落。伊朗認為,《德班宣言和行動綱領》遠遠未能解決目前中東的根本問題,尤其是被佔領的巴勒斯坦領土問題,因而它是不夠公正和平衡,而且是缺乏可信度的。實際上,上述段落是有意不提巴勒斯坦人民的悲劇和苦難的實質和嚴重程度。

“非常明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將一如既往地繼續致力於全面實現巴勒斯坦人民的一切合法權利,尤其是自決權、建立一個以耶路撒冷為其首都的獨立國家的權利、收回一切被占領土的權利以及所有難民返回家園的權利。

“至於《宣言和行動綱領》中的“大屠殺”和“反猶太主義”等詞語,我們的解釋是:“大屠殺”是指歐洲人對猶太人的屠殺;“反猶太主義”是指既反對猶太人也反對阿拉伯人。

“我們向巴勒斯坦人民傳遞的資訊是簡單明瞭的。我們決不在他們合法權利的 問題上作出妥協。我們全力支持他們的事業並對他們的苦難表示深深的同情。世界人民不會寬恕以色列的不人道的政策和做法,因為它們是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的清楚表現。非政府組織論壇向本次世界會議提交的最後檔的有關部分證實了這一斷言。我們認為,巴勒斯坦人民的苦難以及他們在過去50年中遭到種族主義佔領當局廣泛和粗暴違反的合法權利在本次會議上沒有得到應有的適當考慮。因此,不能認為本次世界會議在這一方面取得了成功。

“最後,謹請秘書處在本次世界會議的最後報告中全面反映本發言的內容,並以此作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政府對於本次世界會議的《宣言和行動綱領》的立場。”

          10.  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的代表作了以下發言:

“首先請允許我感謝南非總統、政府和人民主持這次十分重要會議的舉行。我認為主持舉行這次會議是南非的成就之一。

“如同許多同事一樣,我曾經希望這次會議會形成一種較好的氣氛,特別是會以種族和解的精神使得人們更加團結起來,譴責一切形式的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我們希望,如果今後發生類似事件,無論是在氣氛、還是在各代表團的言詞和誠信方面,都將會有所改進。

“我這樣說,是因為我們感到某些代表的發言激起了種族主義情緒,而不是促進種族和解。我們仍然抱有很大希望和期待,而且我們相信,本次會議在同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作鬥爭方面已經取得巨大進展。

“雖然敘利亞希望使用更加清楚的言詞,尤其是在中東問題上(這裏我指的是具體做法,而不是中東和以色列問題的政治解決辦法,因為從一開始我就同意一些同事的意見 :我們不是來這裏尋求解決辦法的),雖然這次會議不是解決阿拉伯—— 以色列衝突的和平進程的一部分,我們不應忘記種族主義的做法正在被佔領的巴勒斯坦和阿拉伯領土上實施。不言而喻,我們有檔可以證明他們曾經摧毀房屋、使用F-16戰鬥機、將居民趕出家園、推倒樹木,尤其是橄欖樹、強迫遷移、圍困、使人挨餓以及殺害兒童。所有這些都是種族主義的行為,而且很明顯以色列正在實施這些行為。當然,我知道我們在西半球的一些朋友和同事不喜歡這些話,但是,如果他們不喜歡的話,那為什麼還要來參加會議呢 ?然而,我國及我國代表團進行了合作,並盡其所能使會議成功。我們作了一切努力來尋找所有人都能同意的措詞,而不是讓我們自己滿意的措詞。

“我想指出,我們毫不遲疑地參加了你們提出的宣言草案,並沒有堅持伊斯蘭宣言或者不要宣言,因為我們希望南非能夠保持作為會議東道國的強有力地位,並使其他國家相信所有與會者都為會議成功進行了合作。不管那些退出會議的人提出什麼解釋或者使用什麼藉口,是他們破壞了會議,或是試圖破壞會議,而本來是誰也不應這樣做的。與此相反,我們盡了一切努力使會議成功,因為這次會議是在南非舉行。

“我想就你們提出的這個檔發表一點意見,是關於“大屠殺”含義的理解和內容的意見。當然,我想先說明“大屠殺”無論發生在哪里都是件可怕的事情。但是,我們必須提醒對此十分敏感的歐洲朋友 :“大屠殺”是在歐洲發生的,而且多數是歐洲人幹的。把“大屠殺”的概念普遍化(歐洲人似乎是想把他們的負罪感分配給全世界)是個錯誤。

“讓我們本著良心,鼓起勇氣,說出真相。他們說,“回顧過去,永遠都不能忘記“大屠殺”。”這是什麼意思 ?那些設想、計畫和執行“大屠殺”的人不應忘記它。我們從來沒有參與大屠殺”,我們今後也絕對不會參與。這就是我們不能接受這個籠統詞語的原因。我們希望使用非常準確和非常具體的詞語,而不是可用於世界上所有國家的詞語。

“我的發言到此為止。我想再次感謝大家和南非的偉大人民。”

          11.  瑞士代表作了以下發言 

“這次世界會議是一個寶貴的學習機會。我們想感謝東道國南非為此作出了巨大努力。我們終於意識到對於許多國家來說,保留“種族”一詞及其含義是何等重要。

“這可以用他們獨特的,因而不同於歐洲痛苦的經歷的歷史作出解釋。“種族”一詞的專門負面的詞義是與過去幾個世紀中的種族主義和生物學概念聯繫在一起的,尤其是在納粹時期。因此,在這一方面,我們應當強調指出,我們把種族看作是社會思維的產物。

“不管怎麼說,絕對不能將種族作為實施歧視性做法或者宣揚種族優勝論的理由。因此,瑞士同意比利時代表代表歐洲聯盟就“種族”和“種族主義”兩詞在主要委員會上所作的發言。

          12.  巴巴多斯代表(同時代表伯利茲、古巴、圭亞那、海地、洪都拉斯、牙買加、聖文森特、格林伍德以及特立尼達和多巴哥)以及瓜地馬拉、日本、拉脫維亞、新西蘭、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和土耳其等國的代表都表示有意在通過宣言和行動綱領草案之前發言。由於時間有限,會議主席建議他們把發言稿交給秘書處,以便全文照錄在會議報告中。

          13.  巴巴多斯代表(同時代表伯利茲、古巴、圭亞那、海地、洪都拉斯、牙買加、聖文森特、格林伍德以及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發言如下:

     “對於《宣言》第10段有如下保留意見:

        “我們聲明,跨大西洋奴隸貿易及相關的對於非洲人和非洲人後裔奴役的種族主義奴隸制度構成危害人類罪。”

          14.  瓜地馬拉代表的發言如下:

     “瓜地馬拉代表團完全地並且毫無限制地承認土著人民的身份及其個人的和集體的權利,包括其自決權,並且在《和平協議》的範圍內通過《關於瑪雅人、辛卡人和加里夫納人的身份和權利的協定》在國家一級承認這些權利。

     “我們認為,土著人民的權利在國際一級也應予以充分承認,而不應有任何限制或者條件。在有關《土著人民權利宣言》的談判中,我們也曾堅持這種觀點。因此,我們要求記錄在案:我們對於《德班宣言》第262751段中的某些規定有保留意見。

     “瓜地馬拉代表團還對會議主席有關中東問題的文件的第6段和第8段有保留意見,不能予以接受,因為這兩段中的政治內容應由以色列國和巴勒斯坦權力機構通過政治談判加以決定,而且這些內容不符合本次會議的主題,也不適用於有關情況,例如難民情況。

     我們還遺憾地指出,本次會議沒有適當地處理反猶太主義和“大屠殺”的問題;“大屠殺”是種族主義情緒引起的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罪行。大事化小或是企圖將這兩個問題排除在本次會議的議程之外的做法表明,目前世界上仍然存在反猶太主義的嚴重表現,對此我們應當注意。

     “我們希望在會議的最後報告中完整地反映我們的保留意見。”

          15.  日本代表的發言如下:

     “日本代表團一直認為,結果檔應以協商一致的方式通過,我國代表在她的發言中已經強調了這一點。因此,我們十分感謝調解人和談判者為尋找共同立場和促成會議成功作出的巨大努力。基於這一認識,我國代表團同意大家的意見,贊成通過有關中東問題和歷史問題的段落。

     “關於《宣言和行動綱領》,日本代表團已經同意協商一致意見,但是由於在時間方面受到異乎尋常的限制,在通過這些檔時我們沒有收到其最後文本。因此,我們希望保留就這兩份檔提出進一步意見的權利。”

          16.  拉脫維亞代表的發言如下:

     “拉脫維亞代表團希望表示讚賞本次會議主席女士的領導。在過去九天中我們開展了詳盡而又富有成效的討論。儘管在本次會議的目標以及有人提出的一些段落是否應納入目前這些檔等方面很難達成共識,我們還是堅持以上看法。

     “我們不能同意在最後檔中單獨挑出某個地區,並指名道姓地批評某個國家(以色列),因為我們認為這種做法不符合本次會議的全球性質。拉脫維亞在本次會議的籌備階段已就這個問題表達過同樣的意見,現在明確重申這一點。

          17.  新西蘭代表的發言如下:

     “新西蘭很高興同其他代表團一起感謝南非在本次世界會議的議程遭到質疑的情況下作出了巨大努力使得我們的工作得以圓滿結束。

     “然而,我必須要求將新西蘭代表團的關注記錄在案:在檔的幾個地方對於殖民主義的提法是籠統的,將殖民主義同奴隸制、種族隔離和種族滅絕等災禍相提並論。《宣言》第16段特別引起我們關注。新西蘭承認,許多國家在殖民主義制度下發生的一些不公正行為按目前的標準來看是令人憎惡的。如果那些不公正行為是出於種族主義態度和做法,殖民主義可被視為種族主義的根源之一。

          18.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代表的發言如下:

     “本次世界會議應當承認,族裔身份的差異早以各種方式表現出來,但是應該看到殖民時期的種族主義構成了一種沒有先例的思想和行動體系;這種體系來源於跨大西洋奴隸貿易以及隨之而來的奴役非洲人的全球種族主義奴隸制的發展。結果,種族主義等級觀念得以發展,從而促進了對於受奴役人們的商業剝削和社會剝削。

     “這些虛假的和不道德的觀念逐步全球化並最終形成目前各個社會的族裔關係。由於這段歷史,族裔和種族身份之間的表面差異導致根深蒂固的衝突、持久的不信任以及仇恨、負罪和羞恥。

   1.  危害人類罪

     (a)  奴隸制

        “本次世界會議應當確認,奴隸制、跨大西洋奴隸貿易、契約船以及其他形式的奴役構成危害人類罪,是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根源和表現;非洲人及非洲人後裔人民、亞洲人及亞洲人後裔人民以及土著人民曾經是而且目前仍然是這些行為及其後果的受害者。

     (b)  種族隔離和種族滅絕

        “本次世界會議應當確認,種族隔離和種族滅絕構成危害人類罪,是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根源和表現;世界會議應該確認這些行為已經造成無數罪惡和苦難,應該重申,無論何時何地發現這些行為,必須予以譴責並且防止其再次發生。

   2.  殖民主義

     “本次世界會議應當確認,殖民主義也是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根源和表現;非洲人及非洲人後裔人民、亞洲人及亞洲人後裔人民以及土著人民曾經是殖民主義的受害者,而且目前仍是殖民主義後果的受害者。我們確認殖民主義已經造成無數罪惡和苦難並且重申,無論何時何地發現殖民主義,必須予以譴責並且防止其再次出現。

   3.  真相與和解

     (a)  道歉

        “本次世界會議應當確認,數以百萬計的男人、婦女和兒童由於奴隸制、跨大西洋奴隸貿易、契約船以及其他形式的奴役遭受了無數苦難,並且促請那些曾經實施這些活動並從中獲利或致富的國家向這些活動及其後果的受害者明確表示道歉。

(b)  牢記

        “本次世界會議應當強調指出:牢記以往的罪行與過錯,無論何時何地發現這種罪行與過錯,即予以明確的譴責同時說出歷史真相對於實現國際和解是至關重要的。

(c)  賠償

        “本次世界會議應當確認,上述罪行和不公正行為無可否認地導致了貧困、不發達、邊緣化、受社會排斥以及經濟上的差異、不穩定和不安全;這種情況影響到世界各地許多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因此,會議應該促請那些曾經參與過奴隸制、跨大西洋奴隸貿易和契約船活動並且從中獲利或致富的國家向受到影響的國家和人民作出賠償,同時為減輕影響而採取適當的補救措施和其他措施。

        “我們支援會議主席為確保深入對話以實現會議目標而作出的努力,並將繼續鼓勵尋求協商一致的意見。”

          19.  土耳其代表的發言如下:

     “土耳其代表團認為,宣言草案第50段之二中的詞語“在一個國家中在人數上處於少數的種族主義集團”不應解釋為暗示承認存在種族主義的少數。

     “我要求在會議的報告中逐字反映這篇發言。”

          20.  然後,會議以協商一致的方式通過了主要委員會提交的《宣言和行動綱領》草案,並將其命名為《德班宣言和行動綱領》。

          21.  巴西、中國、伊拉克、墨西哥(同時代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國家集團)、卡塔爾(代表伊斯蘭會議組織)、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同時代表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爾和沙烏地阿拉伯)以及委內瑞拉的代表都表示有意在通過《宣言和行動綱領》之後發言。由於時間有限,會議主席建議它們把發言稿交給秘書處,以便在會議報告中全文照登。

          22.  巴西代表的發言如下:

     “我以巴西代表團的名義感謝您,主席女士,以及南非人民,感謝你們在過去幾天中在德班給予我們的盛情接待。

     “我們為這些檔能夠獲得通過感到自豪。我國代表團認為,《德班宣言和行動綱領》是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進程中的重要的一步。

     “巴西代表團的規模和成員多樣性說明我國對我們的審議意見的重視。我們在這裏達成的協商一致意見尤其考慮到確認非洲血統人民和非洲土著人民是歧視和歷史罪惡的受害者,巴西認為,我們關於歷史問題的談判為我們在以下方面提供了一個框架:承認錯誤並以要求國家採取肯定和積極的執行政策的適當方式表示自責,以及加強在這一領域的國際合作。我們還認為,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是我們在這裏進行的討論的癥結。因此,政治問題和潛在傾向決不應當損害我們在德班取得的成就。

     “我們對保護加劇和多重不容忍現象的受害者的人權問題至為重視。我們感到遺憾的是,這些基於多種理由的歧視現象中,例如基於性別和殘疾的歧視,其中許多並沒有明確列入歧視理由的最後清單。我們認為,在宣言和行動綱領的有關段落中明確提到這些問題可以被理解為確認這些現象的重要性。我們關於性別定位的觀點是眾所周知的,並反映在厄瓜多爾等國的發言中。

     “最後但並非最不重要的一點是,我國代表團要對瑪麗·魯賓遜女士和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全體工作人員付出的全部努力表示感激,是他們的努力促進了這次會議的召開和成功。我國代表團認為,我們的《宣言和行動綱領》是一個重大的勝利,增強了人權的普遍性,而且它們明確地、準確地和不可否認地反映了我們在保護和促進世界人權方面的集體責任。”

          23  中國代表的發言如下:

     “中國代表團願就反對種族主義世界大會通過的《宣言和行動綱領》有關歷史教育問題的內容闡述以下立場。

     “我們認為,各國政府應該根據大會最後檔的要求,採取切實措施,確保編寫的教科書忠實、客觀、準確地反映歷史,包括上個世紀發生在亞洲等地區的侵略戰爭歷史。”

          24.  伊拉克代表的發言如下:

     “我國代表團希望對這次會議全體與會者,尤其是東道國南非所作出的努力表示讚賞,大家努力的目的是提出一項宣言和行動綱領以充當人類努力打擊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指導方針。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關於外國人佔領和居住區的許多重要問題沒有討論,儘管它們是這次會議議程的一個必要的組成部分,這一點值得注意。此外,在會議期間,某個集團以一種符合其本身意願和有利於其本身目的的方式通過了旨在指導會議的習慣做法和方法。

     “我國代表團遺憾地指出,《宣言和行動綱領》中關於中東問題的段落並沒有反映被佔領阿拉伯領土的實際情況,巴勒斯坦人民正在忍受的種族主義做法和他們正在遭受的壓迫和種族歧視。因此,我國代表團聲明,它既不支持就有關中東問題的段落所達成的一致意見,也不受其約束。我請求把這一聲明載入會議文件。

     “我們希望這一聲明適當反映在這次會議的記錄中。”

          25.  墨西哥代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國家集團作了兩次發言,發言內容如下:

關於土著人民的發言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國家集團各國代表團意識到對土著人民來說其權利得到國際承認的重要性,因此向各國保證並敦促各國:

      使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世界會議閉幕時通過的《德班宣言和行動綱領》中所載的任務和建議的執行和後續行動取得持續進展;

      重申建立承認土著人民的權利並有權充分參與國家的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以及制定和執行旨在戰勝貧困的戰略的多種族、多文化和多語言社會至為重要;

      作出一切必要的努力,使聯合國關於土著人民權利的宣言草案的談判在舉行世界土著人民國際十年活動時得以結束。

關於受害者問題的發言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國家集團在區域性和全球性籌備整個過程中的首要關注問題是確認受害者。從區域角度而言,確定受害者並沒有遇到在德班出現的困難。

     “我們認為,種族主義的根源和原因,像確定受害者一樣,在美洲國家在聖地牙哥對目前情況進行客觀和透明的分析時就開始明朗了。

     “受害者並非是一種思想意識上的分類。他們是社會團體、人民、群體和個人—— 非洲血統的人、土著或移民,他們在這些現象的惡劣影響下過去遭受了極大的痛苦,而且今後還將繼續受到折磨。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國家集團認為,這些人的處境由於性別、年齡、殘疾、血統、語言、宗教、經濟地位或社會出身等原因而惡化。

     “該集團許多代表團還認為,性別定向應當列為一項導致加劇歧視或多重歧視的原因。

     “該集團要進一步敦促承認所有易受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影響的群體。為了取得協商一致的意見,我們已與其他區域集團一起作出了極大的努力。

     “我們並不完全贊同最後檔,但把它看作一個必須通過世界範圍促進和保護人權系統內主要機構得以加強的進程。

     “我們提請注意,我們所取得的成果是不夠的。作為一個區域,我們準備繼續以一種建設性和容忍態度與世界其他區域進行合作,以剷除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

     “我們還將履行我們在聖地牙哥區域會議上作出的承諾。”

          26.  墨西哥代表還代表墨西哥提交了一份聲明如下:

     “我們對所有同意必須澄清宣言草案第27段的代表團表示感謝,對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國家集團、其他區域、尤其是對參加這次會議的土著群體代表來說,第27段是一個敏感的段落。不過,墨西哥重申,在它看來這一段沒有必要。

     “總之,已經開始的討論確認加速關於土著人民的權利的宣言工作的緊迫性,該宣言目前正在人權委員會上進行討論。

     “福克斯總統的政府支持墨西哥土著人民提出的要求,確定了一項有關這些人的國家和國際戰略。去年8月,墨西哥通過了一項憲法改革,儘管改革的力度還不夠,但它標誌著朝著確認土著人民的自決和自治方向明顯前進了一步。

     “墨西哥與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國家集團一道,極力要求在這次世界會議上執行一項更加廣泛的議程,這一點已經反映在《宣言和行動綱領》中,《宣言和行動綱領》認為承認土著人民本身是一個要害問題。

     “我們還盡力試圖確保土著人民有廣泛機會獲得他們認為在可持續框架內進行發展所需的資源,並不受任何限制地參與社會所有領域和不受任何歧視地參與各級決策進程。

     “墨西哥重申其堅信在全國範圍內尊重和確認土著人民的所有權利,並重申它的政府保證與土著人民一起努力尋求解決其面臨的緊迫問題的辦法。

     “上述問題是一筆急需處理的歷史債務。我們意識到能否鞏固一個民主國家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土著人民的集體計畫是否確實納入國家的優先考慮事項。

     “最後,我國政府希望表示,如果我們要為將來奠定基礎的話,承認土著人民是法律的主體是一項不可避免的補救步驟。”

          27.  卡塔爾代表(代表伊斯蘭會議組織)發言如下:

     “我代表伊斯蘭會議組織要求大會在通過最後檔之前審議這一發言。

     “以下是對伊斯蘭會議組織全體成員就世界會議某些主題採取的立場的合法解釋。

     “首先,關於主席案文的第2和第4段,伊斯蘭會議組織希望提出以下聲明:

      關於主席有關中東問題案文的第2段中提到的大屠殺,伊斯蘭會議組織全體成員國強調以下事實:大屠殺發生在歐洲,歐洲以外的人民和國家不承擔任何責任。

      就主席關於中東問題案文中提到的反猶太主義而言,伊斯蘭會議組織全體成員國強調以下事實:閃米特人絕大多數是阿拉伯人。

     “因此,我請求將這一聲明全文轉載於這次會議的正式記錄。

     “第二,我還要請求主席確切地向會議陳述最後《宣言和行動綱領》中主席案文每一段的具體編排。我們的理解是,主席的案文將取代《宣言和行動綱領》原始案文中有關中東、大屠殺和反猶太主義的段落。

     “第三,我還要求卡塔爾國今天代表伊斯蘭會議組織發表的聲明全文轉載於這次會議的正式記錄以及會議的報告。”

          28.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代表(還代表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爾和沙烏地阿拉伯)發言如下:

     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

     “我們代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代表團以及巴林國、沙烏地阿拉伯王國、阿曼蘇丹國、卡塔爾國和科威特國代表團,不僅要真誠地感謝南非主辦了這次會議,而且要感謝你親自作出不懈努力以確保這次會議取得成功。

     “我們各國代表團與伊斯蘭會議組織各成員國代表團合作,有效參加了這次會議及其小組委員會的工作,以達成協商一致的意見。

     “儘管這次會議在提交給它的許多問題上面臨著困難,但是我們的代表團始終以一種孜孜不倦和真誠的態度工作到最後,目的就是為了就一份能夠反映所有各區域集團所關注的問題和先入之見的最後檔的案文達成一致意見。

     “然而,儘管我們作出了這些努力,但是一些代表團在維護其不容改變的立場和先入之見時所堅持的態度,使得無法就這次會議工作期間所提出的提案達成一致。

     “在強調伊斯蘭會議組織在主要委員會上所作發言的內容的同時,我們還希望指出,我們不能接受最後檔所列的某些概念,因此,我們各國代表團希望明確:

      大屠殺的概念反映發生在歐洲的歷史事件。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在世界其他地區不曾發生過類似事件。而且,正如人們每天在被佔領阿拉伯領土上親眼目睹的種族主義做法一樣,這一概念不僅僅限於某個特定的民族或群體。

      關於親猶太人主義概念,應當清楚地知道,事實上,阿拉伯人也是閃米特人,因此,任何一個集團都沒有專有權壟斷這一概念。

      最後檔中有些措詞和概念與伊斯蘭教教法的教規相矛盾。出於這一理由,我們不受該檔中的這類措詞和概念的約束,因此,這些措詞和概念不需要承擔任何政治和法律後果,也沒有義務責成我們在國家一級採取任何預防、立法、司法、行政、管理或其他措施。

      我還要代表我們各國代表團請求主席夫人將我們的這次發言載入這次會議的正式工作文件。”

          29.  委內瑞拉代表發言內容如下:

     “玻利瓦爾省委內瑞拉共和國代表團希望作如下發言,並要求將其發言載入本次會議的報告。

     “委內瑞拉參加本次會議是因為它堅信國際社會需要一個協商一致的最後檔。因此我們積極支援這次會議的工作方法,尤其是祖馬夫人所作出的努力,對這次會議取得成功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在智利聖地牙哥舉行的美洲區域會議上達成的某些案文和協議的措詞既沒有納入這次世界會議的宣言,也沒有納入其行動綱領。與困難問題有關的不能構成我們現在正在通過的案文一部分的其他一般段落也沒有列入這類措詞。在這一方面,我們希望指出,我們投票贊成不要再繼續討論沒有取得協商一致意見的段落,以便促進該檔的通過,因為我們認為,如果繼續討論下去,就不可能通過這一檔。不過,我們要鄭重聲明,這一表決並不預先表明我們對上述段落中提到的問題的實質內容持支援立場。

     “關於與受害者有關的部分,我們對以下事實表示遺憾:在某些情況下,並不是對所有人都採取公平待遇,特別是對土著人民。案文中沒有明確表示道歉,但是我們接受這些案文時的理解是,受害者遭受的痛苦和相應的補償將歸咎於殖民主義。如有必要,我們將在收到西班牙文全文時再提出補充意見。

     “我國代表團贊同這次會議上達成的協商一致意見。請接受我們對已經做出的出色工作表示的祝賀。我們還要對南非人民和政府對我們的友好款待表示感謝。”

          30.  在第20次全會上,總報告員還對會議報告(A/CONF.189/L.1Add.1-3)進行了介紹。會議通過了報告草案並授權總報告員遵照聯合國的習慣做法完成該報告,以便將它提交大會第五十六屆會議。

          31.  在同一次會議上,主席提交的一項決議草案未經表決獲得會議通過,該草案向大會第五十六屆會議轉交了會議的報告,其中包括《宣言和行動綱領》。有關案文見決議2,第一章C節。

 


第八章  會議閉幕

          1.  200198日第20次全體會議上,肯雅代表以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世界會議參與國的名義提出了向東道國和向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表示感謝的決議草案。會議未經表決通過了上述決議草案(案文見第一章第3和第4號決議)

          2.  肯雅代表以非洲國家集團的名義作了下列發言:

“對非洲來說這是一個歷史性約會,我敢說這個約會是有成果的,建設性的和令人不能忘記的。我們相信我們在德班創造歷史,並相信這是正確的。畢竟,南非這個偉大國家以最不可思議的方式反映了種族主義的邪惡和多樣化的豐富。

“因此,國際社會在南非宣佈和承認奴隸制和奴隸販賣,特別是跨大西洋的奴隸販賣是危害人類罪是很確當的;這不止是今時今日,而是永久的。

“紐倫堡明確地指出了,危害人類罪是沒有時限的。也具有重要意義的是現在預期並會根據第119段作出道歉和適當的補償。

“今日我們要紀念的是曾受到最可怕和最不人道待遇的那些人。”

          3.  印度代表以亞洲國家集團名義作了以下發言:

“我代表亞洲國家集團發言。我們來到這個景色優美的德班市,深信沒有比南非這個友善的國家更能保障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世界會議獲得成功的地方了。南非人民打敗了種族主義最可惡的表現—— 種族隔離。我們將向好客的德班市民告別,我們感到我們的信心得到了證實。

“我們得到了Mbeki總統在他的開幕致詞中提出的先見的啟發。以及您,主席夫人,以身作則引導我們作出努力,將這一先見體現為原則聲明和將構成本會議任務的崇高理想落實為措施。您不屈不撓地將各種不同的觀點彙集起來,以便形成共識。您是那麼有耐心和那麼寬容。您隨時都願意抽出時間提供幫助。

“以亞洲集團和我國代表團的名義,我感謝您和南非政府和人民作出這麼巨大的努力來保證世界會議的成功。我們也感謝會議秘書長,瑪麗·羅賓遜女士作出的不屈不撓的努力。我們將與貴國和其他國家合作,繼續我們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齊心合力的全球性決心。

          4.  斯洛伐克代表(以東歐國家集團名義)的發言如下:

“我代表東歐集團加入我的同事們表達對您,部長夫人的感謝,您作出的努力使本會議獲得成功,您顯示了領導才能,特別是在會議的關鍵時刻。

“我要感謝南非共和國總統和政府主動地作為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世界會議的東道國以及所有南非人民的良好組織和合作。我們特別感謝擔任會議秘書長的高級專員羅賓遜女士,謝謝她對整個過程作出的個人投入;我們也謝謝執行協調員Singh先生和所有的工作人員。

“我們感謝與名區域協調員和所有代表團的合作並對一直維持到最後的妥協精神表示滿意。

“最後,也是很重要的,我們想感謝會議服務處和口譯人員的耐力和苦幹。”

          5.  墨西哥代表以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國家的名義作了以下的發言:

“能代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國家代表團發言我感到很榮幸,對於該區域的國家來說,德班會議無疑是人類要求平等的奮鬥的分水嶺。

“我們通過了前所沒有的檔。我們對過去作了批判性評估。我們從中獲得了教訓,我們認識到—— 和自我認識到—— 我們目前還面對的缺點和問題。我們成功地鑒定了一個健全和解過程的要素並採取了措施推廣和建立一個能消除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新文化。

“請讓我再次表達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國家集團對南非政府的款待和我們在德班受到的殷勤招待和照顧的深深感謝。

“我希望能把我們對你的領導能力的真誠和深厚的讚賞記錄下來。你的才能和政治外交手段是達到我們所取得的成果的關鍵因素。

“我也感謝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為了提高全世界對本會議的意識而作出的不屈不撓的努力,並感謝她持久的樂觀精神。

“我想代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國家集團感謝那些主持各工作組、起草委員會、和主要委員會的人以及各調解人所進行的工作。我們感謝他們所有人的堅持和耐心。

      “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集團也感謝秘書處和會議服務處的工作人員,他們在本會議的討論過程中為各代表團提供了支助。

      “我們的努力獲得了結果。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集團成員都深信德班各項協定將允許我們促進和帶來主要的變動—— 在法律、政策和決定優先次序方面的變動,尤其是國家、社會和個人態度和意識上的變動。”

          6.  比利時代表以歐洲聯盟的名義作了下列發言:

      “我感到榮幸能代表歐洲聯盟發言。與歐洲聯盟有聯繫的中歐和東歐國家—— 保加利亞、愛沙尼亞、匈牙利、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捷克共和國、羅馬尼亞、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亞以及各准會員國—— 賽普勒斯、馬爾他和土耳其也加入這一聲明。

      “歐洲聯盟歡迎以協商一致方式通過了德班會議最後檔。

      “主席夫人和會議秘書長夫人,我們讚賞您們作出的巨大努力,使德班宣言和行動綱領得到普遍的同意。

      “我們首先想再闡明一下以下的事項:

  該宣言和行動綱領是政治性的而不是法律檔。這些檔不能強加於任何人任何義務、賠償責任或獲得賠償的權利。這也不是當初的企圖。特別是,該宣言和行動綱領中都沒有會影響到一般法律原則的案文,而一般法律原則在國家責任方面排除追溯適用國際法的可能性。

  此外,歐洲聯盟參加協商一致意見是因為其中提到停止和扭轉過去某些做法的延續性後果的措施。這不應被理解為接受對這些做法的賠償責任,也不意味著要改變國際發展合作、夥伴關係和休戚相關的原則。它不會改變目前國家和國際發展合作標準的性質。

      “我請求將本聲明逐字記錄入會議報告裏。

      “德班會議是一個獨特的機會,讓歐洲能夠表達它對一個極之重要的問題的意見。我們都知道種族主義和不容忍現象是在全世界每天都發生的現實。因此,打擊種族主義和仇外心理的禍患是我們每一個人的重要任務。

      《因此,歐洲聯盟從一開始就決定竭盡全力,協助德班會議獲得成功。

      《從今以後,這個會議的舉行允許保存了若干成果。由於這個會議,我們聽到了數以千計的男人、女人和兒童的呼聲,因而加強了我們與這禍害作鬥爭的決心。

      《德班會議也允許我們在對種族主義原因和來源的思考方面取得了進展。我們在這裏特別花了很長的時間來討論過去的不公正。這是正當的。歐洲聯盟承認並且譴責過去和現在不論在什麼地方發生的奴役形式和奴隸販賣所引起的巨大苦難,以及殖民主義最該受指責的方面。

      《德班因此是面對我們共同過去的一個機會。某些人稱其為一個懊悔的行為,另一些人稱其為內疚的行為,又有一些人稱其為道歉的行為。但是最重要的是想結束我們歷史上最黑暗的章節,以便在互相尊重、休戚相關和夥伴關係的基礎上重新建立新關係的願望。”

          7.  在同一次會議上,宣讀了南非總統塔博·姆貝基先生閣下的一份書面發言。在南非外交部長和會議主席Nkosazana Dlamini Zuma女士閣下及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兼會議秘書長瑪麗·魯賓遜女士的閉幕發言後,會議主席宣佈會議閉幕。閉幕發言的全文見附件四。

 


 

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
不容忍現象世界會議檔清單

    

議程
項目

            

A/CONF.189/1

7

臨時議程

A/CONF.189/1/Rev.1

7

世界會議議程

A/CONF.189/1/Add.1

7

臨時議程說明

A/CONF.189/2

8

臨時議事規則

A/CONF.189/3

8

暫定工作方案草案

A/CONF.189/4

9

宣言草案

A/CONF.189/5 Corr.1

9

行動綱領草案

A/CONF.189/6

8

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不容忍現象世界會議關於全體會議一般性辯論發言名單的安排建議

A/CONF.189/8

8

世界會議籌備過程期間認可參加會議的非政府組織一覽表

A/CONF.189/9

9

關於適當生活水準所含適足住房問題特別報告員

A/CONF.189/10

9

秘書處關於非政府組織所提交檔的說明

A/CONF.189/10/Add.1

9

聖母友誼會提交的文件

A/CONF.189/10/Add.2

9

泛神教國際團契

A/CONF.189/10/Add.3

9

“圖帕伊·阿馬魯”革命運動提交的文件

A/CONF.189/10/Add.4

9

人權監察站提交的文件

A/CONF.189/10/Add.5

9

布拉馬·庫馬裏斯世界修行大學提交的文件

A/CONF.189/10/Add.6

9

歐洲婦女遊說團提交的文件

A/CONF.189/10/Add.7

9

奧羅莫族支持團體提交的文件

A/CONF.189/10/Add.8

9

荷蘭土著人民中心提交的文件

A/CONF.189/10/Add.9

9

土耳其研究中心(Turkeistudien Arastirmalar Merkezi)提交的文件

A/CONF.189/11

 

全權證書委員會的報告

A/CONF.189/L.1Add.1-3

 

世界會議報告草稿

A/CONF.189/L.2Add.1

10

主要委員會關於《宣言》草案的報告

A/CONF.189/L.3Add.1-3

10

主要委員會關於《行動綱領》草案的報告

A/CONF.189/INF.1

 

與會者名單

A/CONF.189/Misc.1

 

國家機構提交的文件

 


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先生的發言

       南非的領導人之一、我們的兄弟、塔博神父于昨天逝世了,請大家起立,默念片刻。

       我們必定都覺察到此時此刻在這個地點、談論這個主題的象徵性意義。

       在數十年內,南非是最惡形惡狀的種族主義的代號。但在今天,主席先生,你和你的同胞們已經使它的含義從不公正和壓迫的同義詞轉變為開悟和希望的燈塔,對受到困擾的非洲來說是這樣,對整個世界來說也是這樣。

       朋友們,對召開這個世界會議而言,有什麼地方比這裏更合適的呢?有誰比南非人民更能夠教導我們如何克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不容忍現象的呢?向你們敬禮,主席先生,我們要禮敬你們的首創精神。向你所代表的英勇運動致敬。

       我們向馬迪巴致敬,我們為今天見不到他而感到遺憾,但是從更深層的意義上說,我們感覺到他與我們同在。

       我們悼念所有在這個國家為爭取正義和自由的人,從莫漢達斯·甘地到奧利弗·坦博;從史蒂夫·比科到露絲·弗思特—— 乃至今天我們正在哀悼的戈萬·姆貝基。

       我們也確認F.W. 德克勒克的勇氣,他面對不可避免的前景,勸使自己的族人加以接受。

       可是說實在的,朋友們,我們來這兒是為了學習,而不是慶祝。我們來這兒分享經驗、願景和評估—— 看看我們走了多遠,還必須往前走多遠,才能戰勝種族主義。

       我們能夠慶祝的一件事情是:種族主義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受到譴責。時至今日,很少人公開否認人類生而在權利上一律平等。

       但是,還有許多人由於是特定群體的成員而受害,不論這些群體是民族、種族或宗教群體,是按照性別或世系加以界定的。

       這種歧視往往以謬誤的藉口作為推託的理由。有人求職不果表面上是由於學歷不夠;找不到住房則由於他們的社區犯罪率高。

       但是,這些事實即使都是真實的,也往往是受到歧視所造成的。不公平現象使人們陷入貧困,貧困又成為為不公平辯解的理由-新老錯誤就這樣接二連三地發生。

       在世界上的許多地區,有許多人受到虐待,不能得到保護,因為他們不是公民,而是不受歡迎的移民。可是,他們到達一個新國家以後所從事的工作往往是該國急切需要的,他們來到這個新國家,並不是出於自己的選擇,而是由於在自己的國家受到迫害,而成為了難民。這種人特別需要得到保護,並且有權受到這種保護。

       在另一些情況下,土著人民和少數民族受到壓迫,因為他們的文化和表徵被視為對民族團結的威脅—— 當他們表示抗議的時候,抗議行為被視為他們的罪證。

       在一些極端的情況下—— 令人感到悲哀的是這樣的情況太常見了——  一些群體的成員被迫離開家園,甚至被殘殺,只因為有人聲稱:他們的存在威脅到別人的安全。

       有時候,這些問題有一部分是以往的可怕錯誤遺留下來的—— 例如殖民國家對土著人民的剝削和趕盡殺絕,或由另一些人把成百上千萬人視為商品,運到別處賣掉,以獲取商業利益。

       發生這些事件的年代越是久遠,越難追查責任。但留下了後果。還是使人感到痛苦和憤怒。死者通過他們的子孫大聲疾呼,要求伸張正義。

       追查與過去罪行的瓜葛,從物質上糾正當前不平等現象來說,並不總是最積極的方式。但人活著並不光是為了吃飽肚子。繼往開來的感覺是人人身份認同的一個整體部分。

       一些歷史性錯誤可以追查到還活著的人或者還在經營的公司。他們必須為那些錯誤負責。在和解過程中,受害者有可能饒恕他們,但他們不能要求饒恕,以為有權得到饒恕。

       遠較難於處理的情況是個人的利益和損失已經被最近發生的另一些交易搞混了—— 但在當前的社會和國家以及當初罪行的案犯之間還是存在著承續的關係。

       我們大家都有義務考慮一下自己在這個複雜的歷史傳承關係中所處的位置。人們總是比較易於想起自己的社會所受到的傷害。設想自己的財富與別人在過去和現在所受到的苦難有什麼關係,會比較不自在。但是,如果我們誠心克服過去的衝突,大家都應該用心思考一下。

       政治領導人擔當公職,代表整個社會,負有特殊責任。他們應該對自己的族群負責,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應該為族群、對先人做過的事情負責。最近數十年來,我們看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事例,國家領導人承擔了這種責任,承認了過去犯過的錯誤,要求受害者及其子孫原諒,或者向他們道歉。

       採取這樣的態度並不能糾正過去的錯誤,但往往有助於使現在、乃至將來、脫離過去的桎梏。

       但是,主席先生,不論怎麼說,務必不要使過去的錯誤轉移了我們對當前罪惡活動的注意力。仇恨和偏見敗壞了以往幾個世紀的形象,我們的目標必須是在這個新世紀內消除仇恨和偏見。

       這種鬥爭是我們聯合國工作的核心。在今年舉行過的最不發達國家問題會議、愛滋病/愛滋病毒特別會議、或將於下月舉行的兒童問題特別會議等活動中,我們往往發現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是有待克服的最大障礙。

       此外,在維持和平和建立和平的工作中,我們常常必須一再地同仇外心理和不容忍現象作鬥爭。

       只有當我們從根源取締了這些罪惡活動以後,我們才有希望防止衝突于未然。其含義是:必須在每個社會中採取堅定的行動加以根除,因為沒有一個社會具有免疫能力,這確實是可悲的。

       去年,各會員國的領導人在《千禧年宣言》中決心“採取措施,確保尊重和保護移徙者、移徙工人及其家屬的人權,消除許多社會中越來越頻繁發生的種族主義和仇外心理現象,促使各國社會更加和諧、更能容忍”。

       主席先生,上面那些文字揭示了本會議以真正的議程。在我們離開德班以前,務必議定一些實際措施,供各國採取,以履行上述保證。它必需反映在我們的預算和發展計畫、法律和體制、尤其是學校的課程中。

       切記:沒有誰一生下來就是種族主義者。兒童在生長過程中從其周遭的社會中形成了種族主義的觀點,大眾新聞傳播媒介往往故意或在不經意中加強了一些成見。我們務必不要犧牲了新聞自由,但是必須積極駁斥一些偽科學的論調,以正面形象取代負面形象,教育兒童和公民們不要害怕多樣性,而要珍視它。

       這個世界會議的籌備工作特別困難,因為不容易就這些問題達成協商一致意見。

       是的,我們都同意譴責種族主義。但是,這個事實使得人們對種族主義和對任何具體個人或群體的指控具有特別的傷害作用。它傷害到自尊心,因為很少人承認自己是種族主義者。這種指控引起恐懼,因為某一個團體一旦被指控為種族主義團體,它就可能成為報復的目標,或許會隨即受到迫害。

       目前最能反映這種情況的地區莫過於中東了。猶太人歷來在世界上的許多地區和歐洲受到反猶太主義行為的傷害,他們成了最臭名昭著的大屠殺的目標。這個事實不容忘記或貶損。因此,許多猶太人痛恨針對以色列國提出的種族主義指控,這是可以理解的,在無辜的平民受到不分青紅皂白、完全不能令人接受的攻擊事件時,這樣的指控更是令他們痛恨。

       但是,我們不能以這個說法勸使巴勒斯坦人對受到的傷害善罷幹休,他們歷來受到移徙、佔領、封鎖、目前又受到法外殺害,至於如何加以描述,並不重要。

       但是,朋友們,相互指控並不是世界會議的目的。務必以改善受害者的命運作為會議的主要目標。

       務必承認:所有國家都必須處理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問題。不要光是指責某一個國家或某一個地區,在我們離開德班以前,每一國家務必承擔義務,根據我們已經議定的總原則,擬訂和執行取締種族主義的本國計畫。

       代表們歷經幾周和數月,盡心盡力地議定了上述原則。他們的工作取得了重大的進展。已經議定《宣言和行動納》的一大部分,例如涉及土著人民、移徙者、難民和“非裔人民”等困難問題的案文。

       朋友們,世界會議考驗著國際社會的意志,看它能否針對在人民生活中佔據中心地位的專題團結起來。不要經不起考驗。會議的籌備過程已經促使許多不同國家的民間社會高度地動員了起來。它引起了期望,不要使人灰心。

       如果我們沒有達成任何協定就離開德班,就應該使各國社會中處境最糟糕的階層得到慰藉。而要是在會議結束以前,能夠克服一切困難,呼籲採取得到大家支持的行動,就應該向在全世界向種族主義進行鬥爭的英勇人民發出希望的信號。

          大家務必超越歧見。唇槍舌戰曠日持久,應該結束了。在反對種族隔離的長期鬥爭末尾,1994年選舉期間,響徹南非全國的口號是:SEKUNJALO。讓我們響應這句口號:時候到了。

南非共和國總統塔博·姆貝基先生閣下的發言

          我代表南非人民和政府,榮幸地歡迎大家來到南非,參加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世界會議,並通過會議向全球幾十億人民傳遞希望的資訊。

          我們相聚一堂,因為我們都決心確保全人類過上有尊嚴的生活。我們與會於此,因為我們決心確保無人會因其種族、膚色、國籍或者出身而遭受侮辱和鄙視。

          我們共同致力於實現以下目標:全人類應享有平等人權,享有決定其前途及國家命運的一切權利和可能。

          這就意味著不能以任何理由剝奪人們建立自己國家的權利,或是使其淪為既無權利又無可能建立真正家園的永久難民。

          我確信我們決心共同宣告,沒有任何民族的文化、語言或傳統是低人一等的,是應該遭到鄙視、嘲笑和毀滅的。我們堅決認為,所有民族和所有國家均有權保留自己特點和民族自豪。

          我們相聚在德班,因為我們明白貧困並不是自然的人類狀況。因此,對於那些由於遭到剝奪,因而貧窮而被迫乞討、偷竊和賣淫的人來說,以及對於那些濫用藥物以減輕饑餓和絕望的痛苦的人來說,貧困是對其人類尊嚴的直接打擊。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我們來到這裏開會,是因為我們認為,既然貧困並非自然的行為而是人類社會的產物,我們國際社會必須共同戰鬥,擊敗貧困和不發達。

          我們在所謂的理智的新時代相聚一堂,因為我們知道,目前人類社會實際上擁有擊敗貧困和不發達的知識和手段。

          現在需要回答的問題是:如何運用這些豐富的知識和物質資源使得世界各地的貧困一去而不復返。

          我們之所以在德班開會,是因為我們必須確認,在我們這個平凡的世界中有許多人因為不是白人而遭到鄙視和侮辱。

          他們的文化和傳統被視為野蠻和原始的,他們的民族特性遭到抹殺。這些非白種人深深地陷在貧困之中。有人說,這些是人,不過是黑人,不同于白人的黑人。

          對於那些不得不忍受現實世界痛苦的人來說,黑人民歌手的憤世嫉俗的歌詞似乎道出了他們的心聲:“白皮膚,裏面請;粽皮膚,等一等,看看情形;黑皮膚,啊,對不起,不能進,不能進!”

          我之所以這樣說(可能有些人認為我說得太直和太嚴厲),是因為我來自有過奴隸制、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痛苦經歷的民族。

          這個民族知道淪為瘋狂的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的受害者意味著什麼。這個民族的婦女受苦最深,因為她們還同時遭受性別壓迫和性別歧視。

          為了消除奴隸制、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的後果,我們一直鬥爭到今天,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還將進行鬥爭。由於這種受壓迫的經歷,我們還知道,當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宣佈再也不能允許以種族、膚色、國籍和出身為理由壓迫別人的時候,會取得何等巨大的成就。

          我們歡迎你們來到南非,歡迎你們作為戰友參與鬥爭,以擊敗和懲治危害人類的種族隔離罪行。

          因此,我榮幸地借此機會歡迎各位代表世界各國來到我們這個不久以前種族主義還十分猖獗的國家開會,並且再次向各位表示我國廣大人民的深深感激之情,感謝你們挺身而出反對有人犯下的危害人類罪。

          我國廣大人民深信,你們之所以進行了長期的鬥爭,是因為你們反對任何地方的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

          他們歡迎你們決定在這裏舉行本次世界會議,因為他們認為,你們深信我們也將繼續積極參加世界運動,決心堅持鬥爭,直到從地球上消滅種族主義。

          他們歡迎你們的到來,因為這將給我們一個機會,可以向你們大家重申:我們從根本上反對奴隸制、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

          這將使我們有可能向世界人民作出保證:我們會珍惜當年在反對種族隔離的鬥爭中建立起來的友誼和團結,因而會參加你們為消除奴隸制、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的後果而進行的艱苦鬥爭。

          那些被黑人民歌手稱之為“粽皮膚”和“黑皮膚”的芸芸眾生對這次重要的世界會議期望很高。他們相信,通過這次會議,將在他們國家和全世界形成一個團結和持久的全球性運動,幫助他們解除因膚色而遭受的苦難。

          他們抱有這個希望,是因為他們的苦難是真實和巨大的。然而,他們也可看到,其他一些人雖然也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卻過著體面的生活,而且確信明天會更好。

          窮困潦倒,前途茫茫,以致被迫卑躬屈膝以求一飽,許多人捨棄一切逃離家園,試圖在異鄉他國找到希望中的生活。

          當年我們奮起反對種族隔離是出於共同的人性,今天我們同樣必須團結起來,消除奴隸制、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的後果,因為目前這種後果仍然使得幾十億有色人種過著窮困無望的生活。

          沒有人願意做奴隸,願意接受殖民統治,願意遭到種族壓迫。時代的衝動使得一些人犯下了危害同類的罪行。

          當然,我們這個時代的潮流告訴我們,必須盡一切力量解救那些因其祖先遭受奴役、殖民統治和種族壓迫而致使其至今身受種族主義、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折磨的人們。

          本次世界會議必須宣告:在北半球和南半球的所有國家中,令人絕望和墮落的有色人種貧民窟再也不能存在下去了。

          本次世界會議必須表明,將採取何種實際行動,促使世界發生變化,讓全人類真正享有不可剝奪的人類尊嚴權利。

          政府合法性的重要部分來自為人民服務的承諾。我國的經歷表明,人民對於其他國家人民的痛苦感同身受。

          對於廣大人民來說,人類團結並不是陌生的概念。他們認為,本次世界會議必須傳遞這樣一個資訊:世界人民受到新的國際主義的鼓舞;我們決心採取統一行動,彌補歷史上人類浩劫所造成的損失。

          本次世界會議必須鼓舞世界各國人民並且告訴他們:各國政府、各國人民以及各非政府組織已經作好準備,將其知識、技術和資源用於創造一個沒有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以及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新世界。

          會議必須向世界人民傳遞希望的資訊:我們都已決心積極致力於爭取世界和平,以使全人類在任何地方都有機會在自由和安全的條件下得到全面和充分的發展。

          中東迫切要求公正、穩定和持久的和平,這種和平早就應該實現了。巴勒斯坦人民,同以色列人民和世界其他國家的人民一樣,有權在自由和安全的條件下得到全面和充分的發展。

          我們非洲也應獲得和平,將人們從死亡和毀滅中拯救出來;也應有機會在自由和安全的條件下得到發展。

          因此,需要為我們非洲人創造條件,讓我們走上消除奴隸制、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的後果的漫長之路,並最終消滅這個非洲人深受其害的禍害。

          在剛過去不久的那個世紀中,數以百萬計的人民遭受了可怕的苦難。猶太人遭到了大災難。種族滅絕發生在盧旺達。在上世紀中,一些瘋子在種族優越的反人類思想指導下組成了罪惡政權。

          然而,在同一個世紀中,人們發表了《世界人權宣言》這樣一項全球性的契約,使得全人類有可能為實現該文書中所載的崇高目標而積累知識和手段。

          我們相會在德班是為了作出承諾:我們將實現這一崇高目標,並將採取措施以確保目標得以實現。

          我再一次歡迎大家來到我國,這個在你們幫助下從種族隔離的桎梏中解放出來的國家,並且希望在歡慶勝利之際給本次會議以啟示:通過這次會議使二十一世紀成為恢復全人類尊嚴的一個世紀。

  南非共和國外交部長、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
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世界會議主席
Nkosazana Dlamini Zuma女士閣下的發言

          在接受本次會議主席的職務之時,理應向在會議開幕前夕不幸去世的反對種族主義的勇敢戰士和非洲之子,Govan Mbeki致以特別的敬意。

          在人類的共同努力下,奴隸制、奴隸販運、殖民主義以及種族隔離已經不復存在。這是因為人類不能容忍人壓迫人的現象,因為人類已經敢於宣告:人生而平等,享有其固有的權利和尊嚴。這些金玉良言載於《世界人權宣言》,並已成為全人類的指南和希望。

          作為非洲婦女的代表,我知道奴隸制和殖民主義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天天見到這種禍害造成的嚴重後果。非洲遭受的苦難來自:衝突、赤貧、種族主義、邊緣化、社會排斥、不發達、經濟差距、屈辱以及無尊嚴。所有這些的根源在於可惡的奴隸制和殖民制。

          我們可為本地區在反對種族主義的長期鬥爭中的作用感到自豪。馬哈特瑪·甘地就在本省發動了非暴力抵抗運動,後來引發了印度和世界的民族解放運動。南非在抵抗運動方面具有悠久的歷史,其標誌是第一個榮獲諾貝爾和平獎的非洲領導人Albert Lututi酋長就來自本地區。儘管反對種族主義的鬥爭已經取得勝利,但是世界各國仍在繼續同現代形式的種族主義進行戰鬥。我希望在本次會議結束之時,我們將就對付種族主義的方式和方法向國際社會學習並且交流經驗。

          本次會議必須發出響亮的號召,要求世界人民消滅十惡不赦的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其他的不容忍行為。與此同時,我們還必須制訂長期的行動方案,以供各國政府在各級執行。

          在確認迄今為止所開展的工作時,我想感謝所有成員國在各自區域中作出了貢獻。接著在日內瓦舉行了緊張的籌備會議。實際上,有時形勢十分不妙,但是我們堅持下來了,並且取得了很大進展。我們必須繼續努力,因為我們知道處理這些問題所涉的敏感性和痛苦。我希望,我們將共同應付面對的挑戰。我們一定要成功,因為我們承受不起失敗。在本世紀結束之時,我們一定要回顧這次會議,並把它看作向種族主義發起進攻的第一仗。

          青年首腦會議和非政府組織論壇已經討論了上述問題,並且要求本次會議留給他們一個沒有種族歧視、沒有性別歧視、容忍與和平的世界。我們不能辜負他們的期望。在過去幾十年中,志士仁人為反對種族主義英勇犧牲,前赴後繼。建立這樣一個新世界也能告慰烈士們的在天之靈。

          在結束發言之前我還想感謝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及其秘書處,否則就是太粗心了,因為他們在困難的條件下開展了出色的工作。

          因此,我謙卑地接受各位代表分配給我的任務,擔任本次會議的主席。我的成功有賴於大家的合作。我知道,大家無疑將盡一切可能作出貢獻,使會議取得成功。只有發揚兄弟姐妹般的團結精神,堅持不懈,真誠合作,我們才能成功。

          納爾遜·曼德拉,我們鬥爭的偶像,在他所著的《通往自由的漫長之路》一書中發人深思地說道:“我在這裏休息了一會兒,偷偷地看了一眼四周的美麗景色,並且回顧了自己的歷程。但是,我只能休息一會兒,因為伴隨自由而來的是責任;我不敢在此逗留,因為旅程還沒有結束。”

          我真誠地希望,在本次會議結束之時,我們將自豪地回顧所走過的路,並且落實我們將以協商一致的方式通過的行動綱領和宣言。

聯合國大會主席Harri Holkeri先生的發言

          祝賀您當選為本次會議主席。我深信,以您的經驗和智慧,您一定會帶領這次重要會議取得成功。

          我榮幸地以聯大主席的身份在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行為世界會議的開幕會上發言。本次會議是去年九月千禧年首腦會議召開以來舉行的5次聯合國專門會議和特別屆會之一。作為聯大主席,我受命落實各國和各政府首腦所通過的《千年宣言》的執行。本次會議應能接受挑戰並且證明各成員國是真正致力於執行《宣言》的。

          《千年宣言》集中了1990年代的全球發展議程,但它同時也反映了國際社會在價值觀念和原則方面的獨特的一致。《宣言》中的許多目標和原則同本次會議是緊密相聯的。

          各國政府在《千年宣言》中承諾不僅僅尊重一般性人權,而且明確表示毫無例外地尊重平等權利。《宣言》重申,背景各不相同的人必須互相尊重,並且決心消除種族主義行為和仇外心理。《宣言》還責成我們保護那些處在不利地位的人。

          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構成對於人類尊嚴和自由的最嚴重的打擊。一個社會,如果容忍種族主義,就一定會破壞其和平和公正。聯合國自成立以來就一直把反對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的鬥爭作為其首要工作之一。主要是根據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和期間世界人民的慘痛經歷,《聯合國憲章》規定,促進和保護所有人的人權,不分種族、性別、語言或宗教等任何區別。

          聯合國大會這些年來在反對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的鬥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它不僅是開展辯論的政治論壇,而且還是擬訂具體方案的決策機構。

          三個向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進行戰鬥的十年、前兩次反對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的世界會議以及目前的反對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動員年都為反對種族主義的鬥爭作出了貢獻。

          聯合國在結束種族隔離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這是整個國際社會的一大成就,並且標誌著體制形式的種族主義的滅亡。然而,在大眾傳媒、國際旅行以技術進步使得人們日益接近的同時,我們也看到在世界範圍內不容忍現象、仇外心理、種族主義、種族歧視和種族衝突的表現有死灰復燃的趨向。移民、難民、族裔和宗教少數人群以及土著人民的基本權利正在遭到剝奪。在世界許多地方種族衝突再起引起人們的關注。出現了有關種族和族裔淨化的新理論。不平等現象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緊迫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聯合國大會於199712月決定,國際社會應當機立斷對付日益猖獗的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大會決定召開世界會議以提出具體建議,制訂著眼於行動的國家、區域和國際措施,同一切形式的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進行鬥爭。

          我們在此開會是要在這場鬥爭中邁出一大步。我以極大的興趣觀察了本次會議的籌備過程。在形成最後檔方面已經取得很大進展。現在我鼓勵大家努力工作,使得本次會議的成果成為一個里程碑,以便各會員國和聯合國採取進一步行動。就現有的未決問題達成協定仍然需要堅強的政治意願和高超的領導藝術。

          德班是本次會議的真正象徵性的論壇,它提醒我們大家:只要有政治意願和決心,就可作出變革。德班給了我們一個獨特的機會,讓我們把本世紀變為民族諒解的世紀、接受多樣化的世紀以及尊重差異的世紀。我們已經到達一個關鍵的歷史階段,從今以後每一個人都應成為人類大家庭的平等成員。

          我們負有重大的責任。我仍然堅信,我們有能力改變態度並且解決人類關係的根本問題:如何以尊重和容忍的精神與人相處。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兼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
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世界會議秘書長
瑪麗、魯賓遜女士的發言

          今天,標誌著許多人多月以來為之長期和努力工作的一項活動的開端。對於作出貢獻的所有人,特別是德班和南非人民,我要熱情地說一句“感謝你們”。

          我們是走了漫長的一段路才來到德班的。事實上,這是一條崎嶇不平的道路。我還記得18個月以前為本會議舉行的第一次正式活動—— 在日內瓦舉行的關於“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不容忍現象受害者的可用補救辦法和各國在這方面的良好做法”專家研討會。自那時以來,為了建立起我們對於現代世界種族主義的瞭解,我們走了很長的路。舉行了4次區域會議、5次專家研討會和三屆籌備委員會會議。曾經舉行了長時間的起草案文會議,在世界各地都開展了各式各樣的活動,而重點就是德班的主題。

          在心理上和實質上,我們也走了很長一段路。我們的德班之旅幫助構築了關於誰是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的受害人、能夠提供什麼樣的補救辦法以及什麼是最好的預防措施的思維。到為本次會議擬出了平衡表時,就種族主義的起源、原因和補救辦法所取得的更全面的瞭解必須極大地有助於本會議。

          與此同時,這次會議絕不容易。請人們正視自己中間的種族主義問題並不總是受歡迎的。現在就有一種趨向說“在我們國家沒有這種問題”。指責他人總是要比認真看待我們自身的偏見來得容易。

          而且,我們對於談判的困難不應感到驚訝。我們將要在此處理的問題,在國家、區域、地方等等如此之多的層次上都會遇到。這些問題屬於聯合國和國際社會必須加以應對的最敏感問題之列。在今後的一個星期內,這一點是值得記住的。

          我們還應該記住,我們不可能在德班解決世界上的所有問題。

          我一向強調的一個主題是,我們所有人都屬於一個人類大家庭。家庭不會就每件事情取得一致。但是,家庭能就某些基本事務取得一致,而這就是家庭有力量的原因。我對你們所有人的請求是,讓我們就本次會議的基本目標取得一致,這並不是說我們要試圖解決國際議程上的所有問題。

          經過過去18個月的籌備工作之後,對我來說顯得更為清晰的一件事是,我們是如何迫切地需要以新的戰略同現代世界中的種族主義和不容忍現象作戰。對於那些說我們不需要就這個問題舉行一次世界會議的人,我要說,“看看你的周圍吧”。種族主義和歧視究竟造成了多少苦難、不平等、衝突?從人權角度看,本次會議至關重要。平等和不歧視是追求人權的核心。

          在德班是否能取得成功,應當以會議的結果是否為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不容忍現象的受害者帶來了行之有效的補救辦法和解脫作為衡量尺度。

          我也瞭解到,種族主義的種種當代形式是如何與過去密切相聯的。我認為,如果能夠就承認歷史上的不公正和為過去的罪行表示深切悔恨的措詞達成一致,本次會議就能夠在反對種族主義的鬥爭中取得歷史性的突破。如果我們能夠這樣做,會議就能夠與全世界億萬人民聯繫在一起並申明他們作為人的尊嚴。本次會議將象詩歌那樣融會貫通,並將深入人心。

          我們必須把注意力放在成果和前瞻戰略上。從某些角度看,這一旅途本身將在我們離開德班才開始。而那也就是對於我們在這些月份的籌備工作中和在本次會議當中取得的成績進行實際考驗的時候。

          如果能夠在此通過一份充實的案文並切實加以貫徹,德班就將不過是一個里程碑。我們在動身之前必須完成的任務是,對於必須加以貫徹的後續活動,對於由誰負責必需的行動和如何衡量進展,有一個清楚的理解。我呼籲每一位政府代表確保國家反對種族主義和歧視的責任得到充分理解,並象秘書長促請的那樣,通過國家行動方案或計畫採取行動加以落實。

          我呼籲政府間組織發揮作用,確保在它們自身的活動中使本次會議得到體現,並大力監測在此作出承諾的落實情況。

          至於聯合國的作用,籌備進程已經表明,聯合國不僅必須繼續開展反對歧視的歷史性鬥爭,而且還必須加強這場鬥爭。從受傷害的人,從不公正的受害人和爭取尊嚴和平等的人那裏,我們已經聽到了種種訴求。我已經從中得出了堅定有力的結論,我將設立一個直接向我報告的反歧視單位,就我們已經掌握的真知灼見,就執行你們的建議,採取後續行動,並維護共同的事業和不斷動員民間社會。在即將召開的聯大上,我將與會員國磋商,商討我們如何推動各種進程,落實通過各個區域會議和專家會議所產生的務實建議。

          民間社會在後續進程中的作用無論怎樣估計也不會過分。我特別期望非政府組織、此間在德班成立的國際青年論壇和整個民間社會迎接德班挑戰,與政府組成全球聯盟,把這場鬥爭推向前進。我的印象是,非政府組織確實正在迎接這一挑戰,並且知道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不容忍現象的鬥爭有多麼重要。

          在今後的一個星期內,我對所有各方特別是各位代表有三個要求。第一是精神的慷慨。我們在德班處理的不是小問題,這不是心胸狹窄,斤斤計較的時候。第二,我要求靈活性和容納他人看法的意願。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取得進展,而且,制訂反對種族主義和歧視的新戰略的迫切性有這個要求。最後,我呼籲要有遠見。我仍然深信,這能夠成為國際社會的一個決定性的關頭,我們有能力在本世紀開始的時候為一個更好和更公正的世界奮鬥。

          我們可以從非洲的“烏班圖”概念中得到啟迪,這一古老的用語包含著人性、關心、分享和與世界所有人和睦相處。德斯蒙德·圖圖大主教4月份來到日內瓦時解釋過這一概念,它代表著自私和自我中心的對立面。“烏班圖”為每個人灌注著力量,使之受到珍視,充分發揮潛力,同時與周圍的任何事和任何人保持和睦。

          當《世界人權宣言》提到“人類家庭所有成員的固有尊嚴及其平等”時,所體現的正是這種精神。《世界人權宣言》宣稱,“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應以兄弟關係的精神相對待”。當然,你們中有些人就象我一樣,願意將之稱為姐妹精神。但無論兄弟還是姐妹,讓這種精神洋溢在我們今後的一個星期的討論中,因為我們努力爭取的是一個不僅在言詞中,而且在事實上奉行平等和不歧視原則的世界。


   

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圓桌會議

          1.  2001831日下午3時,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不容忍現象世界會議在南非共和國總統塔博·姆貝基先生閣下的主持下舉行了一次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圓桌會議。姆貝基總統作了發言。

          2.  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先生主持圓桌會議開幕並作了發言。

          3.  參加圓桌會議的有:

拉脫維亞共和國總統瓦伊拉·維琪耶-弗賴貝加女士閣下

尼日利亞聯邦共和國總統奧盧塞貢·奧巴桑喬將軍閣下

塞內加爾總統阿卜杜拉耶·瓦德先生閣下

佛得角共和國總統佩德羅·維羅納·羅德里格斯·皮雷斯先生閣下

烏干達共和國總統約維裏·卡古塔·穆塞維尼先生閣下

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亞西爾·阿拉法特先生閣下

盧旺達共和國總統保羅·卡加梅先生閣下

古巴國務委員會和部長會議主席菲德爾·卡斯楚先生閣下

加蓬共和國副總統迪約布·迪文奇·迪-恩丁格先生閣下

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總統阿布德拉齊茲·布特弗利卡先生閣下

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總統委員會主席約佐·克裏紮諾維奇先生閣下

莫三比克共和國總理帕斯科亞·曼努埃爾·莫昆比先生閣下

剛果共和國總統薩蘇·恩基索先生閣下

          5.  加拿大、科摩羅、古巴、牙買加、拉脫維亞、阿拉伯利比亞民眾國、墨西哥、尼泊爾、菲律賓和西班牙代表向圓桌會議的與會者提出了問題或發表評論。

          6.  下列非政府組織的代表向與會者提出了問題或發表了評論:法學會、達裏特人權全國運動和婦女爭取和平和自由國際聯盟。

          7.  在互動對話中,與會者對問題和評論作了答復。

          8.  姆貝基總統和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瑪麗·魯賓遜女士作了最後發言。


   

南非共和國總統塔博·姆貝基先生閣下的書面發言

          這次歷史性的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世界會議即將落下帷幕。

          當我們準備返回各自家園時,我希望最誠摯地感謝你們前來德班參加這項重要的工作,在過去的兩個星期,無論在政府間還是在非政府的會議上,我們都在為此而努力。

          如果由於南非方面的失誤,給任何代表帶來不便,我也願意表示歉意。

          當我們準備返回各自家園時,我們自然要問自己:我們是否取得了我們來德班希望取得的成果?

          在我們遠未結束工作的時候,懷疑論者就說這次會議失敗了。不想來的一些人沒有來,因為他們對我們討論的社會邪惡給許多人帶來的痛苦無所憂念。

          有些人按自己的意願行事,顯然因為他們認為其他事情比團結世界人民開展一場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堅決鬥爭更多重要。

          我們這些深深關注所有人的人權和所有人的尊嚴這些重要問題的人來了,留了下來,並極其認真地討論這些問題。

          我們這樣做,就如我們始終不渝地堅持與反人類種族隔離的罪行進行鬥爭。

          我們達到了我們已明確採取的立場,同時我們又拒絕接受難以理解的一些人的人權高於另一些人的人權的說法。

          我們也頂住了壓力,沒有同意人的尊嚴可以在全球中不成比例地加以分配的不人道的提議。

          在我們在德班逗留即將結束的時候,我們可以肯定地說我們謀求實現的,我們都實現了。

          我們在這裏聚會,不僅以政府的名義,也以世界各國人民的名義。作為人民,我們吹起了響亮的號角,地球上的每個角落都可以聽到。

          本次世界會議向世界人民發起的呼籲是,因為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繼續蹂躪人類社會,我們必須十分堅決並鍥而不捨地與之進行鬥爭。

          世界沒有誰可以說他們沒有聽到我們的聲音。在我們共同的世界上現在沒有誰可以說他們坐視不動,是因為他們不知道。

          正是因為我們大家有正視種族主義災禍的勇氣,這一問題才與性別歧視這類同等重要的挑戰一樣,不再被淪入社會和公共政策的邊緣。

          反對種族主義世界會議發出的明確資訊是,反對種族主義的鬥爭是維護人權、維護人的尊嚴和消除貧困的鬥爭。

          國際社會將從德班聽到的另一資訊是,世界人民真正地同仇敵愾,決心共同對付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而不僅僅是對這些罪行進行譴責。

          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在我們已通過並共同承諾加以執行的《宣言和行動綱領》中看到這種統一的意志。

          我們通過《宣言和行動綱領》表明了一個事實:如果我們有致力於成功的政治意願,我們就能夠對所有的問題達成共識。它還表明,國際會議不是執意強加自己立場的論壇。

          我們正因為如此,才得以坦率、不受限制地討論,以取得議定的解決辦法。我們可以驕傲地說,我們大家為達成共識做出了認真的努力。我們中間沒有人得到了他所希望得到的一切,但我們卻開始了一個歷史進程,為繼續鬥爭、建設一個更美好的所有人的世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我們相信,那些提前離開會場的人也會接受《行動綱領》,也會參加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國際鬥爭。

          我們可以毫不猶豫地說,世界會議的另一項成就是它回答了我們大家提出的問題:我們應該如何反對種族主義,積極行動消除世界各地的種族主義。

          在我們這個世界上現在和將來沒有誰再可以說,他們不行動,是因為不知道如何去做。

          因為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對建設人道社會的努力構成了全球性的挑戰,所以決心迎接這場挑戰的我們需要戮力同心,為各地的所有人的尊嚴開展一場聲勢浩大的統一運動。

          世界會議的舉行為我們提供了一次機會,使我們能夠坐在一起,共同認識我們面臨的挑戰,共同承諾聯合行動,以推進建設全球反種族主義運動的進程。

          我們還必須向大會秘書長致意,聯合國為確保各國政府、非政府組織和青年共同關注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鬥爭而採取了這項舉措。

          作為政府,我們可能不同意非政府組織的某些結論,但不能因此而忽視這些組織是我們所說的全球反對種族主義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重要現實。

          還不應該削弱政府與青年和非政府組織一道發起聯合持久的進攻,迫使種族主義前線後退的決心。

          這也必須意味著,我們作為政府必須對世界人民負責,確保定期報告為執行所通過的《行動綱領》將要做的工作,如果無所作為,也要面對公眾的正當批評。

          我相信,我們大家都會同意,我們作出的行動承諾也是我們在全球各地團結一致採取行動的承諾。

          我們必須回顧我們建設的強大國際運動,並從中汲取靈感,那麼我們就可以在南非同心合力地反對種族隔離主義。

          我們大家在一起必須發表一項行動聲明:我們代表一種新的國際主義,它的基礎是確認對一個人的傷害就是對所有人的傷害。

          於是,我們給予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的受害者以力量和希望。他們單獨行動,可能太弱小,如果我們大家都認同世界會議關於團結世界人民反對種族主義的宗旨,他們就強大了。

          我們自己有幸作為代表參加這次會議,我們不能說我們沒有聽到那些被遺忘、被邊緣化、被看不起的人以前從未有機會說出的話語。

          我們離開德班時一定都知道了許多新鮮事。我們在告別這座城市時誰都不能說儘管我們以前對這些群體的命運一無所知但現在仍對它們的苦難無動於衷。

          即使我們一無所獲,只是讓那麼以前從未有機會打破沉默隔閡的人將他們受他人壓迫和剝削的動人故事講述給世人,使我們知道有些人的“已所不欲,偏施於人”,我們的成就也很大。

          一定是聯合國和我們大家的另一項責任是,幾十億人沒有聽到我們所聽到的這些證詞,應該讓他們也瞭解儘管人類社會對民主、人權和法治等重要問題上的成就引以自豪,但也存在固有的嚴重的不公正。

          主席女士,

          尊敬的代表們,

          我們現代的世界至少有四個突出的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冷戰的結束,為此有些人認為在全球權力角逐中有一種獨有的主導力量。

          第二個特點源於第一個特點,是這一集體主導力量所制定的全球政治和經濟議程的現實,由此導致採取這一力量所確定的代表優良品質精髓的措施。

          第三個特點是全球化進程,它與全球議程互通資訊,從而使其帶有別無其他選擇的自然過程的特點。

          我們願望提及的我們時代的第四個特點是,已經沒有力量的人進一步喪失力量,到頭來必須面對他們既無法施加影響也難以控制的現實。

          我們在德班聚會,來討論我們可以集體做些什麼以改變受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影響的人們的生活條件。

          換言之,我們在德班聚會,以盡已所能商計如何改變今天的最無能為力者和在進一步失去力量者的生活條件。

          這些大眾比任何人都渴望民主,渴望有人聽到他們的聲音,傾聽他們的意見,並作出反應。

          他們是維護人權和法治的毫無動搖的鬥士,因此也渴望有權與其他人一樣過上人的生活。

          他們對未來抱著殷切的希望,因為他們相信那些預言全球化進程將給他們帶來富裕的人的話。

          他們感到高興的是,他們已有可能被當作人來看待,而不再是執掌權力者為了固守權力、維持某種力量平衡而在巨大的意識形態遊戲中任何擺弄的可以改變也可以自由安排的數位。

          但是,他們從日常經歷中也知道所希冀的未來還沒有到來,他們與其他人仍然是不平等的。

          他們過的生活,又遠離權力機構,使一些人開始懷疑以民主方式改變他們的命運是否有效。

          他們也明白,他們進不去那個有人告訴他們的他們有權屬於的世界。

          他們知道,遭受饑餓和貧困是昨天和今天的命運,但明天也會一樣。

          正因為他們看到了這一切,才派代表到德班來,讓他們的關切和願望成為全球議程的一部分,來決定我們共同的世界在21世紀的面貌。

          我們作出的決定是這一議程應該包含的內容。其重要性要求我們必須嚴肅地考慮如何將其變為現實。

          它要求我們克服來自於從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不容忍現象受害者的沉默和隱蔽中受益的人的各種阻力。

          這些人將繼續辯言,遭受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不容忍現象之害的人不應該堅持自己的事業,也不應該宣揚自己感到的痛苦。

          正如他們在德班這裏試圖所達到的,他們將要求我們講述我們不願意講述的事情。因為他們視我們為人類社會的異已,所以他們將設法為我們決定我們的議程將包含些什麼。

          在德班,我們向所有這些說“不”。

          因為我們在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世界會議上是在做我們必須做的事情,所以讓我們來聽一下傑出的智利詩人帕布洛·聶魯達的話,他說:

“你要問:紫丁香花在哪里?

罌粟花瓣裝點的玄妙學說在哪里?

雨水拍打在它的字語上,穿透出無數空隙猶如鳥雀……

“你要問:他的詩為什麼不讚美夢幻和綠葉,不說一說家鄉中雄偉的火山?

“過來看一看街頭的鮮血吧!

過來看一看

街頭的鮮血吧!

過來看一看

街頭的鮮血吧!”

          但願聽到從德班發出的希望之音的人們不會有一天再重複帕布洛·聶魯達的話:

“從每個死亡孩子身軀之下,都立起一杆帶著眼睛的鋼槍,

每樁罪行之後,又誕生了粒粒子彈,

說不定有一天就射向你的胸膛。”

          我祝願你們一路平安,並祝願在剷除種族主義魔鬼的共同鬥爭中取得成功。

  南非共和國外交部長、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
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世界會議主席
恩科薩紮納·德拉米尼·祖馬女士的發言

          在這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歷史性會議結束之際,我想我們大家都同意,舉行這次會議、就擊退世界許多地方日益興起的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不容忍現象浪潮的實際步驟達成共識是對的。我也可想像到,我們也同意,本次會議在南非舉行是適當的,因為這個國家經歷了最醜惡的制度化的種族主義,而後又站立起來成為了在國際社會的集體努力下打敗種族主義的活證人。

          作為成員國在這裏聚會,我們不時地瀕臨懸崖的邊緣,但每一次都後退幾步,又勇敢地喚起我們內在的力量,作出巨大的努力保證會議的成功。事實真是如此,是堅強的信仰的力量支撐著我們走到最後,因為我們必須對自己說,為了子孫後代,我們必須為沒有種族主義弊端的容忍和和諧共處的未來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事實上,我們已經渡過了海洋中的驚濤駭浪。一路上,我們每每都要富有創造性地應對預料中的或預料不到的事件。與春天由含苞到盛開的花朵一樣,我們已商定了一個暫新的開端和一個暫新的“路試圖”我們都同意,奴隸和殖民制度的掠奪對廣義的黑人群體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使他們蒙受屈辱,使他們陷入貧弱。

          我們也同意,奴隸制度是反人類的罪行,道歉是必要的,不僅是為了金錢的利益,也為了恢復受害者的尊嚴和人的屬性。讓我們看看中東。我想本次會議上的每個人都不能不為他們每天在電視畫面上看到的痛苦而感動。正是巴勒斯坦男人、女人和兒童遭受苦難的畫面,使我們感到這個問題必須得到解決。

          最後,我們也同意,明確的、毫不含糊的道歉是彼此尋找這一漫長、崎嶇的征途的一個起點。道歉恢復了廣義黑人群體的尊嚴、自我價值和人的屬性。我們也同意,還要採取其他補救行動,糾正奴隸和殖民制度以及所有其他形式的種族主義的“遺產”。我們同意認真努力,提高因這些邪惡、因種族和性別而遭受損害的婦女的地位。

          我們同意,各地少數群體和土著人民因出身、文化、傳統、語言、社會地位和難民地位而遭受歧視和缺少機會,漠視他們的處境將給我們帶來永久的危險。因此,我們已達成共識,必須鼓勵為他們提供受教育的機會並改變課程,以反映每個社會中每個群體的利益。我們要求新聞和其他傳播媒體協助促進容忍、諒解、人類大同和多樣化世界的豐富這些積極的價值觀。

          我們在會議上也同意,全球化的概念和進程已進入了我們的方言和全球的語言。我們也同意,全球化對各國的影響不同。它使具有嚴重的奴隸和殖民制度影響的國家在經濟上更加不穩定,而最受益的卻是發達國家。

          全球化所及,特別是在南方的發展中國家,留下的是缺乏人道的赤貧、經濟邊緣化、社會排斥和欠發展。全球化造就了經濟難民,他們逃離貧困的祖國,到富有和繁榮的發達國家尋求救助和更好的生活條件。令人遺憾的是,這些難民在接受國遇到的是最惡劣形式的種族主義和仇外心理。

          因此,本次會議同意,必須對這一進程加以管理,引起它去應付我們這個時代最迫切的挑戰—— “消除貧困”。全球化已產生了足夠的財富和資源來這樣做。我們還同意解決維持全球經濟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結構條件,不平等和不公正反過來又加深了不發展和邊緣化,成為今天種族主義的根源。

          通過《行動綱領和宣言》,我們一致同意在所有國家調動一支“反對種族主義的全球大軍”,百折不撓,打退和消除種族主義的災禍。無論從政府間機構,到非政府組織和民間社會,我們在各種論壇都表示同意協同努力,結成夥伴關係,把我們的工作推向前去。我們剛剛通過的政治宣言是注重行動的和實際的。現在要需要政府和公民社會來確保它的執行。

          我們同意,在過去幾個世紀,沙文主義和惡毒的隔離制度根深蒂固。從其中走過來,本世紀到結束時必須成為反對種族主義的轉捩點,使我們永遠地擯棄所有這些直至今天仍壓抑著我們大家的陳舊的反人類和反社會的意識形態。

          在此刻,我們必須對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世界會議秘書長表示衷心和誠摯的謝意,感謝她和她的辛勤工作的團隊為會議成功提供了優良服務。

          我們還希望感謝迪亞羅女士和籌備委員會所做的基礎工作,這些工作成為我們辯論的依據。我們感謝21國集團,它提出的建議有助於會議的進展。我們也感謝舉辦區域會議的國家智利、伊朗、法國和塞內加爾,區域會議使成員國得以提出各自區域的立場,以回饋給這一進程。

          我們的會議是一個真正的具有包容性和基礎廣泛的磋商進程。我們應該向主席團成員表示深深的謝意,我們能夠完成工作得益於他們的鍥而不捨。口譯們為我們的工作提供了便利,使其更易於進行,他們的恪盡職守特別值得一提。最後但不是最不重要的,我希望感謝所有的區域協調員,特別是巴西、肯雅和墨西哥,它們十分傑出地領導了並行進程的活動。我還要向聯合國大家庭表示誠摯的謝意,它們不懈地工作,使我們的會議取得了如此的成功。

          我們懷著最為親切的敬意謝謝你們所有的成員國來到這個在你們真誠幫助下取得解放、剷除了最頑固的反人類種族隔離罪行的國家,這是我們的榮幸。如果任何代表團在會議中間有哪些不便,我們對此表示歉意。我還希望感謝姆貝基總統和祖馬副總統,以及我的同胞們的辛勤勞動和支持。

          莎士比亞的《暴風雨》中動人而又優美地提醒我們注意我們的美麗世界,被廢黜的普洛斯波羅的女兒米蘭達大聲喊到 :“啊,多麼勇的新世界,有這樣的人們”。你們就是這樣勇敢的、了不起的人們,英勇地迎接我們時代的挑戰。

          最後,我願意引用我們一位最傑出的詩人沃利·蒙蓋爾-塞羅特的美麗詩句,他在《奧菲-沃切回望》中說:

“我想回頭看看發生什麼,

已經發生了,

就象植物的根刺透土壤一樣悄聲無息,

我想回頭看看發生了什麼,

房屋上面是否總有炊煙或風塵,

我想回頭看看發生什麼,

已經發生了,

就象沉寂的植物浮現出綠的顏色,

我想回頭看看發生了什麼,

房子令我情不自禁地問到:是否有人住在那裏?

我發問時察覺有點不對頭—— 那個人是否活著?

我想回頭看看發生了什麼,

已經發生了,

就象我們所見植物的生命一樣恬靜……,就如植物開花和眼睛告訴我們一樣默默無聲:有些事情發生了。”

          今天,我們這裏的確發生了歷史性的事件。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
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世界會議秘書長
瑪麗·魯賓遜女士的發言

          這九天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十分疲勞的九天,但我認為疲勞一點是值得的。我們取得了很大的成績。許多人曾對本次會議是否能夠達成協商一致意見提出疑問,但我們最終取得了成功,這是一項不小的成績。

          我對不得不面對一個困難的過程,但卻依然決心實現在德班會議上有所突破這一目標的代表們表示稱讚。

          我並不是說本次會議已經解決了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及相關的不容忍問題。這些問題得到了述及,但卻尚未得到解決。但是我們有了一個框架。我們有了一個開端,這一點很重要。真正能夠衡量我們的工作的標準是:我們的工作是否使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受害者的生活有了真正的變化。

          中東在德班會議籌備過程中以及在這次會議的討論過程中佔據如此突出的地位,是不足為奇的。沒有人會對該地區仍在發生的有增無減的人類慘劇無動於衷。在我去年11月訪問中東之後,我報告了我對這兩個民族的印象,這兩個民族因歷史和地理因素而聯繫在一起,但目前卻被相互間看法上極大的、不斷加深的隔閡分離著。暴力行為使雙方的立場變得強硬,雙方幾乎都不願意瞭解或接受另一方的陳述。我得出的主要結論—— 實現持久和平與穩定的唯一途徑是進行和平談判,這要求雙方的領導人都體現出勇氣並承擔起責任—— 現在依然有效,而且在今天變得更加緊迫。

          德班會議敢於面對過去。會議通過的有關過去的案文具有歷史意義,因為該案文首次在國際社會所同意的這樣一份檔中,以明確、毫不含糊的措詞陳述有關問題。

          有關過去的措詞將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依然帶著傷痕的人當中產生反響。這是一項重大成果,我們大家都應當為此感到非常自豪。

          我歡迎列入有關國際社會致力於將發展中國家納入全球經濟,不讓其陷入邊緣化狀態的言辭,我也歡迎對“新的非洲倡議”表示的支持。“新的非洲倡議”聲明,非洲領導人將向非洲人民和世界作出共同努力、重建非洲大陸的承諾。

          儘管人們關注的要點是就案文進行的緊張的談判,但這些談判遠遠不能反映德班會議的全貌。

          我在這一周所看到的,是一次在各個不同層面舉行的會議。世界各階層人士首次聚集到一起,就各種威脅著多樣性的力量展開討論。德班會議向遭到排斥和處於邊緣化境地的人們提供了發言機會。

          我們聽到了青少年的聲音:吉普賽兒童、非洲血統的拉丁美洲青少年、曾經遭受奴役的青少年、土著青少年等。他們關於遭受種族主義和歧視傷害的敍述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令我們感動。但他們也給了我們希望:為了自己,也為了後代,他們決心擺脫這些傷害造成的影響。

          德班會議使種族主義所涉的性別層面受到關注。會議清楚表明了性別、種族主義與貧困之間的聯繫,強調急需處理這一層面。我們在愛滋病毒/愛滋病問題研討會上,更多地瞭解到了健康、侮辱、種族主義以及歧視之間的相互關係,並在由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組織的專題小組討論會上更多地瞭解到了種族主義問題和發展問題。一些出版物,例如教科文組織出版的書名為《團結起來打擊種族主義》的書籍,該書收錄了一些文章和訂立標準文書;人權署、國際移徙組織和國際勞工組織聯合編寫的《國際移徙、種族主義和仇外問題報告》,以及聯合國社會發展研究所組織的“種族主義與公共政策”問題學術界專家討論會等,加深了我們的瞭解。

          在“聲音論壇”上,我們聽取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士講述的關於遭受歧視的動人敍述,這些敍述證明,種族主義具有全球性質。

          我要向大家傳遞的主要資訊是:德班會議應當是一個開端,而不是結束。必須採取後續行動。要使會議商定的文件具有意義,政府就必須就這些檔採取行動。公民社會必須協助政府完成這項任務,而且必須確保會上作出的承諾得到履行。

          我看到,新的聯盟正在德班會議上形成,這一點使我受到鼓舞:各國議會聯盟突出表明了議員能夠發揮的作用;國家人權委員會有力地表明瞭它們要發揮作用的決心;人權委員會條約機構和特別機制發揮了積極作用;媒體和私營部門在打擊種族主義發揮的極為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強調。我相信,參加本次會議的非政府組織一定會決心將德班會議議程納入其活動。我希望,公民社會能夠接過本次會議的火炬,把它傳下去。

          我歡迎本次會議就人權署和人權事務高級專員應採取的後續行動提出的建議,期待著各國政府在落實這些行動方面提供合作和支持。

          現在我們有了一系列切實的建議,這些建議涉及國家計畫和方案,受害者待遇的改善,制定和執行更為嚴厲的反歧視立法和行政措施,普遍批准和執行《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和其他相關國際條約,加強教育(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改進受害者能夠利用的補救措施和手段,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現在應當重視的領域。這些是我們必須要做的工作。

          我應當向許多人表示感謝,在此我要提及其中的一些人。首先,我要向南非政府和人民表示感謝,感謝他們為德班會議做了籌備工作。在過去兩周內與我們一道工作的人員體現出了極高的效率和極為友好的態度,這些都大為便利了我們的工作,並讓我們在德班的日子令人難忘。

          我要感謝姆貝基總統,他在一個對他來說十分困難的星期裏堅定地同我們站在一起。我們忘不了他。

          我要向你本人表示特別的感謝,你擔任會議主席做得很出色,我還要特別感謝你的同事們,他們不遺餘力地開展了工作。

          在各國代表團中,點名感謝某些個人可能會引起不滿,但是我認為,我必須向比利時外交部長路易·蜜雪兒表示感謝,他為本會議作出了極大的努力。

          區域協調員、兩個工作組主席以及幫助解決疑難問題的人受到了稱讚,我也向這些人員表示感謝。

          如果沒有與會代表的不懈努力,本次會議就不可能取得這樣的成果。我還要向許多設法解決所遇到的各種問題的代表表示稱讚。這也是至關重要的工作。許多代表對討論提供了實質性投入,這些投入不太為人們所察覺,但卻在確保本次會議取得成功結果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後,我要對所有為本次會議的順利進行出力的人員—— 口筆譯員、新聞事務人員和編輯以及國際會議中心的所有工作人員—— 表示稱讚。正如我所說的,我們大家都已經十分疲勞,但是我確信,每個人都將休息得很好。但不能休息得太長,因為有許多工作在等著我們。


平行活動和相關活動

          1.  在徵求南非政府和會議秘書長的意見之後,在舉行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心理和相關的不容忍現象世界會議之際,在德班進行了多項平行和相關活動。a/

          2.  2001828日至91日,在Kingsmead 板球場舉行了非政府組織討論會。這一討論會標誌著一個在200110月斯特拉斯堡籌備會議上開始的進程的結束,代表各大洲將近3,000個非政府組織的8,000名人員參加了這次討論會。在五天時間裏,非政府組織討論了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及相關的不容忍問題,建立了網路和聯盟,並且相互交流了經驗。共設立了25個主題委員會,這些委員會的結果被提交《非政府組織宣言和行動計畫》起草委員會。平行活動過程中,舉辦了研討會、展覽以及由專家主持的全體會議。南非總統塔博·姆貝基先生和世界會議秘書長瑪麗·魯賓遜女士出席了開幕式。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先生于2001830日在討論會上發表講話。非政府組織討論會最後通過一項《宣言和行動計畫》。《宣言和行動計畫》於200194日提交世界會議全體會議。

          3.  國際青年最高級會議於2001826日和27日在德班舉行,來自世界各區域,代表多種文化、宗教及政治背景的700多名青年參加了這次會議。他們就一系列與種族主義相關的議題交流了經驗和看法,這些議題包括:教育、就業、公正、貧困、經濟,包括全球化、媒體、新的資訊技術,包括互聯網、少數群體權利、多種形式的歧視、人權與公民資格、殖民主義與外國佔領、奴役和販賣奴隸,包括賠償等。這項活動一直進行到非政府組織討論會結束。最後,會議通過了《國際青年最高級會議宣言和行動計畫》。這些檔於200192日提交給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瑪麗·魯賓遜女士和兒童基金會執行主任Carol Bellamy女士。《國際青年最高級會議宣言和行動計畫》於200195日提交全體會議。


          4.  世界會議期間,在德班展覽中心和會場共舉行了42項單獨的平行活動。其中,共有26項活動由聯合國機關、機構和計()劃署舉辦或共同舉辦。世界會議秘書長瑪麗·魯賓遜女士參加了幾乎半數平行活動。幾乎所有這些活動都向到會的每個人開放。包括代表、傳媒以及非政府組織代表。

          5.  下列22項平行活動由聯合國機關、機構和計()劃署組織:為非政府組織提供的每日情況通報(反對種族主義世界會議非政府組織聯絡股);專題小組討論會,“雙重傷害:種族主義和武裝衝突對兒童的影響”(秘書長兒童和武裝衝突問題特別代表辦公室);高級別專題小組討論會,“歧視與每個人都有關”(人權署);專題小組討論會,“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及相關的不容忍對可持續發展的影響”(開發署);圓桌會議,“土著媒體對話”(人權署);情況介紹,“與聯合國的合作”(經濟和社會事務部);研討會,“為更好地保護少數群體權利而開展合作”(人權署);專題小組討論會,“通過和平教育和解決衝突來處理種族歧視問題—— 經驗教訓”(兒童基金);專題小組討論會,“多種形式的歧視對婦女的影響”(提高婦女地位司);研討會,“性別與種族歧視的相互聯繫”(人權署);會議,“種族主義與公共政策”(聯合國社會發展研究所);專題小組討論會,“全球化和基因革命時代的新的種族主義問題”(教科文組織);圓桌會議,“土著居民與危機:締造和平的途徑和戰略”(開發署);專題小組討論會,“反對種族主義、種族歧視、仇外及相關不容忍的全球聯盟”(人權署);專題小組討論會,“兒童的受教育權”(兒童基金會和人權署);專題小組討論會,“多樣性與每個人都有關,執行平等和多樣性政策:私營部門的行動”(勞工組織和人權署) 專題小組討論會,“奴隸的路線:奴役與種族主義”(教科文組織) 專題小組討論會,“土著婦女的聲音”(人權署);圓桌會議,“種族主義與土著居民”(人權署) 專題小組討論會,“探討聯繫問題:愛滋病毒/愛滋病、侮辱、歧視以及種族主義”(愛滋病方案和人權署) 專題小組討論會,“性別、種族及族裔:婦女處在和平、正義及人權的交叉點上”(婦女發展基金);專題小組討論會,“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框架內的種族與性別”(婦女發展委員會)

          6.  下列四項活動由聯合國與其他合作夥伴共同組織:討論會,“國家人權機構與衝突預防”(開發署和南非人權委員會);多個利害關係者研討會,“歧視與每個人都有關”(Volvo汽車公司和《聯合國全球協約》辦公室);圓桌會議,“種族主義與媒體的影響和作用”(教科文組織、人權署、國際人權政策理事會以及國際新聞記者聯合會);專題小組討論會,“生殖健康和生殖權方面的歧視”(人口基金和南非政府)

          7.  下列16項活動由政府、非政府機構和組織以及其他機構和組織安排: 專題小組討論會,“種族主義與宗教信仰的結合問題探討,側重仇視伊斯蘭教現象”(Al-Khoei基金會);座談會,“受害者的聲音”(國際人權法小組和南非人權委員會);議會會議,“議會及議員在打擊種族主義、種族歧視及相關不容忍現象鬥爭中的行動”(各國議會聯盟和南非議會);專題小組討論會,“是否被剝奪了未來?吉普賽兒童和流浪兒童的受教育權”(拯救兒童基金會);學術報告會,“法國2001521日通過的關於將奴役和販賣奴隸定為危害人類罪的法律”(法國政府);學術報告會,“死刑與挽救性執法:教會向機構種族主義提出挑戰”(世界革新教會聯誼會和死刑案件挽救性執法中心);學術報告會,“新的非洲行動:非洲剷除種族主義流毒的行動”(南非人權委員會);專題小組討論會“種族主義與西方:自卑論”(COBASE);學術報告會,“打擊種族主義戰略:可比案例研究”(南非人權委員會);專題小組討論會,“非洲婦女的聲音”(非洲和平與發展委員會、非洲婦女權利問題特別報告員和非洲婦女團結組織);戰略會議(非政府組織國際指導委員會);戰略會議(非洲人和非洲後裔核心小組會議);學術報告會,“種族主義與司法”(南非人權委員會);專題小組討論會,“與被分離者建立起聯繫—— 反對種族主義世界會議—— 展望”(非政府組織會議);專題小組討論會,“吉普賽人的特性和自尊培養教育”(Aven Amentza);會議,“醫治人類社會的創傷:頌揚反對種族主義世界會議和以後帶來的希望”(宗教非政府組織核心小組會議)

          8.  有些平行活動是一些大型會議,這些會議舉行了一整天或更多的時間。各國議會聯盟和南非議會於92日舉行了一次有世界各國的數百名議員參加的議會會議,目的是討論“議會和議員在打擊種族主義、種族歧視及相關不容忍現象鬥爭中的行動”。這次會議通過一項宣言,該宣言除其他外,強調有必要遵守並執行相關的國際條約,確認議員個人有責任利用其對輿論的影響,並提倡多樣性和容忍的價值觀。聯合國社會發展研究所也開展了平行活動,組織了為期三天的會議,來自各區域的社會工作者、史學工作者和法律學者參加了這次會議,與會者提交了論文,並圍繞“種族主義與公共政策”這一主題開展了討論。

          9.  共有1,100名特派記者採訪了世界會議的活動。其中有許多在人權署的一項特別研究金資助下應邀到會的來自世界各地區的記者。南非廣播公司(SABC)BBCCNN對本次會議作了現場直播報導。除了這種報導以外,約翰尼斯堡的Talent Consortium提供了一系列與世界會議有關的電視節目和無線電廣播節目,這些節目在世界會議之前、期間以及之後向東非和南部非洲的13個國家播送。這家公司還製作了一部30分鐘的錄影片,這部錄影片在世界會議期間播放。

          10.  有兩種關於世界會議的獨立日報在德班出版,並免費向所有與會者分發。在人權署的支持下,Earth Times Foundation發行了Conference News Daily, 印數15,000份;一家德班的日報,Mercury, 載有一份題為“Human rights features”的特別增刊,該增刊由人權文獻資料中心和南非人權文獻資料中心出版。這兩種會議日報都提供有關全體會議和主要委員會會議活動以及平行活動的最新報導,還提供關於正在談判的問題的分析,與會者的採訪記錄以及有關與會議相關的各個專題的背景文章。世界會議期間,世界各地共有50,000人訪問Earth Times網站,閱讀Conference News Daily

            a/  應當指出,會議本身並未正式注意到這些活動。

 

 

 

主頁 || 條約 || 搜索 || 鏈結



 



[1][1]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規定人人有權享有能達到的最高體質和心理健康標準。聯合國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委員會在關於這一權利的第14(2000〉號一般性意見中指出,性傾向是受禁止的一個歧視根源,對健康狀況具有影響。